首页 理论教育 孩子的脑门上贴笨字?这样太伤他们了!

孩子的脑门上贴笨字?这样太伤他们了!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个人给自己贴上了“笨”的标签,就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但她知道,如果这样说,孩子也许就此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而放弃努力。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给孩子贴上“笨”“傻”的标签。作为家长,不但不能说孩子“笨”,还要想办法让孩子坚信自己行,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做得更好,孩子才会有学习的内动力,才会向着家长期待的方向发展。

孩子的脑门上贴笨字?这样太伤他们了!

“你真笨!”常听到一些家长这样指责孩子,有的话甚至成了口头禅,即使家长心中不是这样想的,也会经常脱口而出。

李女士下班回到家,读幼儿园大班的女儿小优已经趴在桌上做数学题了,奶奶正在旁边教她。小优早就会计算“十以内的加法”,今天遇到的是“十以内的减法”,可是教她数手指头,拿着手指头都不知道怎样减去或拿掉,手把手地好不容易教会一道题了,下一题又不会了。

奶奶不断地数落着:“嗨,你怎么这么笨,书都读不好的。”小优瞪大眼睛,很委屈,不知该怎么办。小优那双无助的大眼睛着实让李女士惊了一下。她赶忙让老妈去烧饭,让小优去拿7个苹果来。

7个苹果,李女士让她吃了一个,自己吃了一个。吃完后,李女士让小优数数还有几个,这对她来说太简单了。李女士就告诉她:“7个苹果,吃掉2个,这就是减少,7减2等于5。”小优一下就理解了。

李女士顺势表扬了小优是个聪明的孩子,这时小优才露出了笑容。接下来的几道题,她也能很快算出来了。

其实孩子不仅不笨,还很聪明。但是,老人不知道,如果经常这样数落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真的很笨,真的会觉得自己读不好书。一个人给自己贴上了“笨”的标签,就会影响他一生的发展。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最初的自我评价都是从周围人的反应中建立起来的,如果他听到“差”“笨”等字眼,使得他对自身的价值不够乐观,在尝试新能力的表现上就会大打折扣。

有一个男孩不明白为什么同桌想考第一,一下子就能考第一名;而他想考第一,才考了全班第21名。回家后,他问:“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不知道该怎样回答。(www.xing528.com)

又是一次考试。这一次,男孩考了第17名,而同桌还是第一名。男孩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但她知道,如果这样说,孩子也许就此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而放弃努力。 于是,她还是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男孩小学毕业了,虽然依然没有赶上同桌,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毕业后的暑假,母亲带男孩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

母亲坐在沙滩上,指着前面,对儿子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两三下翅膀就升上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上飞上天空总要花费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后来,这个男孩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纳德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没有“笨孩子”的存在,孩子与孩子之间是不应加以横向比较的。家长的评价往往是从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角度来评价的,所以常出现评价误区。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说出来以后并非搁在那儿对孩子没作用,而是一种指导和暗示。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不能随心所欲、信口开河,给孩子贴上“笨”“傻”的标签。

作为家长,不但不能说孩子“笨”,还要想办法让孩子坚信自己行,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做得更好,孩子才会有学习的内动力,才会向着家长期待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