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选择和应用多重策略的优势及权衡

选择和应用多重策略的优势及权衡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许多解释人们了解和使用多重策略的理由。策略的不同在于其准确性、在于实施策略的时间、在于加工的要求以及在于策略应用的问题范围。策略选择涉及这些特点的权衡。即使幼儿也能利用不同策略优势和应用对问题发挥最大效应的每一种策略。儿童通常生成有用的新策略而不会生成概念瑕疵的策略。在诸如一位数加法,多位数减法和踢哒脚游戏中,儿童有了这样的理解,这使他们在自发生成策略之前能够确认新的、更先进的策略用途。

选择和应用多重策略的优势及权衡

儿童用以记忆、形成概念、推理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变得越来越有效,且富有弹性,应用面更广。但不同的策略不仅仅与年龄有关。为了说明多样性,我们来看看一位数加法的具体案例,这一案例已经成了大量认知研究的对象。

假设3+5,人们最初认为学前儿童是从1加起(如,1、2、3、4、5、6、7、8),6至8岁儿童从大数字加起(“5,然后6、7、8”),而9岁以上的儿童从记忆中提取答案,因为他们知道答案(Ashcraft,1985;Resnick and Ford,1981)。然而,最近发生了一个复杂、有趣的现象(Siegler,1996)。在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同龄儿童常常使用大量不同的策略。这发生在很多领域,诸如算术(Cooney et al.,1988;Geary and Burlingham-Dubree,1989;Goldman,et al.,1998;Siegler and Robinson,1982)、因果科学推理(Lehrer and Schauble,1996;Kuhn,1995;Schauble,1990;Shultz,1982)、空间推理(Ohlsson,1991)、参考交际(Kahan and Richards,1986)、根据记忆回忆(Coyle and Bjorklund,1997)、阅读和拼写(Jorm and Share,1983)以及可能的判断(Kuhara-Kojima and Hatano,1989)等领域。即便在接连的两天里给同一儿童提相同的问题,他使用的策略也不一样(Siegler and McGilly,1989)。例如,让5岁的儿童做加法时,他们有时从1数起,如上所述;但他们有时也会从记忆中提取答案,有时从大数目数起(Siegler,1988)。

儿童使用不同的策略并不仅仅是人类认知的特殊风格。有许多解释人们了解和使用多重策略的理由。策略的不同在于其准确性、在于实施策略的时间、在于加工的要求以及在于策略应用的问题范围。策略选择涉及这些特点的权衡。儿童知道并能够恰当地应用策略的范围越广,他们根据具体环境使用方法的准确性就越高。

即使幼儿也能利用不同策略优势和应用对问题发挥最大效应的每一种策略。例如,对简单的加法问题如4+1,一年级学生很可能直接提取答案;而对差异大的数字如2+9,他们有可能从大的数字算起(“9、10、11”);对除上述之外的问题如6+7,他们可能从1算起(Geary,1994;Siegler,1988)。随着儿童获得该领域的经验,尽管是在早期,对这些策略选择的适应性在增加(Lemaire and Siegler,1995)。(www.xing528.com)

一旦认识到儿童了解多重策略,且能在它们之中进行选择,问题便出现了:首先他们是如何建构这些策略的?要解答这一问题,就必须对还没有知悉策略的个体儿童进行研究,让他们对主题的长时间体验(数周或数月);用这种方法,研究人员能够研究儿童是如何设计他们各种各样的策略的(Kuhn,1995;Siegler and Crowley,1991;又见DeLoache et al.,1985a)。这些被称为“微观遗传学”研究,指的是对概念发展进行小范围的研究。用这种方法,人们能够确定一个新策略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这反过来允许人们检查已发现的经验是什么,是什么东西导致了这个发现以及该发现是怎样在最初使用后得到概括的。

这些研究产生了三个关键的结论:(1)发现的产生通常不是在绝境或失败中,而是在成功表现的情境中;(2)短暂的过渡性策略通常先于持久性的方法;(3)新方法的概括通常出现得较慢,即使当儿童能够为其有用性提供令人折服的理论说明(Karmiloff-Smith,1992;Kuhn,1995;Siegler and Crowley,1991)。儿童通常生成有用的新策略而不会生成概念瑕疵的策略。他们似乎在寻找某一领域中恰当策略所必备的概念性理解。在诸如一位数加法,多位数减法和踢哒脚游戏中,儿童有了这样的理解,这使他们在自发生成策略之前能够确认新的、更先进的策略用途(Hatano and Inagaki,1996;Siegler and Crowley,1994)。

对儿童策略发展的新见解导致教学上的创新。这类创新是交互式教学(Palincsar and Brown,1984)、学习者共同体(Brown and Canpione,1994,1996;范德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1994)、理想学生(Pressley et al.,1992)和启动工程(Griffin et al.,1992),他们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认识到学生理解和使用不同策略的重要性。这些项目各异,但其目标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策略如何有助于他们的问题解决,每一种策略在什么时候可能是最有用的,以及把策略迁移到新的情境。无论是年幼还是年长的儿童,无论是低收入还是中等收入家庭的儿童,教学项目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证明了所有弹性策略的发展对学习具有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