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们为什么常常会错误评估商品的价值

我们为什么常常会错误评估商品的价值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们正是出于对损失的畏惧,所以在出售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我们拥有某件东西的事实显然赋予了这件东西额外的价值。这辆车一下就吸引了王宇的目光。于是,王宇跟车主就价格进行交涉。可是依王宇对车的了解,这辆车最多值32万。他认为可能的买方应该一同支付这份情感的价值,这自然是荒谬的。

我们为什么常常会错误评估商品的价值

读者来信:为什么当我们一旦拥有某件物品,我们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就会比未拥有之前大大增加呢?

Leon解疑: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人们正是出于对损失的畏惧,所以在出售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

心理学家丹·艾瑞里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实验的对象是他的学生。他从自己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一部分人,分给他们一场重要的篮球比赛的门票,之后问那些没有得到票的学生愿意花多少钱买这张篮球比赛的门票。结果没有得到票的学生的平均出价在170美元左右。随后他问那些分到了门票的学生,愿意以多少钱出售他们得到的票。得出的结果是他们的平均售价为2400美元。我们拥有某件东西的事实显然赋予了这件东西额外的价值。这背后的思维错误是禀赋效应。那么,什么是禀赋效应呢?

禀赋效应是指当我们一旦拥有某种物品,我们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就会比没有拥有前大大增加。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可以用行为金融学中的“损失厌恶”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该理论认为一定量的损失给人们带来的效用降低要多过相同的收益给人们带来的效用增加。因此人们在决策过程中对利害的权衡是不均衡的,对“避害”的考虑远大于对“趋利”的考虑。出于对损失的畏惧,人们在出售商品时往往要价很高。

王宇准备买一辆二手车,于是某个星期天的下午他自己去逛二手车市场。一辆宝马车正在二手车市场上闪闪发光。这辆车一下就吸引了王宇的目光。外观上看,这辆车大方、时尚,显得很有档次。虽然它已经行驶了一些里程,但看起来完好无损。于是,王宇跟车主就价格进行交涉。车主的报价是35万。可是依王宇对车的了解,这辆车最多值32万。他尝试着跟车主还价,但是车主没有丝毫让步的意思。王宇有点失望地离开这辆宝马车去看别的车了。

一个小时后,王宇逛完了整个市场,除了那辆宝马车外,别的车都觉得不合自己的心意。王宇准备回家时,从宝马车这里经过,这时车主松口了,他对王宇说如果他真心想要买这辆车就按照王宇之前说的价格成交。王宇当场就同意了,之后他们就去办理了过户手续。

第二天,王宇开着这辆车在加油站加油时,加油站老板与他搭讪,愿意出36万买这辆车。王宇谢绝了。等到事后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多么不理智。这辆在自己眼中最多值32万元的车,转到我手里后,价格一下子到了36万元,真后悔没有马上卖掉它。

我们感觉我们拥有的东西比我们没有拥有时更有价值。也可以这样理解,当我们出售某物时,我们要求的钱多于我们自己愿意为它支付的钱。或者说,同样一个东西,如果是我们本来就拥有的,那么卖价会较高;如果我们本来就没有,那么我们愿意支付的价钱会较低。(www.xing528.com)

生活中,很多人亲身经历过禀赋效应。比如,有一个酒店的老板,在自己的朋友提供给他一个利润特别丰厚的投资机会时,因为他当时手里没有流动资金。要进行新投资,他必须卖掉自己的酒店,因为酒店是自己苦心经营了好多年的心血,所以他没有这么做。禀赋效应阻止了他。就这样,这位老板与一笔300万元的丰厚利润失之交臂了。

再如,有一位老人想出售自己的房子,他总是将自己的房价估计得高于市场价格。在他看来,市场价格通常会有失公正。是的,因为卖房老人对自己的房子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认为可能的买方应该一同支付这份情感的价值,这自然是荒谬的。

事实表明,让我们放弃某种东西要比让我们囤积难得多。这不仅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屋子里堆满了东西,也说明了为什么艺术品的爱好者、集邮爱好者等很少将他们的收藏拿出来交换或出售。

出于对损失的畏惧,每个人都不想让自己吃亏,所以在出售商品时往往索要过高的价格,导致买卖双方的心理价格出现偏差。这种非理性行为常会导致市场效率的降低,但这种现象并不会随着交易者交易经验的增加而消除。

禀赋效应不仅神化了我们目前已经拥有的财产,甚至还会神化我们可能会拥有的财产。比如拍卖公司就是以此来生存的。参与拍卖的买主参与出价到最后,就感觉这件艺术品可能会属于自己了。因此,拍卖物品对买主就具有了额外的价值。他突然愿意支付比他原计划出的更高的价格了,退出竞价则会被当成损失。这当然是不理智的。因此拍卖会上,有些拍卖的赢家反而是经济上的输家。

所以,请不要死抱着某种东西不放,该出手时就出手,将自己拥有的看作是“老天”临时留给你的某种东西吧,因为你要知道你拥有的一切随时可能会被拿走。

温馨提示

生活中,由于禀赋效应的存在,人们要避免失去所拥有的东西,容易产生“安于现状情结”。害怕改变可能给自己带来损失。当某种事物有改变时,那些可能利益受损的群体为了避免损失就会不惜付出很大的代价来维持原有的状态,哪怕是积极的、进步的改变,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是要有意识地克服这种惰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