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忆张爱玲的音乐学习时光

回忆张爱玲的音乐学习时光

时间:2023-07-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爱玲我第一次和音乐接触,是八九岁时候,母亲和姑姑刚回中国来,姑姑每天练习钢琴,伸出很小的手,手腕紧匝着绒线衫的窄袖子,大红绒线里绞着细银丝。本文节选自张爱玲的散文《谈音乐》,行文轻灵,体现了作者的散文风格。张爱玲自小学琴的经历对她来说似乎尽是痛苦的回忆,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她学琴是被动的,而不是出自她的意愿。

回忆张爱玲的音乐学习时光

张爱玲

我第一次和音乐接触,是八九岁时候,母亲和姑姑刚回中国来,姑姑每天练习钢琴,伸出很小的手,手腕紧匝(应为“扎”)着绒线衫的窄袖子,大红绒线里绞着细银丝。琴上的玻璃瓶里常常有花开着。琴弹出来的,另有一个世界,可是并不是另一个世界,不过是墙上挂着一面大镜子,使这房间看上去更大一点,然而还是同样的斯文雅致的,装着热水汀(暖气)的一个房间。

有时候我母亲也立在姑姑背后,手按在她肩上,“啦啦啦啦”吊嗓子。我母亲学唱,纯粹因为肺弱,医生告诉她唱歌于肺有益。无论什么调子,由她唱出来都有点像吟诗(她常常用拖长了的湖南腔背诵唐诗),而且她的发音一来就比钢琴低半个音阶,但是她总是抱歉地笑起来,有许多娇媚的解释。她的衣服是秋天的落叶的淡赭(zhě),肩上垂着淡赭的花球,永远有飘坠的姿势。

我总站在旁边听,其实我喜欢的并不是钢琴而是那种空气。我非常感动地说:“真羡慕呀!我要弹得这么好就好了!”于是大人们以为我是罕有的懂得音乐的小孩,不能埋没了我的天才,立即送我去学琴。母亲说:“既然是一生一世的事,第一要知道怎样爱惜你的琴。”琴键一个个雪白,没洗过手不能碰。每天用一块鹦哥绿绒布亲自揩去上面的灰尘。

我被带到音乐会里,预先我母亲再三告诫:“绝对不可以出声说话,不要让人家骂中国人不守秩序。”果然我始终沉默着,坐在位子上动也不动,也没有睡着。休息十分钟的时候,母亲和姑姑窃窃议论一个红头发的女人:“红头发真是使人为难的事呀!穿衣服很受限制了,一切的红色黄色都犯了冲,只有绿,红头发穿绿,那的确……”在那灯光黄暗的广厅里,我找来找去看不见那红头发的女人,后来在汽车上一路想着,头发难道真有大红的么?很为困惑。

以后我从来没有自动地去听过音乐会,就连在夏夜的公园里,远远坐着不买票,享受露天音乐厅的交响乐,我都不肯。 (www.xing528.com)

注释

① 赭:红褐色。

本文节选自张爱玲的散文《谈音乐》,行文轻灵,体现了作者的散文风格。张爱玲自小学琴的经历对她来说似乎尽是痛苦的回忆,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她学琴是被动的,而不是出自她的意愿。就因为她看姑姑弹钢琴时发出的一句赞叹,母亲以为她有音乐天赋而把她送去学钢琴。先是跟了一位俄国女琴师,然而张爱玲的注意力在于琴师宽脸上的金汗毛、粉背上的太阳味、容易激动的性情以及极有礼貌而靠妻子养活的丈夫,唯独不在钢琴上。此后对于音乐,她也总是注意到音乐本身之外的事物。我们今天的孩子在学习各种才艺时,是否都是带着浓厚兴趣的呢?

● ① 作者为什么总喜欢站在旁边听姑姑弹琴?

② 作者的母亲为什么想送她去学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