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史学年报》:辉煌历程与学术影响

《史学年报》:辉煌历程与学术影响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史学年报》创刊于1929年7月10日,由燕京大学历史学会主办。[41]《史学年报》专门成立一个由师生和著名学者组成的稿件审查委员会,实行匿名审稿制,保证了刊物的学术质量。因《史学年报》同人此种“学术为公”之精神,使得《史学年报》具备了较高的学术性,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关注[43]。《史学年报》从1929年7月创刊,至1940年12月出版第3卷第2期,在近11年的时间共出版12期,累计发表文章149篇[44]。

《史学年报》:辉煌历程与学术影响

《史学年报》创刊于1929年7月10日,由燕京大学历史学会主办。燕京大学历史学会是由燕京大学历史系师生共同组织的学术团体,于1927年初创,但由于“是时因人数不多,团结涣散”,不到一年即无形消散。至第二年秋天,因“校中学会组织风起云涌,同仁等为联络师友感情计,为研讨学术计划,为辅助史系发展计,佥以为史学会有重新组织再张旗鼓之必要,于是积极进行,赖师友之热忱,不一周即告成立,师友会员计二十余人”,“会友以本会为研究学术团体,且规模又非宏大,主简单组织,期能收实效而止。”[38]燕大历史学会设有主席、文书财务兼庶务股、演讲股、参观股、研究兼出版股,同时又设有出版委员会,其中齐思和、朱士嘉、翁独健、张维华、邓嗣禹等先后担任研究兼出版股成员,负责出版事宜[39]。在其“发刊辞”中对《史学年报》创办原因有具体的说明,他们认为:“近鉴于观今学术,非闭户独学之所可也,乃忘其铜蔽,刊其师生所得,以与同好一商榷之,冀收他山之助。”[40]在编辑《史学年报》的过程中,他们非常注重刊物的学术性与公正性,对刊登稿件的范围和编辑原则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大抵学术刊物,首重取材。史学年报取材,除揭载燕京大学历史系各教授之著作外,凡毕业生穷年累月钻研之心得,与外来各稿,概由主持者将著者姓名慎加弥封,送交编辑委员会各人负责审查。在审查者既不知作者谁何,自可怯爱憎之私,而一本公正之眼光以择别之。合格留之,不合去之。故虽有名德硕学,其来稿无足取者,亦在摒弃之列;而精心撰构子(当改为之,笔者注)作,即令其人姓字无闻,亦必收载。”[41]《史学年报》专门成立一个由师生和著名学者组成的稿件审查委员会,实行匿名审稿制,保证了刊物的学术质量。不仅如此,而且在稿件的编排上,也注重公正性,不以作者名气排定先后[42]。因《史学年报》同人此种“学术为公”之精神,使得《史学年报》具备了较高的学术性,同时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受到了中外学术界的关注[43]。

《史学年报》从1929年7月创刊,至1940年12月出版第3卷第2期,在近11年的时间共出版12期,累计发表文章149篇[44]。每期的刊名都请其时著名学者或名流题写[45],同时也登载有关史学的一些“引得”、书籍出版广告等内容,在后期对《禹贡》《燕京学报》等刊物发表的文章目录也有所刊载。(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