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姑田赖姓与蒋姓的历史争执与合作关系

姑田赖姓与蒋姓的历史争执与合作关系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说中的先祖是否是赖姓人来姑田的始祖赖维显已不得而知,但是赖姓人却将五显大帝看成是本族的福祉。在当地,赖姓的宗族势力不大,在与蒋姓有关风水的争斗中,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均可以发现这一点。据说因为蒋姓来姑田的时间晚,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争夺资源在过去和许多姓氏发生过矛盾。赖、蒋两姓的争执以后者的胜利而告终。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有关公王庙重建、维修等事宜上,赖姓也是听从华、蒋等大姓的安排。

姑田赖姓与蒋姓的历史争执与合作关系

赖姓是明代洪武年间从福建宁化石壁迁来,至今已有二十七代。人口三百一十五人,都居住于上堡赖屋。祠堂在上堡,建于清嘉庆年间。祠堂中除了赖姓祖先的牌位外还有一尊一丈多高的小菩萨,名为五显大帝。据说这尊菩萨是赖姓一先祖从山东带来的。他曾到山东寿光县做知县,准备告老还乡时,到附近的凤凰山朝拜,其间做了一个梦,梦见一神仙身体周围有五光环绕(五显),穿着铁甲盔衣,手托一金砖。梦中对知县说知其为人诚信,欲跟他一起走,如果走到那里,拿不动这尊菩萨时就在那里安家。知县醒来后,发现身边果然有一尊小菩萨,和梦中的神仙一模一样,于是知县不敢怠慢,便把它带在身上上路。知县做官前是福建宁化石壁人氏,当他在往石壁方向走时,有一天来到连城县内,发现怎么也抬不动这尊菩萨了,便在连城定居下来,后生了两个儿子。传说中的先祖是否是赖姓人来姑田的始祖赖维显已不得而知,但是赖姓人却将五显大帝看成是本族的福祉。这尊菩萨放在祠堂中祭祖时一起祭拜。附近只有赖姓人才拜五显大帝。“文革”时塑像被破坏,后来想重新塑一个,但由于没有实物资料,族内没有人能准确说出它的样子,只好作罢。

福建客家民间信仰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即把祭拜的神明跟祖先的来源传说附会在一体,同时还一起创造附会出跟国家政权有密切关系的宗族或超宗族的传说,神明当作祖先来祭拜。

此外,赖姓和陈姓还有专属于本宗族才“有份”的“五显大帝”庙。

一年之中有春、秋两季祭祖。春季在清明节,秋季在中元节,祭祖时祠堂、老屋(最早来姑田的祖先所居住的房屋)、坟墓都要去祭拜。祭祖的经费是由族内一些有钱的人组成“会”,每个人掏一定数额的钱(斗钱)买来田租,这些田大多分布在上堡地区,除了本族内的人外也交给外姓人耕种,田租和其他土地的租金是一样的,一般按照四六开即如果打一千斤谷子其中四百斤是田租。收租一类的事情由族内有威望、取得过功名的人担当,族田的买卖、租金的制定、使用等事情也是族内资辈大、有钱的人管理,平民则不去管。从前赖姓有五百多斗租(一斗大约是十五斤),土改时这些土地都就近分配了,所以现在祭祖是各家自愿出钱。

明清时期赖姓出过五十多名秀才还曾有过一名举人,这些人除了为数不多的进入国家权力网络外,大多是为本族的公益事业服务,如修路、盖房、整修祖坟。族内的事情通常是他们说了算。如果遇到有如和其他姓氏争斗一类的大事则召集他们在祠堂里一起商讨,他们还有将违犯族约的人开除出宗族的权利。(www.xing528.com)

在当地,赖姓的宗族势力不大,在与蒋姓有关风水的争斗中,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均可以发现这一点。民国年间赖姓在上堡和蒋姓曾经因为争后山有过冲突。两姓居住的地方离这座小山都比较近,两家都认为此山应归自己所有。这座山的风水被认为很好,在此修祖坟会使子孙兴旺,另一方面山上种有树烧柴用的柴火要到那里去抬。据说因为蒋姓来姑田的时间晚,为了在有限的空间争夺资源在过去和许多姓氏发生过矛盾。赖、蒋两姓的争执以后者的胜利而告终。赖姓的人说:“他们人多、势力大,我们争不过他们。”明清时赖姓出过很多秀才,但做官的人却不多,问及和政府的关系上,访谈者的回答是“顺从到底,鸡蛋怎么碰石头?”

赖姓很重视对公王庙的祭祀。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上堡赖成卯倡首扩建公王庙并带头捐资150个银圆,上堡和中堡广大群众支持他的建议,并且纷纷捐钱捐地。当年十月二十三日雄伟壮观、占地近四亩的新庙落成。公王庙是赖姓最常去的庙,赖姓也是公王庙的十大乡之一,同时又是游公王的姓氏之一。但公王的信仰符号不是只属于某一个宗族,所以赖姓为了分享有关公王信仰资源、加强本族内部的凝聚力,便通过婚姻上的神话创造与华姓依附,在宗族关系上赖姓认为和华姓最好,赖姓人认为娶华姓的女子能够生育很多的男丁,现在的人还这样认为。据说曾经有一位嫁到桑姓家的华姓女子活到九十九岁,去世时身后有六代人共一百二十个男丁给她送葬,葬礼非常的隆重,还有人专门写了一副楹联言此盛况,其中有“一百二十人哭灵前”的描述。赖姓还借助游公王的机会和上堡其他姓氏如陈、桑等姓加强联系。虽然如此,赖姓的宗族凝聚力并不强,赖姓的祠堂中五显大帝的神像,毁坏后没有人去管,祭祖中到的人也不全。赖姓来姑田的时间虽然比较早,却被认为是一个“小姓”:游公王时路上的“拦祭”时间短、路程长、抬公王的轿夫一路连走带跑,这一天在行进中即使碰到人或物也一概不管,人们说平时上堡都是大姓欺负小姓,而十五这天小姓可以显威风了。即使赖姓与陈、桑两姓一起游公王,但三者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从前三姓也是合抬一条龙,但为了争龙头三姓经常发生矛盾,力量不能统一。后来便分开游,一姓游一年.在恢复游公王的活动时,三姓也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于是三姓中势力较强的赖姓自己先游,随后陈、桑两姓也加入,成为三姓轮流的局面。

总的说来,赖姓虽然也有公王庙作为集体记忆来凝聚本族,但和邓姓不同的是公王庙没有如碧岭庙一样的信仰排他性,也就是说公王庙是上堡、中堡村民公共的信仰,虽然赖姓是公王庙十大乡之一,在公王庙的事情上有一定的“说话权”,但是权力的强化是要有强大的宗族势力为后盾的。前文中提到公王庙祭祀活动的经费由十大乡共同集资而来,像华、蒋等大姓人口多,出钱也多,所以说话的权力就大。赖姓的经济实力和在地方性权力结构中的地位,显然不足以在公王庙的祭祀上拥有主导权,而只能听华、蒋等姓的操纵。公王庙以前没有后殿的建筑,民国时华姓中有一个地方势力的头目在姑田一带称王称霸。他的姐姐嫁到上堡蒋姓家。因她信佛为了方便,执意要在公王庙后加一殿供奉观音菩萨,虽然赖姓等十大乡的人反对这样做,认为公王庙是祭拜公王的地方,观音是吃素又是女性,放在一起不阴不阳、不荤不素、不成体统。无奈华、蒋两姓人多势大,他们也只有敢怒不敢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有关公王庙重建、维修等事宜上,赖姓也是听从华、蒋等大姓的安排。

赖姓由于没有邓姓那样的属于本族所有的公共信仰符号,加之宗族实力不强,他们虽然自觉地维护对公王的祭拜和仪式性的活动,但还是力不从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