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解决毛沟村分寺矛盾的劝解工作

解决毛沟村分寺矛盾的劝解工作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毛沟村三社事件发生后,当时东塬乡党委的金书记打电话给马永祥,请他出面调解,尽量让双方缓和矛盾以平息事件。东乡当地因为宗教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并不少见,有些小纠纷往往会酿成大事件,这起因为分寺而产生的群殴事件就是小矛盾发酵后的结果。

解决毛沟村分寺矛盾的劝解工作

东塬乡毛沟村三社,全社不到30户,总共200多口人。这个小村庄的东头建有一座清真寺,聘请了一位马阿訇担任清真寺的教长。清真寺的北面一路之隔有一片坟地,毛沟村三社村民们的历代祖先大多安葬在这里。村民们每日清晨去清真寺做完晨礼后,一般都要去对面的坟地做个杜哇,向真主祈祷赐亡人安宁、后人平安。村民马有布一家居住在坟地西侧的自家庄窠里,马有布是个七十多岁的老汉,基本每天都要去清真寺里做五次礼拜。马有布和住在村子最西边的也已年近七旬的马阿卜杜关系一直不太好,两人之间有着几十年的积怨。这两个“马家”在村子里都算得上是大户,但因为两位老汉的原因和其他一些事情,平时关系不好,有时也会因清真寺里的一些事务发生争执。

2009年5月,住在村西边的马阿卜杜一家以去村东边的清真寺太远,不方便为由提出想在他们家对面重新修建一座清真寺,把现在的清真寺一分为二,这其实也是他们为了避免矛盾,不愿和马有布一家在同一清真寺里做礼拜。清真寺的马阿訇和寺管会的主要成员都不同意分寺,马有布一家更是强烈反对。双方由此发生争执,互相殴斗,马阿卜杜一家人多势众,赶跑了马阿訇,并且打伤了马有布家的几名成员,马有布的儿子也打伤了马阿卜杜家的人。东乡县公安局接到报警后,派出警力赶到现场,拘留了马阿卜杜以及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还有两个侄儿,此外马有布的儿子同时也被拘留。

毛沟村三社

事件发生后,当时东塬乡党委的金书记打电话给马永祥,请他出面调解,尽量让双方缓和矛盾以平息事件。马永祥赶到毛沟村三社以后,实地看了看情况,然后把双方家人叫到了一起,开始做调解说服工作,据他回忆,这件事情他当时是这样解决的:

(你们把)寺分开以后,(还能把)坟墓搬过来吗?这个(坟墓)能搬吗?你们看(路)这边是寺,这边是坟墓,(这样)多好啊。每天(你们)在寺里做完邦达以后上个坟做个杜哇,多好!你们把清真寺分过来以后,(可是)你们的祖先、先人们全部送到(埋葬在)那里着呢,(把坟迁过来)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个寺是绝对不能分的。一个(原因)是你们者麻提小(没必要分),(另)一个(原因)是这么小的者麻提,(又)是同一个教门(派)么,不是两个教门么。一个小村子里不能有两个寺,我觉得不能分,(按)国家(的政策)也不能分。那就我给你们调解处理吧,你们(如果)接受(我来调解),咱们(就)调解处理,(如果)你们不接受,(那)你们该坐监狱的坐去么。

这次是我到监狱(看守所)里一共去了3次。我第一次去谈话,(对双方说)我给你们调解呢,你们(看)成不成?他们说成呢。我说(我有)三个条件,你们看看(行不行)?第一,寺是不能分的;第二,(你们)互相(要)说“赛俩目”,全部(要和)好,原寺里进(都回到以前的寺里);第三,你们互相要合伙再搬(请)一个阿訇。如果你们能答应这三个条件,我们(做)调解给你放出去,你们如果不答应,你们(继续)坐你们的监狱。第二次我去以后又问了(他们的态度)。第三次去,我还是问了前面他们说下的话,问他们说好的那三个条件,反悔不反悔?(他们说)不反悔。(问他们)永远变不变?(他们说)不变。(问他们)出去以后再重新修寺,追(赶)阿訇这样的事再做不做?(他们说)不做,(那)我给你们(想办法)放出去。(我们把)调解书一写,(他们把)手印一捺。(我给他们说)明天我给你们领来(放出去)。第二天,咱们乡政府的(工作人员),他们(两家的)亲戚们,(毛沟村三社)清真寺里(的人)都来了,(现场)人多得很。(接上人以后)我们都到(毛沟村三社的清真)寺里面去了,(当时)咱们乡上的人也高兴,村上的人也高兴,(他们对我说)你今天要好好地演讲呢,你(把)这么大的事情办下了。我说我啥都不会说,他们一定要(我)说,那我(就决定)说一下。我说,我对咱们穆斯林的事情很关心。《古兰经》、《圣训》里都说咱们穆斯林要团结,没有团结,(大家到)清真寺里干撒呢?清真寺就是要咱们团结的(象征),今天我们来到一起了,进了这个门了,互相说了“赛俩目”了,这(就)是好事情,以后类似的事情再不要发生了,下一步我们爽爽亮亮(痛痛快快)地搬阿訇。(我说)这一次(寺里)的阿訇由我(负责)找了。我和寺里的学东、乡老一起带上礼物(到)临夏清真大寺去搬了个阿訇,阿訇搬来以后,这个事情就结束了,这五六年再没出现事情。[1](www.xing528.com)

据马永祥回忆,这起纠纷从双方群殴开始到基本平息大概历时2个月左右,他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多次前往毛沟村和看守所进行沟通和调解,最终使双方家族达成了“不再分寺、双方和解、再请阿訇”三个共识,解决了宗教上的善后问题,避免今后因宗教问题再产生矛盾。

马永祥调解的这起纠纷在东乡地区比较具有代表性。东乡当地因为宗教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并不少见,有些小纠纷往往会酿成大事件,这起因为分寺而产生的群殴事件就是小矛盾发酵后的结果。当地政府部门对于这种因宗教问题引起的矛盾纠纷都感到难以处理,一般为稳定当地社会秩序,必须要迅速处理,但是仅靠“抓人”,“关人”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有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所以往往还需要请马永祥这种“乡老”式的人物出面调解,配合有关部门劝和纠纷双方,从根本上解决矛盾之所在,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社会效果。

【注释】

[1]马永祥访谈录,2014年7月29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