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孩子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重要性

让孩子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重要性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还原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幻想和自由,奠定其幸福人生的根基。刘兵的儿子刘明今年八岁了。可那个孩子告诉刘兵,是父母同意的。刘兵的孩子自从和那个孩子亲密起来,也开始和刘兵争取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要求独自去同学家玩。刘兵终于明白,其实早就应该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那样他所获得的乐趣可能要多得多!

让孩子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空间,作为父母,当孩子还没有能力拥有自己的家庭时,还应该给孩子提供足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而不应该干涉和束缚。在孩子的自由时间里,所有的一切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独处也好,静思也罢,伙伴嬉戏、游玩赏景、交友聊天、自由漫步,甚至是静静地发呆和犯傻,尝试失败和挑战……表面看来,时间好像浪费掉了,实则不然,孩子正是通过自由支配时间,通过自主安排活动,来认识、感知生活和周围的世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提高自身的各种素质和能力。

自由支配时间是孩子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发酵、酝酿的过程,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首要条件,奠定孩子快乐人生的基础,是“无用之大用”,孩子会由此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非常需要父母视线之外的,由孩子自己开拓出来的,属于他们自己的自然空间和心理空间。这种空间的扩大就是孩子自我的扩大。因此,保证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非常重要,让他们做自己的事,以保证这种独立空间的存在和扩大。

另外,孩子在长达十多年的学校教育中,学习内容多而杂,难度偏大,形式单调,易使孩子产生疲劳和厌倦。调查表明,一天下来,特别是一周下来,不少孩子普遍感到乏力、瞌睡、头痛、视力下降,感知能力下降,甚至厌学。长时间就会形成抑制状态。孩子非常需要自由支配的时间以进行有效调节,通过玩、游戏、谈心交流、散步等方式消除疲劳,缓解心理压力,以充足的精力和良好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

给孩子自由的支配时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孩子各种浓厚的兴趣,让孩子在交往、独处、分析与解决问题时,学会思考,学会生活,提高适应、合作与协调能力。支配和控制了孩子的时间,孩子就无法自由活动,便会极大限制了身心的自由发展和对社会适应能力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还原了孩子童年的快乐、幻想和自由,奠定其幸福人生的根基。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童年的快乐是一生快乐的源头,童年的不幸是一生不幸的开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将来是无法弥补的。”

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可以走近自然,走近生活,亲近泥土、小草和溪流,认识蒲公英蚂蚱蟋蟀,懂得风霜雨雪、草长莺飞、四季更替……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愉悦身心,陶冶性情,促进身心和谐健康。

因此,孩子每天一定要有玩的时间,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双休日最少有一天能够让孩子比较充分地玩耍。

刘兵的儿子刘明今年八岁了。大约一个月以前,刘明和班里的一个孩子的关系打得火热。那个孩子非常胆大,放了学经常来刘兵家和刘明一起做作业,一直做到很晚,才会回家去。(www.xing528.com)

一开始,刘兵很奇怪,怀疑是不是那个孩子自作主张这样做的,家里的父母并不允许他这样,因为刘兵从不允许他的孩子这样做。可那个孩子告诉刘兵,是父母同意的。刘兵也亲耳听到他给父母打电话告诉他们来刘兵家写作业了,他父母没有和刘兵态度一样地拒绝孩子,而是对他说一定要准时回家。要知道他家离刘兵家有十分钟的路程,而且要过好几个路口,车多,很不安全。

他们在一起也没做什么特别淘气的事儿,只是一边说说话,一边完成作业,之后一起玩。

更让刘兵惊奇的是,那个孩子晚上吃完饭,也经常会自己来他家找刘明玩,玩到九点多再回去。刘兵的孩子自己只能在院子里玩;如果要是步行去离他家比较远的同学家玩,刘兵是不会放心的。这个孩子父母的做法给了刘兵很大的触动。刘兵的孩子自从和那个孩子亲密起来,也开始和刘兵争取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要求独自去同学家玩。

有一天晚上刘兵答应孩子让他自己去广场找同学玩,并且约好八点半必须回来,结果孩子做到了。刘兵问他都做了什么,他高兴地说:“玩呗!”

刘兵终于明白,其实早就应该给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那样他所获得的乐趣可能要多得多!

由上例可知,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支配时间,帮助孩子发现生活的乐趣,使其能够更健康更自然地成长。

如何让孩子拥有自己的时间,让孩子更快乐地成长呢?下面的一些建议,不妨作为父母的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