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心灵

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心灵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多说一些能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话语,不要轻易说那些伤害孩子的话。经常遭受“语言伤害”,孩子的心灵就会扭曲,即使成年之后也会出现较多的行为障碍和个性弱点,难以适应社会。父母要避免对孩子的“语言伤害”,同时又能制止孩子的行为,并不是件难事。首先,要清醒认识到“语言伤害”的严重程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不要轻易伤害孩子的心灵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也曾这样说过:“用语言伤害比身体伤害的危害程度更大。”

这足以说明人们对待精神的伤害更加重视。特别是语言文字,是一种很容易让人幻想的,我们有过这样的一种感受,“从别人嘴里说出一句很平常的话,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有人会想是夸奖的意思,也有人认为是贬意的意思。特别是自己最亲的人说出的话。”

作为父母,很多人也许从来没曾想过,自己随便说出来的一句话,会对孩子的心灵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应该说,父母的话语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多说一些能解决问题并让孩子快乐的话语,不要轻易说那些伤害孩子的话。因为很多事情,在快乐的情况下要比在悲伤的情况下干活效率要高一些。

提起对孩子的伤害事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被人抢劫、勒索、欺负、性侵害以及被父母或教师体罚等等身体上的伤害;但是对孩子而言,他们怕的“软”伤害远胜过这些“硬”伤害。在他们的心中,排在第一位的是软性的“语言伤害”。“中国少年平安行动”组委会曾公布了一项内容为“你认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家庭伤害”的专项调查,结果显示:81.45%的被访孩子认为家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经常遭受“语言伤害”,孩子的心灵就会扭曲,即使成年之后也会出现较多的行为障碍和个性弱点,难以适应社会。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对不良语言的严重后果予以高度关注,不要以为区区几句过头话不会对孩子造成多大危害,气急之下就口不择言地说许多刺激孩子的话,对孩子造成了心理伤害,却浑然不觉。

要知道这种心灵的伤害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严重。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最亲近的朋友”,切不可成为这样的伤害者,让孩子感觉“最亲近我的人伤我最深”,因而疏远、躲避父母。

作为一位母亲和祖母,刘小英也面对过这样的尴尬和冲突。

记得有一次,她和女儿带着五岁的外孙到西班牙度假。走到一家商店门口,外孙透过玻璃看见了滑板,试着和妈妈商量着买一个。但妈妈却严厉地说:“你已经有两个了,不能再买了。你这个人,怎么这样贪得无厌啊!”

小男孩看见妈妈这般表情,听到妈妈那样固执的语言,一下就躺在地上尖叫起来:“我就要,现在就要买!就要买!”

作为一个孩子精神心理专家的刘小英,看到外孙这样的倔强,感到十分羞愧,就走出去了。刘小英走到外面,觉得自己清醒了,应该做些什么,就进去对外孙说:“我知道你很伤心,很生气,有的时候生活就是这么让人沮丧。不过我有个好主意,你愿意试试吗?”

小男孩觉得外婆理解他,又想尽力帮自己,就停止了尖叫。(www.xing528.com)

刘小英说:“你想要滑板,可我和你妈妈都不愿意给你买。我们可以到别的商店看看,有没有商店愿意把它作为礼物送给你。”

小男孩高高兴兴拉着外婆的手来到另一家商店,外婆把他介绍给售货员,问是否能满足孩子。售货员说:“对不起,我们这里没有你要的礼物。”

两人走了四家商店都碰了钉子,到了第五家,小男孩说:“我决定不买滑板了,我还是玩家里的吧。妈妈你别生气了,是我不好。”

“不是,是妈妈没有好好给你解释,你知道是妈妈近来的脾气有些糟糕,还请儿子原谅,妈妈会慢慢好起来的。”妈妈很感动地对自己的儿子说。

作为一个孩子,出现上述那些情绪是正常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情感,允许他们表达,否则,就会造成对孩子心灵和情感的伤害。

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让父母头疼,而且也是不对的。父母要避免对孩子的“语言伤害”,同时又能制止孩子的行为,并不是件难事。下面的建议,不妨作为父母的参考。

首先,要清醒认识到“语言伤害”的严重程度,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记住,这是一条死胡同,是一条不可行的道路。

其次,要多鼓励孩子,采用积极性语言教育孩子,时时刻刻注意不轻易对孩子说伤害他们的话。尤其是在“恨铁不成钢”或气急的种种情况下,更要保持理智,控制好情绪,努力做到循循善诱。

再次,讲究批评的艺术,要以提醒、启发来代替指责、训斥。如用“我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鼓励孩子有更努力的动机,用“没关系,慢慢来,尽力而为”帮助孩子调整焦虑、紧张的情绪等等。

最后,要做好自我调整,以平常心看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做出什么样的行为都是有他一定的道理的。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避免说出诸如:“你怎么越大越……”“你都这么大的人了,竟然还……”“你怎么就不能像人家……那样呢?”“我刚才是怎么跟你说的?”之类的话。这些话语都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和心灵。

同样是语言,功效却截然不同。父母若要科学地教育孩子、关爱孩子,就该多用“良言”,禁用“恶语”,以免对孩子造成“语言伤害”,酿成无法挽回的过错。其实父母也有这样的体会:“我们用平静的心情说话办事要比激动或者恼怒的心情办事的效率更高,并且对自己的身体有很大的好处。”作为父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