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价历史人物的事功和应变能力

评价历史人物的事功和应变能力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歙县人吴淑娟,号杏芬女士、杏芬老人,著《吟华阁画稿》《杏芬老人遗墨》,《急智靖变图》写道:“御灾有程序,缓急得其宜。仁智两无亏,陋彼宋伯姬。”吴淑娟讥讽她不懂得权变,愚蠢守礼,其实离开火灾现场,“仁智两无亏”,只是宋伯姬太愚蠢了。[36]对孔子的登泰山而开阔眼界一事,吴淑娟不泥古,要求眼光更开拓。在这里,显示汪亮论人的标准是重智慧,是在出仕的进退上与吴淑娟有共识。

评价历史人物的事功和应变能力

歙县人吴淑娟(1853—1930),号杏芬女士、杏芬老人,著《吟华阁画稿》《杏芬老人遗墨》,《急智靖变图》写道:“御灾有程序,缓急得其宜。仁智两无亏,陋彼宋伯姬。”[35]宋伯姬是春秋时代鲁宣公女,宋共公妻,刻意遵守诸侯夫人之道,当居楼起火,宫人建议赶快逃离,她因保姆、傅姆不在身边,若离开居处不合礼法,拒绝下楼,及至保姆来,而傅姆未至,仍不移步,活活烧死。吴淑娟讥讽她不懂得权变,愚蠢守礼,其实离开火灾现场,“仁智两无亏”,只是宋伯姬太愚蠢了。吴淑娟还作有《题〈泰顶凌云图〉》:“宣圣昔登天下小,中原那有最高峰。”[36]孔子的登泰山而开阔眼界一事,吴淑娟不泥古,要求眼光更开拓。嘉兴南湖所在的胥山,是传说中为伍子胥命名的,汪亮在《胥山八咏》中论到春秋吴越两国争竞史中的伍子胥和范蠡,之一:“历览兴衰感慨多,胥山好景费吟哦。疏枝睆吹香雪,似效吴宫旧日歌。”道出吴王夫差之兴衰,伍子胥之英雄末路。之三:“英雄若解逃名处,不独扁舟有子皮。”[37]范蠡深知越王勾践是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在功成之后,立即隐退,离开越国,是大明大智之人。在这里,显示汪亮论人的标准是重智慧,是在出仕的进退上与吴淑娟有共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