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现我国最早文字雏形于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及其残片上

发现我国最早文字雏形于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及其残片上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刻画符号,是“大地湾出土的一期彩陶上的彩绘符号”。继大地湾一期彩陶符号之后,大地湾、西山坪等天水史前遗址“仰韶文化早期遗存的彩陶钵口沿外部的黑色宽带纹上,又发现了十余种均可单独使用的刻画符号”。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地湾一期彩陶符号对文字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文字的雏形”,是“文字起源阶段的简单文字”,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原始的文字。

发现我国最早文字雏形于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及其残片上

摩尔根认为,文明社会“始于拼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恩格斯人类文明史称之为“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发明文字之前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采取“结绳记事”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原始的记事方法已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于是便有了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的记载以及黄帝命史官仓颉“广伏羲之文,造六书”的传说。但不论记载还是传说,都说明中国文字的产生和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它是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的。

外国学者认为古埃及文字是从先王朝时期的陶器符号发展形成的。我国规范汉字是以象形字为基础的,而象形字的前身便是各种较为简单的图形符号。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许多近似文字的刻画符号。目前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刻画符号,是“大地湾出土的一期彩陶上的彩绘符号”。继大地湾一期彩陶符号之后,大地湾、西山坪等天水史前遗址“仰韶文化早期遗存的彩陶钵口沿外部的黑色宽带纹上,又发现了十余种均可单独使用的刻画符号”。另外,在甘肃其他马家窑文化时期的遗存中也发现了相似的符号。这些符号在渭水流域的原始氏族连续使用了4000年之久,并且前后相继,同出一源,不断丰富。在如此广阔的地域内使用着众多相似或相同的刻画符号,说明它们是当时陶工有意刻绘的。学术界认为,这种介于图画和文字之间的记事符号,是一种具有实际意义的、在这一广大地区氏族居民中共同使用的、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属于指示系统的符号,它可能就是我国文字的雏形。

已故学者郭沫若先生在谈到半坡出土的彩陶上的刻画符号时说:“可以肯定地说,(彩陶上的那些刻画符号)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是中国文字的孑遗。”著名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也撰文指出:“西安半坡所发现的仰韶文化的陶器口沿外,往往刻画着简单的文字。这些陶器上简单的文字,考古工作者以为是符号,我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的文字。”专家分析,纵向看,由彩绘符号到刻画符号是循着由少到多、由简到繁的规律发展的;横向看,当时散居渭河、黄河流域的部落、氏族,使用着一些共同的符号。而大地湾彩陶上那些介于图画与文字之间的符号,不仅有些与西安半坡、山东大汶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基本相同,而且还早于西安半坡和山东大汶口陶器上的符号一千多年。(www.xing528.com)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大地湾一期文化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我国最早的记事符号,后来历经仰韶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到马家窑文化时期那些最早的记事符号已成为渭水流域的先民广泛使用的符号,到山东大汶口文化中原龙山文化时期,陶器上刻画符号已完全具备了完整的文字结构,夏商甲骨文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形成的。从这一意义上讲,大地湾一期彩陶符号对文字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文字的雏形”,是“文字起源阶段的简单文字”,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原始的文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