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地湾出土彩陶鼓的历史意义

大地湾出土彩陶鼓的历史意义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地湾彩陶鼓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这件彩陶乐器保存较为完整,在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期出土文物中为数不多,但造型雷同,泥质亦一致,均为橙黄陶,遗憾的是仅复原一件,其余均为残片。大地湾陶鼓是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鼓中时代最早的实物标本之一,其意义之大不言而喻。出土于秦安大地湾的这类置地而鼓的彩陶鼓又何尝不是华夏族史前音乐文化的珍贵资料和原始鼓类打击乐器的最早形式呢?

大地湾出土彩陶鼓的历史意义

马岩峰 方爱兰

陶鼓,是一种具有久远历史的膜鸣打击乐器,是鼓类乐器发展史上的最早形式。当人类开始能够制造陶器,创造各种生活器具或生产用具时,其中的一些器物所发出的声响就启发了先人制造乐器,将缶、罐等一类生活器皿的口部简单地蒙上动物的兽皮,用土块、骨、木或手等敲击,就能发出“砰砰”的声响,这应该就是人类最早的土鼓或陶鼓了。从古史文献记载和目前所掌握的出土文物来看,陶鼓在古代人类音乐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远古氏族社会音乐生活的支柱,与陶响器、陶埙一起构筑了史前的彩陶乐器文化景观。史前陶鼓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其中,位于黄河中上游的甘肃省陶鼓所出甚多,时间跨度也很大。而出土于距今约7800年并有着三千年文化延续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期的彩陶鼓,更以其年代之久远深得世人的关注,为我们研究古史传说时代华夏的音乐生活以及原始乐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标本

大地湾彩陶鼓

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这件彩陶乐器保存较为完整,在大地湾仰韶文化中期出土文物中为数不多,但造型雷同,泥质亦一致,均为橙黄陶,遗憾的是仅复原一件,其余均为残片。彩陶器纯属手工制作,从实物上还能清楚地看到手制的痕迹。陶鼓整个用陶沙灼制而成,质地较疏松。器身呈一圆柱形,身直而深,直腹平底,另一头开着,直口圆迭唇,颈部附加四个角状倒钩钮环。器身装饰有交叉绳纹,直径20厘米,高25厘米,直径刚好可屈膝而鼓,尺寸也符合身背而鼓之要求。

大地湾陶鼓是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陶鼓中时代最早的实物标本之一,其意义之大不言而喻。大地湾是中华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出土于秦安大地湾的这类置地而鼓的彩陶鼓又何尝不是华夏族史前音乐文化的珍贵资料和原始鼓类打击乐器的最早形式呢?(www.xing528.com)

因此,本文通过《大地湾发掘报告》提供的最可靠、最翔实的出土文物资料对大地湾陶鼓进行研究,以为音乐学者关注大地湾史前音乐起抛砖引玉的作用,望能有更多的音乐学专家对甘肃天水大地湾的史前音乐文化深入研究,以期能够在中国古代音乐史教科书上翔实地添加一笔。

《民族音乐》

2010年0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