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乙肝和丁肝病毒的发现时期

乙肝和丁肝病毒的发现时期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很小的球形颗粒,直径为42纳米,是一种DNA病毒。乙肝病毒耐酸、碱,耐乙醚,一般消毒剂不能将其灭活。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及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丁肝病毒是由意大利的里兹托等在1977年发现的。它的核心基因组是核糖核酸,其外壳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一种有缺陷的RNA病毒。在1984年里兹托提议将δ抗原称为丁肝病毒。因此,只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人,才可能得丁型肝炎,而其他人是不会得丁型肝炎的。

乙肝和丁肝病毒的发现时期

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HBV)是一种很小的球形颗粒,直径为42纳米(10-9米),是一种DNA病毒。病毒分为外壳和核心两部分。外壳部分是乙型肝炎的表面抗原(HBsAg),而核心部分包括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和乙型肝炎特异性DNA聚合酶。乙肝病毒耐酸、碱,耐乙醚,一般消毒剂不能将其灭活。加热到60℃需10小时,98℃需1分钟才能灭活。

1963年,布隆伯格发现“澳大利亚抗原”(澳抗),1968年科学家们认识到“澳抗”是病毒性肝炎的抗原,后被正式命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到1970年,就观察到了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1971年病毒被分离出来,1972年,认识到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病毒核心的一部分,与病毒的感染性有关。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及密切接触(如性生活等)进行传播的。

丁肝病毒是由意大利的里兹托等在1977年发现的。曾称为δ抗原,是一种直径为35~37纳米的病毒。它的核心基因组核糖核酸,其外壳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一种有缺陷的RNA病毒。在1984年里兹托提议将δ抗原称为丁肝病毒。

由于丁肝病毒没有外壳,必须借助乙肝病毒才能复制及生存,常与乙型肝炎先后重叠感染或同时混合感染,并可使原有的乙型肝炎加重。因此,只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人,才可能得丁型肝炎,而其他人是不会得丁型肝炎的。(www.xing528.com)

丁肝的传播方式有:经密切接触,经黏膜、体液交换途径,经注射途径,经母婴垂直传播途径以及经日常生活接触(如胃肠道、性接触)等进行传播。

(陆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