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关注的问题

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关注的问题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有调查显示,竟然有6%的专科医师认为抗病毒治疗的关键目标是消除黄疸。虽然各国都明确规定了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者ALT必须异常,且处于一定范围。但缪晓辉认为,对于ALT正常、组织学炎症反应不明显,但HBV DNA高载量者,医师应该推荐抗病毒治疗。对于幼儿、妊娠妇女的乙肝病人应该禁用核苷类似物。

乙肝抗病毒治疗需要关注的问题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中的关键。因此,专家们提出,慢性乙肝病人,在抗病毒治疗需要关注以下问题。

(1)改变观念:专家指出,改变观念,是实施抗病毒治疗的前提,不仅病人要改变观念,医务人员更要改变观念。中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专业医师中只有不到20%的人认为抗病毒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措施。还有调查显示,竟然有6%的专科医师认为抗病毒治疗的关键目标是消除黄疸。甚至有感染科医师认为聚乙二醇干扰素不是干扰素。可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迫在眉睫。不仅要改变病人及其家属的不正确的观点,更要迅速改变医务人员对抗病毒治疗的不正确观念。

(2)治疗目标:过去对乙肝抗病毒治疗病毒学疗效判断以HBeAg/抗-HBe转换及分子杂交法测定HBV DNA阴性为目标。现已改为最大限度抑制或清除HBV为治疗目标。虽然当前采用的核苷类似物治疗只能使肝内cccDNA减少,不能彻底清除,但是追求清除肝内cccDNA仍是研究的目标。专家认为,彻底清除体内HBV还是有可能的,应作为抗病毒的治疗目标。

(3)一线药物:虽然有的专家提出,将恩替卡韦,或聚乙二醇干扰素作为抗病毒治疗一线用药。但多数学者不主张遵循“一线”或“优先”的标准。

(4)作用机制:虽然抗病毒治疗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是,抗病毒治疗可以从病毒结合点、阻断病毒逆转录酶的作用、抑制病毒包装和免疫调节等几个环节着手。

(5)耐药机制:HBV对核苷类似物耐药性的产生主要由于病毒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构型和静电位的改变,影响核苷类似物整合入病毒DNA发挥其对病毒的抑制作用。另外,是细胞因子影响核苷类似物的疗效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6)选适应证:对抗病毒适应证,须用科学态度审视。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的缪晓辉认为:“从清除病毒的角度考虑,只要有病毒在体内复制,治疗学上就有抗病毒的适应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HBV在体内持续复制直接影响预后的问题,任何抑制病毒复制、即使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但可以降低其载量的治疗措施,就可能使病人受益。”这就是适应证。(www.xing528.com)

(7)决定因素:抗病毒治疗决定因素是HBV DNA水平。虽然各国都明确规定了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者ALT必须异常,且处于一定范围。但缪晓辉认为,对于ALT正常、组织学炎症反应不明显,但HBV DNA高载量者,医师应该推荐抗病毒治疗。

(8)合理治疗:由于目前抗HBV的药物疗效有限,很多学者都认为今后的发展方向为联合治疗。因此,应探索合理的治疗方案。如将非特异性免疫调节药物(如IL-12、IL-18、胸腺素等)、阻断病毒包装的药物(如Ly582563、Bay41-4109、siRNA等)以及传统医药等,探索它们在联合治疗中发挥作用,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9)关注禁忌:必须关注在抗病毒治疗中的禁忌证。对于幼儿、妊娠妇女的乙肝病人应该禁用核苷类似物。

(10)试用新药:对新上市的抗HBV药物应当慎重地评价其已知的不良反应和潜在的不良反应。近来不断有新的核苷类似物进入临床研究,如克拉夫定、b-L-核苷类似物(以替比夫定、LdC、LdA为代表)、特洛福韦等。虽大多数对HBV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但不易达到彻底清除HBV基因的目的。试用新药时,要注意其不良反应,深入研究其联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等。

(严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