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天心与向中放水:沈竹礽《沈氏玄空学》一节分析

探讨天心与向中放水:沈竹礽《沈氏玄空学》一节分析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此一节,要点在“天心”与“向中放水”。《校正》本云“须察局前天心十道无偏”,甚是。斗杓,据《康熙字典》,《前汉·天文志》谓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王氏《注释》本谓“沈注天心甚当”,指沈竹礽《沈氏玄空学》“论天心”一节。

探讨天心与向中放水:沈竹礽《沈氏玄空学》一节分析

[原文]

认龙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细辨天心。

天星既辨穴何难,但把向中放水看。

[异文]

认龙:《原真》本作“顺龙”。

立穴:《会元》本作“立向”。

天心:《醒心》《会元》《述》《六经》《原真》本作“天星”。

穴何难:《会元》本作“有何难”。

向中放水看:《醒心》《会元》《六经》《原真》本作“放水向上看”。

[注]

《六经》本释:“此明用小玄空法也。认龙四句,言以龙定向,必先以天星贵贱阴阳纯驳辨其宜立何向,而继此则当论水法也。”

《原真》本释:“凡龙要认得清,向要立得真。盖以地穴上应天星,当仔细辨也。”

《元文》本释:“认龙立穴惟辨天心,最要仔细天心、太极、五行。天心既辨,而认龙立穴但要认水。但把向中放水看,看其水是从外生入,或是从内生出。”

《辨正》本释:“天心既辨,穴中正气已定,而挠其权者,在向中所放之水也。”

《批论》本补注曰:“天心即斗杓所指之正运也。即今八运,复卦主运,豫卦龙旺,小畜水旺。”(www.xing528.com)

《校正》本释:“凡认龙则用正五行为主,立穴处要阴阳交媾,缓急得宜,又须察局前天心十道无偏,其水神来去以配合龙神,或用双山三合立穴成局,或以本龙翻父母合水神立穴成局,则大元空挨星之秘在是矣。此所谓认龙立穴辨天心,收放水神之正法也。其中有水神不合者,则用小五行,取生克出入制化之,制化得宜则发人丁财禄,制化失宜则家业成灰。此又辨天心之一法也,用法至此无余蕴矣。”

《述》本释:“天星即挨星矣。知九星阴阳之不同,而以顺逆左右旋分之穴乘龙之生旺,向放水之去路,阴阳不差别,则大叚得矣。再以生克出入定三七兼加,此立穴定向之大旨也。”

《注释》本释:“天心,即姜注所谓传心是也。天心者何?以运而论,一运一入中,一即天心也,二运二入中,二即天心也,余类推。在认龙立穴,穴之要者,为山向二者而已。如二运立乾山巽向,山上天盘为三,向上天盘为一,复以一三入中,逆飞,一三入中,亦是天心也。立戌山辰向,山上天盘亦为三,向上天盘亦为一,复以一三入中,顺飞,一三入中,亦是天心也。余类推。同以一三入中,逆飞则到山到向,顺飞则上山下水,故救贫云要分明,要仔细,其言至要。……认龙立穴,先再向中放水。水正是玄空主脑。然山有一定之形体,水亦有一定之形体,不能相混。如以二运以戌山辰向上山下水,硬凑乾山巽向,以为到山向,致坐不正,向不正,水不正,亦不可也。谈按:认龙是一事,立穴别是一事,故曰要分明。辨天心则知时,沈注天心甚当。”

[记]

此一节,要点在“天心”与“向中放水”。但“天心”是何物?究竟如何“向中放水”?却无定论。愚意,天心即中心,即罗经之地盘,以地盘正针勘察立穴,乃极要紧处,故为“天心”;况前文有云“天心十道”,与罗经之十字吻合。前后相呼应。《校正》本云“须察局前天心十道无偏”,甚是。

李定信云:“论龙立穴,主要对内气,是察来龙的势与形。对外气,是察明堂的朝应峰和朝应水,是否‘龙水交会合玄空’。据‘三元地理’术者注释,所谓‘天心’是卦例的中五宫,这是纸上谈兵,与认龙立穴无关。”[1]破斥三元派“天心”为“中五”之说。但究竟什么是天心,却依旧未言明。

斗杓,据《康熙字典》,《前汉·天文志》谓一至四为魁,五至七为杓。《说文解字》云杓柄也,《天官书》《天文志》皆云杓携龙角,魁枕参首。

《批论》补注云“八运,复卦主运,豫卦龙旺,小畜水旺”,按玄空理气而来,其原理将六十四卦分于二十四山,分为为江东卦、江西卦、南北父母卦,凡星运是一运之卦为父卦,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凡星运是九运之卦为母卦,即否、咸、未济、恒、益、既济、损、泰八个卦;凡星运是六、七、八运之卦为江东卦;凡星运是二、三、四运之卦为江西卦。每一运有八个卦主运,以收龙、立山向、消水。每运死绝之卦不用,如八运子中之复卦主运,艮无妄、卯同人、丑随卦、酉遁卦为卦气死绝。八运为左辅星八局,用二爻或五爻。其中巳之小畜,间丙,犯出卦;亥之豫卦,间壬,犯出卦。出卦者不可轻用。如八运合局合元运之入首、水口、坐山、向卦,巳小畜、亥豫卦、寅贲卦、申困卦、子复卦、午姤卦、辛旅卦、乙节卦等。

王氏《注释》本谓“沈注天心甚当”,指沈竹礽《沈氏玄空学》“论天心”一节。沈氏云:“九宫之中心为天心,此二字由来已久。乐纬云,象天心,定礼乐。壶子曰:伏羲法八极作八卦,黄帝作九窍以定九宫。此窍字即心字之意,亦即玄字之意。唐人诗已有“讲易见天心”之句,其实天心即日月为易之意,一阴一阳之谓也。后人以戊己代之,今人改天心为天星,误矣。盖圣人作易以象日月,孔子作传而曰乾坤成列,易立乎其中矣。此中字即心字。老子号此心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云房谓此心为生门死户。老子又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谓玄学之始,其实易也,心也,窍也,中也,玄也,是不二法门。”[2]其以为“天星”二字为“今人所改”,实误。古本用“天星”甚多。

章仲山在《地理辨正直解》中则认为:“一卦者,一元一卦,即天心正运之一卦也。能用此一卦,则知乾坤艮巽落在何宫,二十四干支躔在何地,或阴或阳,或顺或逆,或左或右,指掌了然矣。不识此卦,误认五行,八长生,四墓库,左旋右转,以为放水出煞之用,不亦谬乎?知此一卦,即知收得山来,出得煞去。不知此一卦,则谈八卦,论干支,皆胡言妄语而已,岂能契合天心,挽回造化哉!”此言亦以玄空之法而论,认为三合之法有误,以天心为正运之卦,依旧没有跳出既有桎梏

【注释】

[1]李定信:《四库全书堪舆类典籍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281页。

[2][清]沈竹礽:《沈氏玄空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