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沈师桥:传承百年的沈宸荃与学人之桥

沈师桥:传承百年的沈宸荃与学人之桥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此,沈师桥有了魂魄,有了精神寄托。众即以为然,于是定桥名为“沈师桥”。从此,沈师桥以桥名为地名,载入《慈溪县志》。后由沈允明移建沈师桥于原址之东数百步处。移建后的沈师桥,更显雄伟,数百年来一直被称为“大桥”,当地人称“大桥头”。自有沈师桥和海隅书屋后,由沈师桥走出去的学子比比皆是。沈师桥最有名的人物,首推明末忠臣沈宸荃。

沈师桥:传承百年的沈宸荃与学人之桥

明代开国元勋、一代名将汤和曾作《师桥虹跨》,赋赞其胜。

新浦危基架石梁,师桥名定震慈邦。

湖眉海眼西南望,地柱山根今古良。

活水涵波春波波,长虹跨岸曲昂昂。

人龙得渡闻伊洛,环诵弦歌万古扬。

沈恒(1110—1199),字维时,世居河南沈邱县凤林里。祖父沈业,曾任温州永嘉县尉,卒于官。北宋大观四年(1110年),沈恒出生于温州永嘉场贴水桥。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沈恒高中进士,授太常寺博士,后随宋高宗赵构南渡,累官太府卿。乾道初年,沈恒任朝奉大夫兼督明州市舶司,管内劝农使,赐金鱼袋。一次巡视慈邑北乡鸣鹤海滨,见这里土宇宽厚,可创第宅,因动隐居之念。又知此地先民自各地迁入,以姓氏聚族而居,民风淳朴,但“敦诗说礼之风,尚未广也”,遂于乾道六年(1170年)61岁时致仕,于鸣鹤北部海滨的新浦河北搭建了简陋的“柴门迥曲通蓬渚”“数茎茅茨旁海汀”的新家——河北草堂,即“海隅书屋”的前身,开启了他“日课诗书兼学稼”的全新生活。自置书籍,为贫苦学生和优秀学生提供膳食或膳食津贴,并自任塾师,亲自讲学。自此,沈师桥有了魂魄,有了精神寄托。因学生众多,后又在河北草堂旁建造了“海隅书屋”。在沈师桥,历来有十里勿问“姓”之说,可见沈姓是沈师桥的一个大姓。

沈恒学宗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学识渊博,一时从学者纷至沓来。由于当时河上只有一座小木桥,给学生上下学带来很多不便,沈恒便经常背学生过木桥,特别在雨雪天,要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小木桥,从61岁开始从未间断。

此桥建成后初拟桥名近百个,大家终觉欠妥,门人万琦提议:“我师以义学创此桥,则桥乃师之桥也,名曰‘沈师’可乎?”众即以为然,于是定桥名为“沈师桥”。从此,沈师桥以桥名为地名,载入《慈溪县志》。(www.xing528.com)

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沈师桥迁址重建。信国公汤和,安徽凤阳人,元末随朱元璋参加农民起义,屡建战功。明初倭寇猖獗,汤和奉命至浙江沿海抗倭,筑观海等卫所59处,又筑塘捍海。真五公沈允明,擅文能武,迁桥、定宅、营造太极图,为师桥中兴之祖。倭难时为汤和负矢前驱,又不辞风雨,召募力役,参与建城堡、设烽堠、筑海塘,两公由此友情日厚。汤和公还应真五公之请,替沈师桥太极图等选址,谓沈师桥新址能“俾尔多子孙、多财亦多仕”。后由沈允明移建沈师桥于原址之东数百步处。移建后的沈师桥,更显雄伟,数百年来一直被称为“大桥”,当地人称“大桥头”。沈师桥引得几代文人墨客纷纷吟诗唱和,如大学士罗炳、黄道周,浙江学政王玉藻,太子正字王彦良,等等,或为桥作说作记,或赋或和,久而不绝。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罗炳就为沈师桥作《沈师桥记》并刻石纪念,地名也随之冠以“沈师桥”。

自有沈师桥和海隅书屋后,由沈师桥走出去的学子比比皆是。据统计,南宋至清,族中曾中进士21位,举人32位,贡生25位。沈师桥最有名的人物,首推明末忠臣沈宸荃。沈宸荃,字友荪。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会试进士,拜御史,鲁藩监国初,兴义兵,曾任兵部尚书,随监国航海,后保鲁王在福建殉难,事载《明史》本传及王顼龄所撰《沈氏二忠传》中。

师桥沈氏还有官至大理寺正卿、刑部尚书,入经济名臣传的沈一鹏,字鹏冲,授大名府推官,升兵科给事,擢拜四川道御史。明代还有沈廷夔,任锦衣卫镇抚指挥,诰授荣禄大夫。

民国年间著名的“七君子”之一的沈均儒,就是桥沈氏后裔。沈钧儒生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甲戌十一月五日戌时,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应乡试中举人,次年甲辰科第五十一名贡士,殿试为二甲进士,被签分刑部贵州司主事。当时,沈钧儒见日本维新后日益富强,遂申请留学日本,盼能为振兴祖国寻求出路。1905年秋,以新科进士的名义被选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私立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政治部学习,后入补修科,于1908年学成回国。在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中,他积极撰文倡导新道德、新文化。1912年年初,沈钧儒当选为浙江省教育会副会长、浙江省临时议会议员。2月任浙江省教育司司长,任内,他整顿省内学校,对教育制度多有革兴。1932年加入宋庆龄鲁迅组织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6年11月,他与李公仆、邹韬奋、沙千里、史良、王造时、章乃器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入狱,史称“七君子事件”。新中国成立后,沈钧儒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法院院长,为建立人民法制体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做出了卓越贡献。

近代许多名人,如沈九成、沈士诚、沈星德等沪上名人,已故香港明星沈殿霞,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人大代表、著名岩土力学家沈珠江,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水利专家沈之良等皆与沈师桥有着丝丝缕缕的关系。

如今留存的沈师桥,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原址上重建的,系慈溪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桥上四尊龙首被毁,所幸其余尚完好无损。慈溪市师桥329国道旁花木扶疏的小园中,有按比例缩小、仿造的沈师桥,亦姿态峭拔、古气苍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