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建筑:探寻沈师桥的历史记忆

古建筑:探寻沈师桥的历史记忆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夫第沈师桥最有名的古建筑当数大夫第,大夫第在三北鼎鼎有名,民间有传:“三北有三绝,第一绝为鸣鹤双河牌楼,第二绝为师桥大夫第门头,第三绝为掌起同泰弄阴沟。”整幢宅院十分大气古朴,是沈师桥众多古建筑中的集大成者。金鸡门头之名,取金鸡克蜈蚣之意。河下大屋的建筑质量相当考究,房龄200多年的房子,可以说都没怎么变动过,可能是用料十分讲究,没有一根不好的木料。除此之外,沈师桥境内尚有数十幢有名的古建筑。

古建筑:探寻沈师桥的历史记忆

大夫第 沈师桥最有名的建筑当数大夫第,大夫第在三北鼎鼎有名,民间有传:“三北有三绝,第一绝为鸣鹤双河牌楼,第二绝为师桥大夫第门头,第三绝为掌起同泰弄阴沟。”可见大夫第名声之大。大夫第门头可谓三北地区最精致的门楼。门头石块既粗且厚,大门砖块上有“福禄寿”三字。当年门外有石马、擂鼓等,还有旗杆,走进大门,是一个很深的明堂,前为三间二楼大堂,屋共三进,厅里有厅,两边是厢房,外围还有厢房,共有楼屋四五十间,占地约十亩,院内有数棵大梅花树。整幢宅院十分大气古朴,是沈师桥众多古建筑中的集大成者。

金鸡门头 沈师桥最大的一幢大屋是金鸡门头。金鸡门头前后四进,第一进为三间门头,后三进结构相同,都是十一间楼屋加两边厢房,共有四十八间。大门朝东,房子坐北朝南,西边厢房外围还有一排七间三层楼屋及其他附楼等。金鸡门头有大小青石门头十多座,砖雕栏窗十多扇。金鸡门头之名,取金鸡克蜈蚣之意。当时大屋建成后,旁有小屋经常失火。因蜈蚣属火,故在门头绘金鸡以镇之,寓克火防火之意。金鸡门头大屋的分房布局图现保存基本完好,长约2米,宽1∙5米,用墨笔在宣纸上绘成,因年代久远,部分蛀裂,现已进行了裱衬。

河下大屋 金鸡门头东侧的河下大屋,坐南朝北,临河向街,因位于街河之下,故称河下大屋。大屋前后三进,呈方形。头进是门楼,门头呈“八”字形,门楼东西共九间,南有小天井。门厅上方旧悬有一横匾,上书“大夫第”三字。过穿堂后,是第二进大门,进门是一个大明堂,两侧是砖雕花格窗,使明堂和厢房分隔开来。河下大屋的建筑质量相当考究,房龄200多年的房子,可以说都没怎么变动过,可能是用料十分讲究,没有一根不好的木料。民间传说,当年建此大屋用了六年时间,仅买料就花了三年。据说当年屋主住在旁边的乐家大屋,亲自督工,精工细作,严格把关,大屋由此而成为师桥第一楼,足见其质量的精固。(www.xing528.com)

除此之外,沈师桥境内尚有数十幢有名的古建筑。有明代永春堂、永丰门头、进士门头、新塘角斗大屋、凤翔门头、旗杆门头、五份屯大屋、花屋门头、西洋楼、三份屯大屋、朱界后沿大屋、东楼屋、西楼屋、阴墙门头、九思堂等。塘下村还存有一座明代古寺资西寺。

在资西寺南侧有清末著名藏书楼——抱经藏书楼,抱经楼是沈师桥人沈德寿所建,有藏书目录传世,被誉为近代中国乡村藏书界之翘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