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斗茶技艺的重要性及影响

斗茶技艺的重要性及影响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样,茶文化也是“造极于赵宋之世”,斗茶更是在有宋一代进入最为辉煌的时期,并且传入日本,直接影响了日本的茶道。斗茶,又称“茗战”,是宋代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普遍盛行的一种评比茶质优劣的技艺和习俗。这个地方产名茶,宋代之时是贡茶的主要产地。《斗茶记》因提出品茶在于“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的观点,在中国茶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为历代所重视。

斗茶技艺的重要性及影响

不得不承认,陈寅恪先生说的那句话极好:“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同样,茶文化也是“造极于赵宋之世”,斗茶更是在有宋一代进入最为辉煌的时期,并且传入日本,直接影响了日本的茶道。而在宋以后,斗茶进入了休眠期。

宋代饮茶方式由唐代的煎茶法演变为点茶法,而文人骚客却三五小聚,品茗斗茶。他们各取所藏好茶,轮流品尝,决出名次,以分高下。斗茶,又称“茗战”,是宋代时期上至宫廷,下至民间,普遍盛行的一种评比茶质优劣的技艺和习俗。斗茶项目包括茶的色相、茶的芳香、茶汤的醇度乃至茶具优劣等。经众人品评,以上乘者为胜。究其源则已见于唐代:“建人谓斗茶为茗战。”唐置“建州”,宋升为建宁府,今天是福建建瓯。这个地方产名茶,宋代之时是贡茶的主要产地。和凡有井水的地方就有柳永词一样,凡有贡茶的地方,每逢春芽新发,就开始斗茶。

唐庚有《斗茶记》短文,记叙了政和二年三月与几个友人献出各自所藏的珍茗,烹水沏茶,互斗次第的情形:“……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人,其所赍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穷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斗茶记》因提出品茶在于“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的观点,在中国茶文化史上产生重要影响,为历代所重视。(www.xing528.com)

说起水,王安石就精于辨水。相传苏轼被贬到黄州,辞行的时候王安石拉着苏轼的手说:“老夫幼年寒窗十载,染成一症,近年经常发作,太医院看是痰火之症。虽然服药,难以除根。只有常饮用阳羡茶才能治愈。这里有圣上赐予我的阳羡茶,需要用巫峡水烹服;而巫峡在四川,路途遥远,老夫几欲差人往取,未得其便。这次借你去眉州接家眷的机会,顺便从巫峡取些江水来。”到黄州后,苏轼就向太守告假要去眉州接家眷,并准备返程时给王安石取些巫峡水。他回到眉州接了家眷,沿途风光秀美,使他流连忘返,竟然忘记在巫峡取水,不觉间就到了西陵峡。他就命人从江心取来一瓮江水,用柔皮纸封固,待冬至节回京之时送与王安石。王安石见到巫峡水后非常高兴,忙煨火烹煎,等到水煮沸,如同蟹眼闪烁之后,将阳羡茶取一撮放在茶碗里,沏入沸水,但只见茶色半晌才慢慢显现出来。王安石有点怀疑水的来源,就问道:“此水何处取来?”苏轼道:“巫峡。”荆公道:“是中峡(巫峡)了?”东坡道:“正是。”王安石笑道:“可别欺瞒老夫!此乃下峡(西陵峡)之水,如何假名中峡?”苏轼大惊,只得承认道:“确实是取下峡之水!老太师何以辨之?”王安石道:“读书人不可轻举妄动,须是细心察理。《水经补注》里说,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唯中峡缓急相半。太医院宫乃明医,知老夫乃中脘变症,故用中峡水引经。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