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及影响

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及影响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管理不仅是对学校设备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对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管理。教育管理又是以培养某种规格的人为目标和归宿。教育管理者的作用就是把处于分散、无序状态的各种因素集合成集中、统一、有序的因素,充分发挥规章制度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及影响

(一)关于教育管理的理念

教育管理作为一种教育现象由来已久,但是人们把它作为科研对象来研究,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并去指导教育管理实践,则是从20世纪中叶开始的。[10]现在教育管理学界对“教育管理”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学者D.E.奥洛斯基在其所著的《今日教育管理》一书中把教育管理视为管理科学加教育。他认为,管理是将理性认识付诸有组织的活动。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各组织及其管理都具有很强的相互渗透力。所以,管理是一大类普遍性的活动,它的某些方面虽然各不相同,如商业、公关、医务、教育以及其他职业,但管理思想和方法有共同之处。日本学者安藤尧雄在其所著的《学校管理》一书中强调学校管理应该是对学校教育的管理。教育管理不仅是对学校设备的管理,更为重要的是对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管理。我国学者张复荃先生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一书中提出,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特定领域。实现教育管理的职能,需要考虑到社会管理各领域中那些最一般的、共同的职能。教育管理又是以培养某种规格的人为目标和归宿。管理的客体不同,任务和手段不同,教育科学所确定的过程和规律的性质也不同,从而又与社会管理的其他领域的管理有所区别。[11]

教育管理是按照教育自身特有的轨迹在运行,还是沿着社会管理的共同轨迹在运行,或者说是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一直是教育管理学界争论的问题之一。这实际上是管理的共同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差异性的关系。

“教育管理”一词是在现代社会“大教育”概念下使用的,它打破了以往传统社会那种封闭状态的教育范畴和教育格局,立足于社会整体化。如果从这个思想出发,原来意义上的“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已经包容不下了。既然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它是以整体面貌出现的,教育系统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那么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整体之中,而是与其他社会子系统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影响的。教育系统在其运行和发展过程中一定同其他子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发生了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互动作用。因此,教育管理行为都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制约下,在教育管理部门领导者的教育价值观的支配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所管辖的各级各类教育组织进行预测与规划、组织与指导、监督与协调、激励与控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开发和合理配置,以实现提高教育质量、增进办学效益、稳定教学秩序、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现代社会也称学习化社会,教育管理已经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其他非教育部门也承担着教育的任务,自然也就有教育管理的责任了。

(二)教育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部分,它具有社会管理的共同特点

(1)任何一级教育组织都存在于一定社区环境之中,社区中各种因素都会对教育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因素的影响,又有消极因素的影响。教育管理者的作用就是利用积极因素,防止或排除消极因素的影响,使教育组织更好地适应社区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教育与社区建设是相互合作与服务的关系。

(2)办教育离不开资源,办教育的资源来自政府、社会团体、私人志愿者的投入。教育管理者是教育事业的经营者,他的作用就是善于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以比较少的投入换取比较大的产出。教育管理者虽然不是生产者,但他必须有效益观念。教育效益主要是指社会效益,同时也不能不关心经济效益。在教育运行过程中,无论是教学人员的劳动、教学设备使用与更新、校舍修建都需要经费的投入。绝不会因为教育是公益事业,就没有经济效益问题。

(3)教育事业内部必须和谐、平衡地发展。教育管理者就是要正确处理好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速度、类型、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教育管理者的作用就是设计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阶段目标,制订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建立和健全教育行政、教育业务组织,对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协调和控制,使教育事业在动态的环境下求得新的平衡。

(4)建立正常的教育工作秩序和合理的规章制度是办好教育的重要条件。教育管理者的作用就是把处于分散、无序状态的各种因素集合成集中、统一、有序的因素,充分发挥规章制度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这些都是社会管理共同的特点,任何社会组织都不能违背它。

(三)教育管理的特点

1.管理育人

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一定质量与规格的人才,教育管理也就成为育人的手段之一。因此,我们把管理育人视为教育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管理的主要区别之一。那么管理是怎样育人的呢?

(1)教育管理通过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来为教师和学生服务。教育组织的育人环境包括:①学校的物质环境,主要指学校的各种物质设施,如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运动场、科技馆以及各种相应设备等,它们为育人提供了物质保障。②学校的文化环境是指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学风、优良传统,它渗透在校训、校歌、校徽、校旗、校史展览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和校园生活之中。它是育人环境的精神力量。③学校的信息环境也很重要,它通过校内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报告会、学术讨论会、经验介绍会、展览会等形式使师生即便身在校园,也能够敏感地了解到自然界和社会以及各个学科的最新信息。(www.xing528.com)

(2)管理育人是指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工作条例、各种活动都要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每个教育管理者不仅是管理人员,同时还是教育者。他们在完成具体管理工作过程中要时时处处以自己的思想品德和模范行为去教育或影响别人。

2.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中心任务

任何一个教育组织都十分重视教育质量问题,因为它是教育组织的生命线,也是其存在价值的体现。教育质量很差的学校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所以,学校教育组织必须依靠教育质量赢得社会、政府、家长和学生对它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教育质量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争取优质生源的重要条件和扩大学校影响力的基础。

学校的教育质量是学校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一所质量高的学校绝不是只靠着有几位著名教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或教育经费充足,而是由学校管理的整体水平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创造的结果。学校的教育质量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以毕业生的质量为标准的“产品”质量;另一个是以教育教学过程的质量为依据的工作过程质量。教育“产品”的质量是教育教学工作质量的结果,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是教育“产品”质量的条件,两者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学校组织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全体教师进行以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基础的教育,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行设计实施、考核与评价,鼓励教师科学地教,学生聪明地学。

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是很多的,也是很复杂的,社会、家庭和学校都会对教育质量产生影响。它们既有目标和方向一致的教育因素,又有大量的不一致的、外人难以控制的因素。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其中既有系统性因素,又有随机性因素。系统性因素是长期起作用的,也是比较稳定的因素(如教师的素质、教材的质量、教学设备)。这类因素是可以预见的,并且可以采取建设性的或预防性的措施。随机性因素(社会、家庭环境的重大变化,心理因素中的烦恼、苦闷、浮躁、焦虑、变态,生活习惯、教学方式的变化等)是偶发的、短期起作用的因素。这类因素的发生是难以预判的,甚至往往被人们忽视。由于这两类因素的互动作用,造成了教育质量的波动,因此教育管理者要想提高教育质量,应既要抓住系统性因素,打好基础,又要从教育质量的波动性中找到随机性因素,采取应对措施,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3.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办好教育的关键

因为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成就、质量、效益、秩序都是全体教职工创造的,所以办好教育必须依靠教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规定:“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要下决心,采取重大政策和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12]教育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就是全心全意地依靠教职工,把他们的智力和体力的潜力充分开发出来,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机会和条件,消除影响教职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各种障碍和矛盾。

教师属于知识分子,是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一般是指依靠知识的创造、传播、应用来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那一部分人,他们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体脑分离之后才产生的。在有阶级的社会里,知识分子既有分属于不同阶级,并为不同阶级服务的一面,又有知识分子特有的文化传统的一面。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他们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应该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科学技术的开拓者、“四有”公民的培养者和优秀精神产品的生产者。由于知识分子职业的特点,因此他们中有些人是接受现代文化最快、最敏感的人,也有些人受传统文化影响太深,是惰性最大的人。一般来说,知识分子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当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知识分子将成为劳动大军中的主体。

由于知识分子长期从事精神产品的生产,因此自然十分关心精神产品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知识分子劳动的特点使他们的主体意识比较强烈,在处理理论与实践、政治与业务、历史传统与现实需要以及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上,在对世界观、价值观、人生理想、信仰的追求、道德标准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又有认识上的差异,于是就形成了不同的知识分子群体。针对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差异,我们既要尊重、信任、支持和关心,又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和缺点,使他们能够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必要时还应重塑自我。

在知识分子中,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劳动特点也不同。我们在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时,要看到他们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学生)及其劳动形态具有模糊性、活化性、灵活性以及效益的滞后性等特点。如果教育管理者忽视了这些特点,在评价教师的工作时,一味追求质量标准的精确性、物化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就会失去评价的科学性。目前学术界在如何评价教师的劳动上还没有找出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的好办法。

教师劳动的个体性也是一个特点。这就是说,一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一种教育活动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知识、经验、能力和责任感,取决于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学习的程度,[13]它渗透在教师劳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之中。教育管理人员要注意教师劳动的个体性特点,不要随意用行政手段去干预教师的教学活动,要用启发和引导的方式,帮助教师认识自己的不足。人们常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教师身上都有优点,又有缺点,我们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在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的过程中,要留给教师们思考的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