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享受美食的优质服务尽在用餐时

享受美食的优质服务尽在用餐时

时间:2023-07-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还是跟着孟元老体验饭店的服务过程,先说都能吃到啥吧。如今开封夜市依然盛行此风。好了,咱接着陪孟元老来到食店坐下,这时由跑堂的安排好座位,则递上菜单,问客点何菜。孟元老用“须臾”一词描述,但见行菜者左手平端三碗,右臂自手至肩驮叠约二十碗,分别送至各桌需要的客人,不容有差。餐饮服务者不仅能手持多碗行走,不滴不漏,且能记住每位宾客的要求,准确提供所需服务,可见他们已有比较高的职业素养。

享受美食的优质服务尽在用餐时

直到民国时期,开封饮食业还延续着北宋的遗风,近几十年移风易俗,大多变矣。还是跟着孟元老体验饭店的服务过程,先说都能吃到啥吧。孟元老记载的食物太丰富了,容我挑选几个展示如下:百味羹、二色腰子、虾蕈、鸡蕈、旋索粉、玉棋子、羊头签、炒蛤蜊、炒蟹、炸蟹、洗手蟹之类。如果还不能满足口福,还会有外来托卖的菜肴,主要有:炙鸡、爊鸭、羊脚子、点羊头、脆筋巴子、姜虾、酒蟹、獐巴、鹿脯、从食蒸作、海鲜时果、旋切莴苣生菜、西京笋。“又有小儿子着白虔布衫,青花手巾,挟白磁缸子,卖辣菜。”更有托卖各种水果、干果的。如今开封夜市依然盛行此风。

好了,咱接着陪孟元老来到食店坐下,这时由跑堂的安排好座位,则递上菜单(当时称为“卖执箸”),问客点何菜。顾客就是上帝,他们点起菜来也是“百端呼索,或热或冷,或温或整,或绝冷、精浇、臕浇之类。人人索唤不同”。吃货们百般挑剔,极难伺候。但那些堂倌,也绝不含糊。一个堂倌要招呼两三张桌子的客人,常常是几张桌子点的菜各不相同,没有重复的,这些堂倌丝毫不会弄错。客人点完菜后,堂倌把各桌点的菜报给厅堂门口的伙计。此人当时称为“行菜”,他们的职责是将各桌点的菜高声报给厨局(厨房)中的“铛头”(也称“着案”)听。这宋代的堂倌也太给力了,一声吆喝,楼上即刻送来所需菜肴。孟元老用“须臾”一词描述,但见行菜者左手平端三碗,右臂自手至肩驮叠约二十碗,分别送至各桌需要的客人,不容有差。一有差错,客人如果要投诉店家,主人必加叱骂,或罚绩效工资,甚者炒鱿鱼。餐饮服务者不仅能手持多碗行走,不滴不漏,且能记住每位宾客的要求,准确提供所需服务,可见他们已有比较高的职业素养。孟元老入店,“则用一等琉璃浅棱椀,谓之碧椀,亦谓之造羹。菜蔬精细,谓之造,每碗十文。面与肉相停,谓之合羹。又有单羹,乃半个也。旧只用匙,今皆用筯矣”。“更有插肉、拨刀、炒羊、细料物棋子[2]馄饨店”可以任意选择。花钱不多,图个娱乐。

一般百姓或过往旅客如要就餐,则到便宜的食店就食,当时有一些称为“闷饭店”的食店,其实它的性质很像今天的便当。这种食店一般只烧几样菜,荤素搭配,好吃不贵,花不了多少钱,亦能吃顿饱饭,但饭菜质量就谈不上精细了。还可以点外卖,如软羊诸色包子、猪羊荷包烧肉干脯、鲜片酱之类,应有尽有。

【注释】
(www.xing528.com)

[1]骈阗:聚集一起。

[2]棋子:一种面皮,用刀切成一定形状。原来形似棋子,后来发展为多种形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