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平衡时间投资和时间产出:合理安排充电时间

如何平衡时间投资和时间产出:合理安排充电时间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经济学中,投入和产出一直都是一对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两周的内部培训”就是“时间投资”,“每天的产量增加到15件”就是产出的“时间资产”。一家公司的董事长送员工去德国学习新技术,这些人在德国待了九个月,公司里什么事情也不用管,而且还照领工资。董事长没有听取意见,而是坚持让员工在德国又多待了两个月。

如何平衡时间投资和时间产出:合理安排充电时间

经济学中,投入和产出一直都是一对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概念。对于经营者来说,成本预算问题是一个基础问题,简单来说,就是经营者每卖出一件产品获利时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对于他们来说,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提升利润,是获得更多效益最简单的方法。

不过,在计算成本的时候,人们通常只关注经济投入以及经济收益,而很少有人关注时间成本与时间收益。或者正如前文所说的那样,许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时间会产生成本。

而在现实生活中,时间成本几乎无处不在。同样以经营者为例,两个商人出售价值相等的同一件商品,往往会考虑进货渠道和进货价格,这是经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商人还需要考虑进货时的路程远近,以及出售掉这件商品的早晚时间。

比如经销商A和B一起销售冰箱,A从距离自家50千米的厂家进货,而B选择从距离自家180千米的厂家进货,双方的冰箱无论从价格还是型号都一样,而且双方都要求厂家送货上门。对比之下,经销商A将会获得更多的便利,因为路程比较近,他可能会赢得更多的时间。

另外,如果A和B的销售能力不同,A在半天就卖出去一台冰箱,而B需要一天时间,那么,A可能会利用那半天时间继续进货和销售。在这样的情况下,A将会因为效率优势而在同等时间段内获利更多。

如果对A和B的销售情况做一个大致的总结,就会得出一个结论:A每天可以卖出两台冰箱,而B每天只能卖出一台冰箱。或者也可以理解成为A每天能挣两台冰箱的钱,而B每天只挣到了一台冰箱的钱。

需要注意的是,平衡时间投入与时间产出的关系并不等同于在与原先相同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时间投入与产出的关键在于价值,是否在单位时间内做了更多的事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在单位时间内创造更多的价值。比如,有的职员花10分钟时间完成了文件的复印,而另一个职员在10分钟时间内不仅完成了复印工作,还额外制作了一份文档。从时间使用效率上来说,第二个职员的效率更高,但问题在于他花费时间制作的文档可能毫无用处,这样一来,他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毫无价值可言。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汽车售货员能够在一天之内销售一辆车,而有的人则完成不了任务,这时候这个销售者会这样想——“我今天卖不出去一辆车,那么我就干脆去销售轮胎,如果连轮胎也卖不出去,那就干脆卖车内饰品,我还可以抽空做其他事情,比如打扫卫生,比如给公司制订新的考勤表。”对于汽车销售员来说,销售汽车是本职工作,而卖轮胎和饰品并不是他们的分内工作,创造的价值也与销售汽车相去甚远,至于打扫卫生更是创造不了多少价值。(www.xing528.com)

由于价值不高,时间投入也就没有多少意义,或者说就是一种浪费。所以时间管理者一定要抛弃“虽然我的工作是抓到大鱼,但捕不到大鱼,就抓小鱼,抓不到小鱼,就捞虾米,捞不到虾米,就干脆割点儿草回来喂猪”的想法,因为割草的价值与抓大鱼的价值相差太大了。

那么那些不能抓到大鱼的人,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工作了呢?情况并非如此,想要确保时间有更大的产出,那么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改变投入的方式,让最合适的人做最合适的工作,既然有人不适合抓大鱼,那么就要安排他去抓小鱼或者虾米,然后让那些有能力的人担任抓大鱼的职务。对于这种方式,往往需要一个体系化的管理方式,在这里不予讨论。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提升个人能力,确保人们有能力去抓大鱼,这里涉及一个时间投资的问题,通过有目的的“时间投资”,可以产生更多的“时间资产”。

比如工厂里的员工原本每天只能生产10件产品,可是通过为期两周的内部培训之后,员工的技术有所提升,每天的产量增加到15件。在这个过程中,“两周的内部培训”就是“时间投资”,“每天的产量增加到15件”就是产出的“时间资产”。

在这里,多花掉两周时间,使得工人的工作效率获得了很大的提升,这就是时间投资发挥的作用。而在生活中许多人并不愿意额外花费两周时间,对他们来说花这两周时间就是一种浪费,可是却没有想过这笔投资会带来更多的价值。这是一个通病,人们虽然经常会谈论提升工作能力、掌握新技术的问题,却没有想过这些提升效率的手段是需要时间投入的,掌握新的知识、技术、经验、技巧、能力、方法,都是需要花时间的。

世界上最成功的企业家、科学家、作家、工程师以及医生,他们通常都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修,这种进修就是一种时间投资。普通人只意识到这些花掉的时间本身可以做很多事,而聪明人却可以看到这些时间投资背后的价值。比如比尔·盖茨每年都会读几本新书,学习一些新的管理知识,对他来说每一次充电可能都意味着新的商机

一家公司的董事长送员工去德国学习新技术,这些人在德国待了九个月,公司里什么事情也不用管,而且还照领工资。这引起了一些股东的不满,他们纷纷要求董事长尽早安排这些员工回国工作,或者要求他们工资减半。董事长没有听取意见,而是坚持让员工在德国又多待了两个月。事实证明了董事长的眼光,虽然这几个员工离开公司后,使得公司损失了差不多四百万元的产值,但是深造回归后,仅仅在一年时间里,他们就联手为公司增加了八千多万元的产值。

对于任何人来说,时间都是有价值的,但是追求时间的价值不能仅仅体现在“做什么”,还要体现在“更有效率地做”上面。而效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许保持专注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但是从能力与工作的匹配来看,想要提升效率,就需要经常充电,确保自己能够以最佳的状态、更合理的方式来完成工作,从这一个角度来说,时间投资反而是一个必要的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