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风云突变:中央苏区反罗明路线斗争

风云突变:中央苏区反罗明路线斗争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邓小平即将面临的厄运,来自博古等“左”倾领导者发动的反“罗明路线”斗争。所谓“新指示”,就是“进攻路线”和反“右倾斗争”。博古一声令下,从1933年2月中旬开始,一场来势凶猛的反“罗明路线”斗争在福建苏区迅速展开。几乎与福建开展反“罗明路线”斗争的同时,“左”倾领导者们又将“无情斗争”的矛头指向江西。

风云突变:中央苏区反罗明路线斗争

邓小平即将面临的厄运,来自博古等“左”倾领导者发动的反“罗明路线”斗争。

博古原名秦邦宪,江苏无锡人,1907年出生,比邓小平小3岁。他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5月回国后,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同年底,他和王明等人以反“立三路线”英雄自居,迫使中央召开六届四中全会,改选中央委员会和中央政治局。在共产国际东方部米夫人等人的支持下,他们这些仅有些小聪明、毫无实际工作经验而又专爱闹宗派的人,占据了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931年9月,王明因离开上海去莫斯科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又要到中央苏区工作,经共产国际东方部批准,成立了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王明指定博古、张闻天、卢福坦为常委,博古负总责。

年轻气盛的博古,细高个,戴一副黑边近视眼镜,无论写文章还是作报告,开口必称马列,颇有一副傲视群雄的“理论家”派头。他一上台,就提出一条“夺取中心城市,争取一省数省首先胜利”的“左”倾冒险“进攻路线”,强令苏区党和红军执行。谁知这一脱离实际的“进攻路线”,从它提出开始,就遭到中央苏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实事求是者的抵制,在贯彻中遇到阻力。博古等人将此迁怒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下令剥夺了毛泽东的军权,将毛泽东从前方调回后方专做政府工作,还在中央苏区开展所谓大反“右倾保守”、“消极等待”的思想斗争。

“左”倾冒险错误的恶性发展,致使党在白区的工作遭受严重损失,设在上海的临时中央机关面临生存危机。博古不得不将临时中央陆续迁入中央苏区。1933年1月中旬,他和陈云一起,通过地下交通线,离开上海,经汕头来到闽西苏区,准备去瑞金。

博古一行到达上杭白沙镇时,中央福建省代理书记罗明,正好在那里领导边区游击战争。晚餐前,博古边吸烟边板着脸孔问罗明:

“你是省委代理书记,不领导全省工作,来杭、永、岩干什么?”

罗明回答:“我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经过省委讨论,来这里重点开展游击战争的。”

“你对中央的新指示有何意见?”

所谓“新指示”,就是“进攻路线”和反“右倾斗争”。

“我们还没有听到传达呢。”罗明如实报告。

博古脸往下一沉:“那么,你对苏区当前的斗争有何意见?”(www.xing528.com)

罗明曾和毛泽东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认为,苏区的斗争应和白区斗争紧密结合,红军应和一切主张抗日又不进攻苏区的党派、军队联合起来,共同抗日。他向博古谈了看法。

毛泽东与罗明的主张,恰与博古的“进攻路线”唱反调。博古听了,十分不悦。虽然罗明特意关照伙房为博古加了几个菜,但这顿晚餐他们没吃好。

几天后,博古到了瑞金。与此同时,张闻天也经赣东北到达瑞金。

张闻天与博古不同,文静,深沉。他是上海南汇县人,在苏联学习时取了个俄文名字,叫依思美洛夫。1930年底回国后,他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洛甫”,担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1931年9月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成立时,他被指定为临时中央常委,继续担任宣传部长。他在苏联时就有“红色教授”之称,回国后与博古一样,热衷于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博古、张闻天到瑞金后,与原在苏区的中央局成员汇合,成立了新的中共中央局,仍以博古、张闻天为常委,博古任书记,张闻天任宣传部长兼中央党报委员会书记。这样,中央苏区的各项工作,便直接由他们控制了。

博古对中央苏区的工作,本来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路过上杭时对罗明的汇报又一肚子不高兴。到瑞金没几天,偏偏他又看到了福建省委报来中央的三份材料,对罗明更加恼火。

这三份材料中,有两份是罗明写的。一份是1933年1月21日罗明写给福建省委的信,题为《对工作的几点意见》;一份是罗明在上杭旧县写的《关于杭永情况给闽粤赣省委的报告》。另外一份,是中央新泉县委书记杨文仲写给福建省委的信。三份材料都从闽西的实际出发,提出闽西的地方红军应向敌人力量薄弱的闽西北发展;地方武装应开展灵活的游击战争,不与敌人硬拼;扩大红军时应区分边区和内地,闽西是边区,应以扩大地方红军为主,而不应将所有兵员都集中到主力兵团去。在博古看来,这些主张完全附和毛泽东的论调,却和“进攻路线”唱反调。

张闻天也看了这些材料。他虽然还没有到过闽西苏区,也没有与罗明当面交谈过,但他的看法与博古完全一致。他们认为,福建省委的工作和罗明的意见,代表的是对革命悲观失望,是一种机会主义的、取消主义的退却逃跑路线。不批判这条“退却逃跑”路线,“进攻路线”就不能顺利贯彻执行。

博古一声令下,从1933年2月中旬开始,一场来势凶猛的反“罗明路线”斗争在福建苏区迅速展开。斗争的结果,罗明被撤去省委代理书记职务。福建省一大批省、县领导干部,也遭到错误批判斗争。他们中有张鼎丞、谭震林、刘晓、方方等人。全省先后被撤职的有省委书记3人,省苏维埃政府正副主席3人,军区政委1人,军分区领导6人,少共省委书记1人,县委书记和县苏政府正副主席等县级干部14人。这些遭批斗和撤职的干部,都是拥护和执行毛泽东正确主张的好同志。

几乎与福建开展反“罗明路线”斗争的同时,“左”倾领导者们又将“无情斗争”的矛头指向江西。他们抓到了所谓“寻乌事件”这根稻草,开始向邓小平发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