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日本外交欺骗与美国的较量

日本外交欺骗与美国的较量

时间:2023-07-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本积极在军事上准备对美开战的同时,在外交战线上也与美国展开了一场真真假假、扑朔迷离的较量。但日外务省官员表示反对。6月21日,赫尔明确地对协定草案作出了回答:日本必须放弃三国同盟条约,才能进行改善日美关系的外交谈判。东条内阁上台伊始作了一个姿态,派遣老资格的外交官耒栖三郎赴美协助野村大使的工作,以便麻痹美国,争取时间。

日本外交欺骗与美国的较量

日本积极在军事上准备对美开战的同时,在外交战线上也与美国展开了一场真真假假、扑朔迷离的较量。

促成美国国务卿赫尔与日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进行会晤,以修补日趋紧张的日美关系的是詹姆斯·沃尔什和詹姆斯·德劳特两位美国神父。1940年下半年,他俩在东京会见了日本中央银行理事井川忠雄,并宣读了一份名为“远东门罗主义”的备忘录。井川猜测,这份备忘录的条款可能得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支持,因此,他把此事告诉了首相近卫文磨和外相松冈洋右。首相让井川先去听听陆军省一位名叫岩畔豪雄的上校的意见。岩畔和军务局长武藤章少将对此建议感兴趣,表示可以以此为基础进行谈判。岩畔的军阶虽不高,但却是日军中老资格的谍报专家。他阴险狡诈,工于心计,喜欢冒险。因此,岩畔越过外务省插手日美谈判,显然是另有用心的。

两位神父回国后,即设法晋见了美国总统罗斯福。总统对此建议也感兴趣,指示邮政总局局长弗兰克·沃克全力协助两位主教与日本联系,同时还把备忘录批给国务卿研究是否可行。美国务院对备忘录研究后认为:在目前阶段,日本政府不大可能或根本不可能接受这个安排。无独有偶,日本外务省和外相松冈对此也没有兴趣,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德意三国同盟和对苏关系上。

由于罗斯福对日美谈判寄予希望,有热情,所以两神父于1941年1月给井川发电,邀他来华盛顿寻求解决两国关系的途径。井川和岩畔先后到了美国,并与两神父合作起草了一份名为“日美了解协定”的草案。沃克把这个文件送给了罗斯福,并建议尽快签署。赫尔认为,这个草案大部分条款适合狂热的日本帝国主义的胃口,但有些条款可以接受,有些条款经修改后也可以同意。赫尔在同野村大使会见时模棱两可地表示,他不同意草案的某些条款,但经修改后,大使可将此件提交东京,以确定日本政府是否准备以此作为谈判的基础。野村缺乏外交经验,并没有弄清赫尔的意思,就以为赫尔的意思是对草案修改后,美国就可以予以接受。两天后,他们两人再次秘密会见,赫尔将写有日美谈判四条原则的纸条递给野村,这四条原则是:(1)尊重所有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2)支持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原则;(3)支持平等,包括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4)不改变太平洋地区的现状,除非用和平手段改变这一现状。野村想再次确认赫尔是否确实同意以草案为基础来谈判,赫尔重申了他的观点并指出:他们的谈判“决不意味着已达到可以谈判的阶段,只不过通过此举可为日后谈判铺平道路”。野村仍没有注意到赫尔的态度只是同意接触,还不同意开始正式谈判。在没有弄清对方真实态度的情况下,野村就急急忙忙把协定草案发回了东京,而且,还没有把赫尔提出的四条原则告诉东京,以致有意无意造成一场外交误会。

接到野村发来的协定草案和他本人要求政府尽快作出有利反应的建议后,近卫首相召开了军政首脑紧急会议,决定立刻在原则上接受美国的——实际上是两神父、井川、岩畔和野村的——建议。但日外务省官员表示反对。他们说需要等出访德和苏联的松冈外相回来,才能定夺。松冈回国后,对这从未经过他参与的协定极其反感,顶着不予表态。他把这份文件通报德国,等待希特勒发表见解。他还于5月14日对美国大使格鲁说:希特勒不向美宣战,表现了元首的巨大耐心和慷慨,相比之下,美国在中立的幌子下进行战争活动,是不正派的。松冈的话激怒了美国人。6月21日,赫尔明确地对协定草案作出了回答:日本必须放弃三国同盟条约,才能进行改善日美关系的外交谈判。对赫尔的言论,日本内阁极为震惊。这实际上是野村所造成的误会的必然结果。

6月22日,法西斯德国闪击苏联,国际形势势急转直下。日本国内鼓吹扩大战争的呼声越来越高涨。松冈外相为了策应策希特勒,一改前一个时期反对与美谈判的态度,力主在外交上拖住美、英,尽快北进,向苏联发动攻击。但是,日本军方不同意,军方的目标是南进,把美、英势力从东南亚挤走,好独占那里的资源,以便为同德国瓜分世界创造条件。松冈和军部首脑特别是陆相东条英机、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海相及川古志郎和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在战略方针上发生严重对抗。在此情况下,近卫首相迫于军方的压力率内阁集体辞职,目的在于以此方式搞掉松冈。内阁辞职的第二天,近卫受命再次组阁,外相启用海军上将丰田贞次郎担任。7月24日,日本进军法属印度支那。26日,美国总统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的资产,英国和荷兰也相继效尤。美国的行动,使日本“受到了除开战以外的最严厉打击”,日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但是,日本当时并未完成对美的战争准备,尚不敢贸然发动战争,在此情况下,近卫提出要与罗斯福会见。赫尔认为,近卫的建议只不过是缓兵之计,但赫尔并未关死谈判的大门。赫尔对野村大使说,日本的政策和行动,“有待于日本政府去决定”。8月17日,刚与英国首相会谈结束回国的罗斯福对日和谈仍抱一线希望,他召见了野村大使,提出“美国准备重新恢复7月间中断的非正式预备性讨论”。野村立即给东京发报:“勿失良机,速作回复”。日本为了争取时间,同意罗斯福的建议。但美国对日本的狡诈本性已有所认识,迟迟未作进一步回复。日本两位非正式的外交代表——井川和岩畔看到在美已无事可作,只好返回东京。

9月3日,日本内阁在宫内省召开的联络会议上作出决定:“为保卫帝国的生存,(对美谈判)以10月上旬为初步截止时间,在此之前,作好战争准备。到那时如有必要,就决心与美国、英国和荷兰开战。”日本军方的作战计划已制订完毕,到那时,海军和陆军将分头同时袭击珍珠港香港、马来亚与菲律宾。(www.xing528.com)

以后,日美双方你来我往又进行过几次试探,都未在谈判问题上取得任何进展,反倒造成了日本内阁的危机。在东条英机等人的逼迫下,近卫首相不堪忍受,同时也不堪为找不到打开日美关系僵局的钥匙而苦恼的重负,挂冠而去。10月18日,东条英机就任首相,自此,日本一步一步被推入扩大侵略战争的深渊。

东条内阁上台伊始作了一个姿态,派遣老资格的外交官耒栖三郎赴美协助野村大使的工作,以便麻痹美国,争取时间。同时,日本内阁与军方却又在秘密讨论何时为与美谈判的最后期限,何时对美开战。几经激烈地争论,才达成一致意见,决定11月30日午夜为谈判截止时间,同时提出了两套与美谈判的方案,方案中所列条款都是对方难于接受的。实际上这两个方案都是为了转移美国人的视线、分散美国决策者的注意力而制订的。

野村和耒栖根据东京的指示分步将甲、乙两个方案递交美国国务院,由于要价太高,并不接受美国提出的从中国和印支撤军、取消三国同盟条约等要求,被怒气冲冲的赫尔当然拒绝了。

山本五十六的机动部队按时间向珍珠港进发了。日本时间12月7日,也就是机动部队出发11天后,日本外务省给驻美大使馆发去了对美最后通谍的电报。出于策略的考虑,这份电报分两次发出:7日发前13部分,8日发第14部分,即宣布与美断交的那一部分。日外务省指示野村,务必于华盛顿时间7日下午1时准时递交给赫尔。由于翻译电报晚了1个小时,当野村气喘吁吁地跑到美国务院赫尔办公室递上最后通谍时,日本飞机已经对珍珠港实施了1个多时的攻击。日本的最后通谍的内容赫尔已于两个半小时前就知道了,并且已得知日本正在轰炸珍珠港的消息,因此,当接到野村递来的电报后,他只问了一句:“大使先生,你为什么要约定1时会见我呢?”然后就愤怒地挥挥手,令野村出去了。

赫尔所以能提前两个半小时得知日本最后通谍的内容,是由于美国情报部门早就破译了日本的外交密码,因此,日本向驻美大使馆发的所有密电,均被截收。

山本的计划能够如愿以偿,这也得益于日本的外交欺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