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沙漠扩展引发全球严重威胁,灾情恶劣

沙漠扩展引发全球严重威胁,灾情恶劣

时间:2023-07-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些国家沙漠不断扩大,灾情持续恶化。同时,全世界的沙漠化的加剧已令人类受到严重威胁。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查,在撒哈拉的南部,沙漠每年大约向外扩展150万公顷。沙漠化和土壤侵蚀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河西走廊的柴达木沙漠、库木库都克沙漠正在不断向东向南扩大,风沙和热风逐年加剧。而在靠近沙漠地带的地区,情况更为恶劣。现在长江流域各地的沙漠化和土壤侵略正在迅速扩大,同时,“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

沙漠扩展引发全球严重威胁,灾情恶劣

沙漠,对我们大多数朋友们来说,是那样的陌生而又那样的熟悉。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是那样令人心驰神往,沙漠里的故事是那样新鲜,那样浪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的那番情趣,令人如痴如醉。

实际中沙漠给人带来的不仅是那一份浪漫,而是灾难。早在1977年内罗毕召开的联合国沙漠会议上,给沙漠作了一个科学的定义。沙漠是指“由于没有充分的降雨或土壤的干燥,而导致植物稀少或完全丧失植被的地域”,沙漠化是指“沙漠环境自身增殖或持续扩大”的状态。

土地荒废的最终形态是沙漠化。其实沙漠化也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中国昔日繁荣的被称为丝绸之路西域,而如今却只是任那沙漠化在肆意蔓延。在非洲也有“绿色撒哈拉”的说法,相传撒哈拉也曾有过被绿色森林覆盖的时代,大约从4500年前开始出现干燥化,此后,沙漠的面积逐渐扩大,这一事实也已被地质学家所证实。

但是,自然的沙漠化现象是以一种数百年到一千年为单位的漫长的地表变化。而现在发生的这种全球规模的、人为的沙漠化则是10年为单位、看得见的土地荒废。我国敦煌一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还是一片红柳茂盛的地带,曾经被称为“红柳园”。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些树木被连根挖去,方圆三四十公里再也找不到红柳的踪影。与此同时,农田和村落也在逐渐被沙漠所吞没。森林被毁或砍伐,变成热深草原,再经受过度的农耕和放牧,土壤干燥化进一步加剧,仅存的植物在人类和牲畜的破坏下荡存殆尽,逐渐演化成沙漠。

世界上的沙漠几乎都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这种现象也正说明了人类的作用。前面部分已说过热带雨林的破坏的情况。在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大地不断荒废的进程历史记录了人为的影响因素。美国的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等地的沙漠、澳大利亚中部的沙漠、非洲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等,都是由于人们过度放牧和在干燥地带过分耕作等人为原因使扩大的。

在研究由肥沃的土地变成沙漠的过程中,人造卫星遥感探测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非洲沙漠化的出现,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曾得到法国一些研究者的警告。而全世界开始注意到这种恐怖时,却是进入70年代时的“萨哈尔干旱”。

在与撒哈拉沙漠南部邻接的尼日尔、乍得、马里、冈比亚、塞内加尔等国家,许多人受到饥饿的袭击。在这些国家沙漠不断扩大,灾情持续恶化。到80年代初,干旱扩大到整个非洲,21个国家的3500万人陷入粮食危机。同时,全世界的沙漠化的加剧已令人类受到严重威胁。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调查,在撒哈拉的南部,沙漠每年大约向外扩展150万公顷。平均每小时有170公顷的沙漠诞生。据推测,在过去50年中,有大约相当于日本国土面积1.7倍的6500万公顷的耕地和牧场被沙漠吞并。遭受沙漠之害的不仅是非洲,中东地区的沙漠化可以说已经发展到了极点。此外,在从巴基斯坦东部到西北地区的塔尔沙漠周围,南美洲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一带,甚至阿根廷的拉里奥哈、圣路易斯、拉潘帕各州也发生着严重的沙漠化,不仅仅限于发展中国家,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亚利桑那州、澳大利亚的中部等地,沙漠也在不断地扩展。(www.xing528.com)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测,全世界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发生沙漠化。其中有320万公顷是牧场,250万公顷是依靠降雨的耕地,12.5万公顷是灌溉耕地。此外,还有35亿公顷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影响。据推测,相当于世界人口1/6的8.5亿人正在遭受沙漠化之苦。其中干旱地带80%,依靠降雨的耕地60%,灌溉耕地的30%正在受到沙漠化的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沙漠化土壤侵蚀已经发展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联合国于内罗毕召开的沙漠会议上根据资料指出,中国是“沙漠化极其严重的国家”。

其中,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北部与西部,包括占国土面积37%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个省和自治区的干燥地带。这些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只有200~300毫米,森林面积还不到1.1%。特别是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带,年降雨量只有25毫米。这一带由于森林的消失,经常遭受沙漠化、洪水、干旱、土壤流失之苦。

中国的沙漠和沙漠化土地覆盖面积估计为149万km2,约占国土总面积15.5%,相当于日本面积的3.9倍。沙漠化和土壤侵蚀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河西走廊柴达木沙漠、库木库都克沙漠正在不断向东向南扩大,风沙和热风逐年加剧。

这些结果,对于春天去过中国西北部的人来说都深有体会。就是在北京,春天来访问的人也得接受风沙的洗礼,每年当中吹得令人睁不开眼的风沙天数,从20世纪60年代平均17.2天增加到70年代的平均20.5天,而80年代有所增加。由于实施防护林工程,现在增加趋势有所缓和。而在靠近沙漠地带的地区,情况更为恶劣。据报载,1992年4月28下午,涉及青海全省的十年不遇的特大尘暴持续两个多小时,风力高达7-12级,能见度低于100米。1995年5月5日,特大尘暴使西北地区80人丧失,数十万只羊丢失,直接损失达10亿元以上。《人民日报》曾发表过报道:“《西游记》中描述了这里险山恶岭重叠、飞沙走石遮天的情景,但是,现在西北地区比书中的描述还要恶劣。”

有史记载以来,已经有12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了沙漠,特别是近50年形成的“现代沙漠化土地”就有500万公顷。仅青海省,草地沙化每年以6万公顷速度推进,从内蒙古到华北地区一带,每年13万公顷的速度在继续扩大。造成沙漠化的原因有:①32.4%由于对森林的过分采伐;②20%是由于过度放牧;③9%由于水资源利用的失败,引起土壤退化,另外由沙丘的移动和城市及工矿企业的建设

过去,人们只是注意到黄河流域的土壤流失,实际上长江流域的土壤流失也日趋严重。长江流域的1.8亿公顷土地中的20%发生水土流失,每年流失表土达24亿吨。长江上游的四川省、云南省是仅次于东北地区的森林地带。近年来,由于森林的迅速减少,才造成了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黄河流域的土层厚度有100多米,而长江流域的表土层与之相比则极为浅薄,绿色植被遭破坏后,随着土壤的流失,很快就露出了下面的岩石,成为不毛之地。现在长江流域各地的沙漠化和土壤侵略正在迅速扩大,同时,“长江有变成第二条黄河的危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