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要戏剧家及代表作品的介绍

主要戏剧家及代表作品的介绍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主要戏剧家及代表作品(一)古希腊代表剧作家埃斯库罗斯与阿里斯托芬1.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埃斯库罗斯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中的第一人,有着“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短短数行道出了他在战场上的汗马功劳,却只字不提他的戏剧创作,这足以看出他对祖国的热爱。

主要戏剧家及代表作品的介绍

二 主要戏剧家及代表作品

(一)古希腊代表剧作家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

1.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

埃斯库罗斯(Αeschylus,约公元前525-公元前456年)是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中的第一人,有着“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11)这位出生于贵族的世家子弟,生活在民主制形成和确立时期:在希庇亚斯(Hippias)的暴政下度过少年时代,而后又目睹了公元前509年伯利斯提尼(Cleisthenes,公元前570-?)的民主改革。希波战争爆发后,他怀抱着高昂的爱国热忱,活跃在马拉松战役和萨拉弥斯战役上。诗人的墓志铭正是他赤子之心的最好见证:马拉松的战场可以证明他的勇敢,连长发的米底人也得承认。短短数行道出了他在战场上的汗马功劳,却只字不提他的戏剧创作,这足以看出他对祖国的热爱。然而,真正使埃斯库罗斯流芳百世的,不是他的战绩,而是他那充满英雄气概和宣扬民主的戏剧。

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525-公元前456年)

埃斯库罗斯从26岁开始参加戏剧比赛,到公元前484年初露头角,此后雄霸剧坛多年,13次夺得桂冠。他一生写过90多部悲剧和萨提洛斯剧(又称羊人剧),但完整的传世之作只有7部,分别是《乞援人》(The Suppliants)、《波斯人》(The Persians)、《七将攻忒拜》(Seven against Thebes)、《被缚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Bound)以及一部三联剧《俄瑞斯忒亚》(Oresteia)——包括《阿伽门农》(Agamemnon)、《奠酒人》(The Libation Bearers)、《报仇神》(The Eumenides)。在这7部作品中,除去《波斯人》是以希波战争为题材,其余6部皆出自希腊神话。但他并没有局限于神话的赘述,反而把时代精神“民主”二字糅合进了戏剧创作。在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中,上古时代流传下的传统的思想和艺术手法都经过了创造性的加工,并且都负担起新的思想艺术任务。

埃斯库罗斯酷爱三联剧结构,其中最著名的是《普罗米修斯》和《俄瑞斯忒亚》。在这两部作品中,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手法,使得古老的神话传说打上了时代的印记。《普罗米修斯》三联剧是埃斯库罗斯“在本世纪以前很难找到可比拟的作品”,一部“人类最伟大的诗剧”。(12)可惜该作品的后两部已经失传,只余第一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一剧中,埃斯库罗斯展现了他惊人的才能,把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神祇塑造成不畏强暴的反抗者和富于牺牲精神的殉道者。该剧取材于希腊神话,情节简单,描述了普罗米修斯因盗取天火而被缚在高加索山脉,日日受秃鹰啄食内脏。他拒绝了河神的调停,倾听了伊蛾的不幸经历,抵抗了神使的威逼利诱,最终被恼羞成怒的宙斯打入深渊。

在儹主制仍耀武扬威的时代,普罗米修斯就是民主派的化身,他为了正义而顽强反抗,为了进步理想而绝不屈服,不愧是“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13)诗人在普罗米修斯身上给予了最大的热情,使这伟岸的形象在文学史上屹立不倒。弥尔顿(Milton,1608-1674)笔下的撒旦是普罗米修斯精神的接班人;歌德(Goethe,1749-1832)把他作为自己的模范,写下了剧本《普罗米修斯》;拜伦(Byron,1788-1824)也用同名抒情诗来表达倾佩之情;雪莱(Shelley,1792-1822)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更是充满了对他的褒扬之词,还有米开朗基罗的雕刻作品、李斯特的同名交响曲等,赞美普罗米修斯无须顾忌。但也有学者指出,普罗米修斯不是一位十全十美的英雄,过分傲慢和过激言行是他性格上的缺陷。(14)其实,这样的塑造,无疑使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更为饱满,悲剧色彩也更为浓重。

作为正义的对立面,宙斯是残暴的君王,是希腊儹主的象征。儹主制是古希腊从贵族统治向奴隶民主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埃斯库罗斯亲历了希庇亚斯的统治,对儹主制深恶痛绝,谴责儹主制和拥护民主就成为了他戏剧的主旋律之一。在《波斯人》中,他歌颂雅典的民主与自由,抨击波斯的专制与奴役,借信使之口指出希腊人民“不是他人的奴隶,不听从于任何人”。(15)在《乞援人》中,国王珀拉斯戈斯(Pelasgus)在为人提供庇护前表示,“我不能预先给你们作任何允诺,在未与全体邦民商量此事之前”。(16)虽然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一剧中,宙斯从未出场,但每一个配角“都暗示出其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17)河神懦弱,因他畏惧宙斯的淫威;伊蛾凄苦,因她惨遭宙斯的玩弄;赫尔墨斯傲慢,因其假借宙斯的名号。借助这种主体缺失的手法,宙斯蛮横专制的形象更深入人心。然而,普罗米修斯的一句“我憎恨所有的神”,使这个暴君“悲剧式地受到一次致命伤”。(18)

《俄瑞斯忒亚》同样体现了埃斯库罗斯的民主思想。这部三联剧被英国人史文朋(Swineburne)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成就”,是“埃斯库罗斯在剧作上取得最伟大成就的作品”。(19)它也取材自希腊神话,讲述了儿子为父报仇而弑母的复仇故事。第一部《阿伽门农》主要写克吕泰墨涅斯特拉(Clytemnestra)因丈夫阿伽门农(Agamemnon)杀女祭神而怀恨在心,待他战争得胜归国后,联手情夫将其杀害。第二部《奠酒人》以子报父仇为主线,描写阿伽门农的儿子俄瑞斯忒亚(Oresteia)将母亲和其情夫杀死。第三部《报仇神》写俄瑞斯忒亚的弑母行为遭到复仇女神的控告和追逐,最后俄瑞斯忒亚在太阳神阿波罗的辩护和雅典娜的干预下得以赦免。

自从瑞士著名历史学家巴霍芬(Bachofen,1815-1887)指出《俄瑞斯忒亚》“是用戏剧的形式来描写没落的母权制与发生在英雄时代并获得胜利的父权制之间的斗争”,此后大多数评论家都从社会制度的更替与文明的进步来解释该剧。(20)俄瑞斯忒亚的弑母罪得到赦免,确实或多或少体现了父权制战胜母权制的制度更迭。但是,在埃斯库罗斯写作该剧时,父权制早已在希腊尘埃落定(公元前1700到公元前1100年之间),更迫切的时代矛盾集中在儹主寡头对民主的威胁。“有强烈倾向的诗人”埃斯库罗斯怎么会满足于“父权制战胜母权制”这一主题?诗人加工改造600多年前的题材,反映的应是他当代的问题。

“希腊悲剧具有高度的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希腊社会在向现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等方面所出现的尖锐矛盾冲突和激烈斗争。”(21)《俄瑞斯忒亚》中的血亲复仇,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民主与专制的对立所导致的冲突。身陷困境的悲剧主人公无论做出何种选择,都会带来不可避免的指责。然而最终他被宣判无罪,这就象征着民主对专制的胜利。

作为古希腊悲剧真正的创始人,埃斯库罗斯使悲剧的思想更为深刻,形式更为完美。他首先增加第二个演员,使对话上升为重要部分。他从神话传说中取材,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让民主与自由的光辉闪烁其间。他的语言透露着英雄气概的阳刚之美,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相比,更具粗犷悲壮的特点。他采用高底靴、轻飘的服饰、雄壮的布景,这种风格“与他的悲剧的严肃而激烈的斗争和英雄人物的强烈情感相适应”。(22)

2.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

阿里斯托芬(Aristophanes,约公元前446-公元前385)是古希腊喜剧之父,他的创作代表了阿提克旧喜剧(Attic)的最高成就。据说他写了44部喜剧,其中只有11部流传了下来,它们分别是:《阿卡奈人》(The Acharnians)、《骑士》(The Knights)、《马蜂》(The Wasps)、《和平》(Peace)、《云》(The Clouds)、《鸟》(The Birds)、《吕西斯特拉忒》(Lysistrata)、《地母节妇女》(Women in Thesmophoria)、《蛙》(Frogs)、《公民大会妇女》(Assembly Women)和《财神》(Wealth)。

关于剧作家的生平,我们知之甚少。据推测,他大约生于公元前446年,死于公元前385年。这正是雅典与斯巴达两个阵营爆发伯罗奔尼撒战争的时期,希腊历史上的多事之秋。当时,战争频发,内乱不断;党派斗争激烈,民主制岌岌可危;经济危机加剧,人民生活贫苦。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阿里斯托芬在《阿卡奈人》中指出,他写作喜剧的目的是为了发扬真理,支持正义,给人民指出方向,把他们引上幸福之路(23)阿里斯托芬反对同室操戈,提倡泛希腊爱国主义(如《阿卡奈人》、《和平》和《吕西斯特拉忒》);他揭露当权者的欺诈与蛮横,主张恢复马拉松时代的民主精神(如《骑士》和《马蜂》);他批判贵族的骄奢淫逸,赞颂人民的勤俭朴实(如《鸟》);他批判诡辩派破坏传统道德,败坏青年思想(如《云》);他重视文艺教育意义,捍卫悲剧的崇高传统(如《蛙》和《地母节妇女》);他还批判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渴望建立公平的社会(如《公民大会妇女》和《财神》)。难怪怀特教授(J.W.White)对他赞誉有加,称他是“一个真诚的思想家,深入反复地思考着社会和政府问题,使喜剧成为传达他改革意见的工具”。(24)

在阿里斯托芬的反战喜剧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阿卡奈人》。该剧以伯罗奔尼撒战争为背景,讲述阿提克农民狄开俄玻利斯(Dicaeopolis)与斯巴达人单独讲和的故事,表现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除了反战的主题外,阿里斯托芬还在喜剧《鸟》中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在内容上,这可能是“最早描写乌托邦的文学作品”,是现存的唯一以神话幻想为题材的喜剧(25);在技巧上,它糅合了神话、幻想、政治嘲讽等各种因素,是“阿里斯托芬最优秀的一部喜剧”。(26)诗人通过鸟之国度的崛起对以古雅典城邦为代表的人类社会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无论这个国度是否理想,都是对当时社会的尖锐讽刺。同《阿卡奈人》一样,这出喜剧多是闹剧场面,随处可见插科打诨的画面。诗人擅长借夸张、怪诞的情节发表他的政治和社会评论,但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喜剧性矛盾冲突的展开不够重视。同后世的喜剧相比,阿里斯托芬喜剧表现形式上的突出特点就是“原始的粗糙稚气与清醒的思辩性相结合,题材的现实性与情节的虚构性相结合”。(27)因此,歌德称他为“优雅宠幸的顽童”,海涅则说,“阿里斯托芬的树上有思想的奇花开放,既有夜莺歌唱,又有猢狲吵闹”。(28)

(二)罗马代表剧作家普劳图斯和塞内加

1.罗马的笑声——普劳图斯

普劳图斯(Plautus,约公元前254-公元前184)是罗马第一个有完整作品传世的喜剧作家,也是古代最成功的喜剧作家。他的作品在学术上或许不受重视,但却吸引着一批剧作家们竞相模仿。(29)莎士比亚(Shakespeare,1654-1616)和莫里哀(Moliere,1622-1673)的戏剧里都不难发现他的痕迹。在创作上,阿里斯托芬和泰伦斯都曾遭受失败,而普劳图斯却一直享受成功的喜悦。当时,人们一听到他的名字,就开始欢呼鼓掌。甚至有人把他署名在自己的作品上,借此提高市场价值。结果,以他的名义流传的剧作多达130多部,鱼龙混杂,难辨真伪。著名罗马学者瓦罗(Varro,公元前116-公元前27)经过研究和考证后,列出其中21部,认为它们无可争议地属于普劳图斯。这一研究结果得到了普遍认可,这就是现今流传的21部普劳图斯的喜剧。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孪生兄弟》(The Brothers Menaechmus)、《一坛黄金》(The Pot of Gold)和《撒谎者》(Pseudolus)。

普劳图斯(约公元前254-公元前184)

尽管普劳图斯生前蜚声剧坛,但他的生平资料却很少。一般认为,普劳图斯出身于意大利中北部平民阶层,早年迁居罗马,在剧班工作。他以写作戏剧为生,在剧场的成功使他挺过了两次破产危机,他也是现知的古代最早的职业剧作家。普劳图斯曾经为自己写了一首墓志铭:普劳图斯故去了,喜剧穿起了丧服,舞台成了孤儿,嘲笑、嬉戏、讽刺,还有各种诗歌格律,都在流泪、哭泣。(30)

他的喜剧根据描写世态人情的希腊后期喜剧改编,改编时情节取舍十分自由,同时加进不少罗马独特的生活成分,在表演技巧方面吸收了不少意大利民间戏剧因素,增添了音乐效果。他的喜剧大多是滑稽喜剧,情节活泼生动,富有诙谐调笑的民间艺术活力,如《安菲特律昂》(Amphitryon)、《孪生兄弟》、《吹牛的军人》(The Swaggering Soldier)等,但也有较严肃的情节,如《俘虏》(The Captives)等。喜剧内容基本不触及政治焦点,但一些迫切的社会问题在剧中得到了反映。在滑稽搞笑中,人们看到了贵族生活的奢靡、道德伦理的堕落、妇女地位的低下、男女婚恋的不自由、财富不均现象以及贫富矛盾的后果等。普劳图斯特别钟爱描写婚恋的主题,他反对传统的重视嫁妆婚姻习俗,支持因爱而结合的婚姻,赞美争取妇女解放的抗争。在他的喜剧里,他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吹牛的军人、贪婪的妓女、多情的青年、严厉的老人、机智的奴隶等,其中奴隶形象给人印象尤深。这些奴隶们幽默机智、心地善良、古道热肠,剧中的笑料和计谋都是通过他们的言行展现出来的。他的喜剧语言丰富多彩,有的文雅,有的粗俗;有的庄严,有的滑稽;各种方言、俚语、双关语都交织在一起。(www.xing528.com)

普劳图斯善于制造轻松愉快的情调和气氛。比如,《俘虏》一剧中,他就塑造了仁慈善良的父亲、自我牺牲的奴隶,还有诚实慷慨的儿子。尽管这些人物形象扁平,与其他喜剧类型类似,但全剧所洋溢着的轻松氛围却令人身心愉悦。《孪生兄弟》是一部误会喜剧,描写一对孪生兄弟因外貌相似而引起诸多误会,展现了剧作家的机智幽默。剧中涉及妇女嫁妆和高利贷等社会问题,谴责罗马流行的门客制度,抨击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莎翁的《错误的喜剧》(The Comedy of Errors)的情节、题材和角色都借鉴了这部喜剧。(31)

“普劳图斯对世界喜剧艺术的一大贡献,是他提供了一个几近程式化的人物形象——索多勒斯。”(32)索多勒斯(Pseudolus)是喜剧《撤谎者》中的主人公。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歹毒的骗子,而是一个足智多谋和乐于助人的正面人物。索多勒斯是一个雅典年轻人的奴隶,他的主人爱上了一个妓女,却没有钱将她赎买回来。眼看她就要被卖给一个马其顿军官,索多勒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主人赢回了爱情。他佯装成娼主的仆人,收下军官的钱,又设计把妓女送到自己主人家中。这个机智的奴隶不仅是笑料的制造者,并且是剧情的推动者。(33)剧作家尽情描绘索多勒斯口若悬河的演讲才能,表现他乐观积极的生活气息,同时又嘲讽贵族的骄奢淫逸。于是,原本受人尊重的权贵成了讥讽对象,而社会最底层的奴隶得到了嘉奖。(34)索多勒斯的形象,成了当时喜剧中的固定类型之一,对后世的创作还有着深远的影响。莫里哀就曾以他为蓝本创作了不少经典仆人形象。

2.斯多葛派的哲人——塞内加

塞内加(Seneca,约公元前4-公元65)身兼数个头衔,不仅是罗马著名的戏剧家和文学家,还是斯多葛派哲学家、演说家和政治家。他生于罗马帝国行省西班牙,早年到了罗马,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公元41年,由于涉嫌宫廷阴谋案,他被罗马皇帝克劳狄乌斯(Claudius,1-54)流放到科西嘉岛(Corsica)。公元49年,克劳狄乌斯的妻子将他召回罗马做她儿子尼禄(Nero,54-68)的导师。尼禄登基后,塞内加辅佐朝政,一度掌握了国家政治大权。后由于尼禄日渐昏庸,塞内加不得不自行隐退,从事研究和著述。可惜仍没有逃过死劫,公元65年,他因涉嫌谋杀尼禄而被迫自杀。

塞内加(约公元前4-公元65)

塞内加的作品包括哲学散文、书信以及悲剧。他的哲学思想遭到很多学者的质疑,因他曾为尼禄效力而获得巨大财富,这与他推崇简朴的生活和内心的宁静相矛盾。(35)塞内加的悲剧作品共流传下来9部:《疯狂的赫拉克勒斯》(The Madness of Hercules)、《特洛伊妇女》(The Trojan Women)、《腓尼基少女》(The Phoenician Women)、《美狄亚》(Medea)、《菲德拉》(Phaedra)、《俄狄浦斯》(Oedipus)、《阿伽门农》(Agamemnon)、《提埃斯忒斯》(Thyestes)和《奥塔山上的赫拉克勒斯》(Hercules on Oeta),均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

《美狄亚》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悲剧,其中就描绘了冷酷无情的政治斗争环境和悲观绝望的阴暗心理。与欧里庇得斯的同名剧作不同,塞内加笔下的美狄亚满心仇恨,对丈夫伊阿宋(Jason)没有任何留恋之情,对自己的孩子也没有任何慈爱之心。她以女巫的姿态出场,最后当众杀死自己的孩子,场面血腥。由此可以看出,塞内加着重表现美狄亚的复仇,简化了故事情节,对人物的情感刻画较少,以致于人物性格单一无变化。

《特洛伊妇女》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摧毁力。在生死问题上,该剧最能表达斯多葛派的思想感情。那些不幸的特洛伊妇女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和熬煎,对她们说来,死亡并不可怕,而是求之不得的。《俄狄浦斯》一剧模仿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Oedipus the King)。它和原作的最大不同点,是把俄狄浦斯塑造成一个粗暴、多疑而又残酷的国王,缺乏悲剧英雄应有的庄严和伟大的性格特征。该剧也体现了塞内加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即对描写巫术、鬼魂、各种恐怖情景的偏爱。比如,以婴儿肉为主菜,让人物在众目睽睽下切腹自尽,或者把肢解的人体重新拼凑,这些可怕场面的描绘,是前人作品中所看不到的。

塞内加的作品基本都通过神话题材反映现实生活和剧作家的思想感情。在斯多葛派宿命论思想的支配下,塞内加认为,人们无法改变既定的命运,要接受命运,接受磨难,从而净化心灵。剧中,他着重分析和描绘人物的心理活动,由他们自己尽情地倾吐他们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这种自我表白具有明显的浮夸性质。塞内加还保留了古希腊悲剧的合唱队,主要用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此外,塞内加对疯狂、死亡、鬼魂的描写,造成他的剧本只能供人阅读而难以上演。(36)这种被称作塞内加式的悲剧,对于中世纪以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创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在莎翁、高乃依(Corneille,1606-1684)、拉辛(Racine,1630-1671)等人的作品中就可窥见一二。塞内加也因此被看作是复仇悲剧的先驱。

(三)中世纪宗教剧和世俗剧的推广和普及

1.弘扬教义——宗教剧

尽管教会排斥戏剧,但中世纪戏剧恰恰是从基督教会中发展起来的。“中世纪欧洲戏剧的‘二次诞生’,恰恰是教会在不经意中为戏剧的开创铺平了道路而形成的结果。”(37)一如古希腊戏剧是从酒神祭祀中发展起来的一样,中世纪宗教剧也是从复活节庆典仪式中发展而来的,宗教剧的第一个演员就是教堂的牧师。“神甫们获得的知识教育的垄断权,并且教育本身带有最占优势的神学性质。”(38)早期的基督教庆典中,往往穿插着一些歌咏,包含着简短的问答。显然,戏剧的基本要素都已具备。为了更加形象地阐释深奥的教义,教会开始演绎《圣经》故事,后逐渐增加了口语化的对白。最早的有史料记载的宗教剧始于10、1l世纪。包罗万象的《圣经》,为宗教剧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中世纪的宗教剧起先只在修道院演出,演出只是布道的一部分,时间可能早到凌晨4点,参与的演员和观众都是教会人员。12世纪初,随着西欧经济复苏、通商发达和城市兴起,宗教剧的演出才走出了教堂,逐渐传播开来。

新的宗教剧本不断产生,名目也越来越多,常见的有神秘剧、耶稣受难剧、圣徒剧、奇迹剧、道德剧等。然而,要想清楚划分这些剧本,为它们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却相当困难。因为它们不仅数量繁多,且内容常有重叠,以至于难以区分。马丁在《剑桥戏剧指南》中写道:在13世纪及14世纪中,并没有严格遵守宗教性的与世俗性的、喜剧性的与严肃性的区别附加在剧本的那些标签上面,因此会引起误导,过去如此,现在亦然。(39)下面我们就介绍几种宗教剧:

(1)神秘剧(Mystery Play)。神秘一词,可能源自法文,在中世纪有“买卖”或“手艺”的意思,引申为各行各业以及它们的职业工会,后来由它们负责演出的戏剧就被称为神秘剧。14、15世纪,神秘剧开始在西欧各国兴起。起初,神秘剧只是在教堂内配合弥撒进行演出,在圣诞节、复活节等重大庆典上也有上演。13世纪时,演出由教堂内移至教堂外广场上举行。最早的表演者是僧侣、修道士和神学院学生,用拉丁语演出。在英国,神秘剧基本取材自《圣经》;在法国、中欧和西班牙,神秘剧的题材范围更广,还演绎耶稣和圣徒的故事。

(2)《第二个牧羊人剧》(The Second Shepherd’s Play)是神秘剧的代表作。该剧是威克斐(Wakefield)连续剧中的第13部,根据第一个牧人剧改写,大概在15世纪后期成形。全剧有754行,每行行尾押韵。该剧结构整齐,用词讲究,因而在中世纪戏剧中脱颖而出,遐迩闻名。一开场,是冰天雪地的旷野,三个牧羊人依次进场,各有抱怨。这时,声名狼藉的麦克登场,与牧人一起休息。趁牧人熟睡时,麦克偷走一只肥羊,回家交给妻子,又返回原地假装酣睡。次日,牧人发现羊失踪,就到麦克家中搜寻。麦克的妻子假装生产,把羊伪装成新生婴孩。牧人坚持亲吻婴儿,结果真相大白。最后,天使送来基督降世的喜报,全剧在牧人的献唱中结束。

该剧非常成功,内容上巧妙地融合了基督降世的宗教故事和麦克偷羊的民间趣事。两部分都与羔羊、婴儿、襁褓、摇篮、献礼有关,但一个是真,一个是假;一个神圣,一个滑稽;一个污秽,一个洁净;一个是上帝恩赐,一个是短暂拥有。两者相互对照,表明中世纪戏剧从单线条的进行发展到双线条的呼应。

(3)耶稣受难剧(Passion Play)。耶稣受难剧的出现,反映了教会信仰重点的转移,人们逐渐把对天父的崇拜转移到了圣子耶稣身上。据《圣经》记载,耶稣为洗涤人类的原罪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受难,本来是指耶稣从被捕到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过程,时间不长,情节简单。不过在法国,这类剧本的内容还包括耶稣生前死后的故事,这与英国的神秘剧非常相似。法国的受难剧始于13世纪末左右,在15、16世纪中,戏剧内容不断扩大,版本层出不穷。这些版本中最著名的是15世纪流行于巴黎的《受难神秘剧》(Mystere de la Passion)。它的内容从上帝创世开始,一下子跳到报佳音,最后以耶稣复活显灵结束。该剧有35000诗行,4天才能演完。

(4)奇迹剧(Miracle Play)。所谓“奇迹剧”,通常是表演《圣经》中圣徒们的神奇经历。最早的奇迹剧是13世纪的《圣尼古拉斯》(Saint Nicholas),有1500诗行。尼古拉斯本是第四世纪某地区主教,为人好善乐施。据说,他曾从窗户里扔进一袋金币给一户贫穷人家。后来,他的名字历经变化,成为圣诞老人。在本剧中,圣尼古拉斯在法国战场上屡显神力,同时还穿插着当时法国酒店里的笑闹。

(5)道德剧(Morality Play)。道德剧最早出现于12世纪,在15、16世纪达到顶峰,为莎翁的创作提供了不少借鉴。这类戏剧的特点是,利用标志(emblem)以及寓意的剧中人物(allegorical personages),呈现善与恶为了争夺人类灵魂的斗争。一般来说,标志利用具体的事物来体现抽象的观念,如王仗代表王权、心代表爱、鸽子代表和平等。寓意中的剧中人物则从拟人化(personification)的技巧开始,即用某种抽象的性质(如善良、邪恶)、机构(如教会)来代表一个具体的人。

现存最早的道德剧是《美德祭》(Order of Virtues)。该剧在12世纪时,由一个修道院院长用拉丁文写成,描述灵魂如何得救。英国道德剧中最出名的是《每个人》(Everyman)。全剧920行,描述人在生命最后一刻认识到什么才能拯救灵魂。剧本开始时,上帝独白,责备世人沉溺罪恶。于是,他派遣“死亡”立即召唤“每个人”前来认罪。对于突如其来的“死亡”,“每个人”惊恐万分,企图行贿。“死亡”拒绝,但允诺他可以选择一个同伴。“每个人”找了“朋友”、“亲戚”、“财富”,但他们都不答应。“每个人”又找了“善行”、“知识”、“告解”,最后他找了“忏悔”。于是“每个人”开始自我鞭笞,又得到了“美”、“力”、“审慎”、“感官”等好友来加入他的旅程(pilgrimage)。当“每个人”途经坟墓时,除了“善行”外,其他人都弃他而去。“每个人”进入坟墓,完成了他的旅途,进入了天堂。最后,“博士”登场,告诉人们唯有“善行”才可以使人得救。就这样,通过充分运用寓意化人物,该剧道尽天主教善行得救的深奥教义。

2.笑对人生——世俗剧

即使是中世纪,也不能长久地用严肃的宗教压抑人性中的七情六欲。实际上,当宗教剧离开教堂,走向民间的时候,已经逐渐地参杂进了一些世俗趣味。例如,在一个耶稣复活剧中,一个贩卖香油的商人就显示了喜剧人物的特色。另外,撒旦和魔鬼也常常是宗教剧中用来调节气氛的人物,尤其是在圣诞节的演出中,无论是他们欢快地将亡灵拖入地狱时的神情,还是他们不时插科打诨的滑稽表演,都带着嬉闹玩乐的成分。道德剧在发展中,逐渐从对宗教道德的歌颂,转为对丧失社会道德的人物和不合理现实的批判,于是,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戏剧样式——笑剧(Farce)。

笑剧、闹剧、滑稽剧流行于15世纪和16世纪上半叶,是世俗剧中现实主义色彩最浓烈的一种,最初以穿插于宗教剧中间的“幕间剧”的形式演出,有着调节气氛的作用,后独立成为一种新的戏剧形式,广受欢迎。它反映市民的真实生活,表现世态人情,充满生活气息,取材广泛,形式活泼,集诙谐、笑闹、讽刺于一体,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有很深的影响。笑剧是对中世纪宗教中反人性观念的一种反抗,它用嬉笑怒骂的方式,以反应敏捷、行为狡猾、天性乐观的世俗人物,反抗和颠覆宗教道德一统天下的格局。在中世纪最能代表这种风格的剧作是15世纪的《巴特林律师》(Pierre Pathelin)。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