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通史:多事之秋,天下不安

中国通史:多事之秋,天下不安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多事之秋”中的“秋”指的是时期。此成语指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咸丰刚死,就密令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上奏请太后垂帘听政的折子,奏折上写道:“现值天下多事之秋,皇帝陛下以冲龄践阼,所赖一切政务皇太后宵旰思虑,斟酌尽善,此诚国家之福也。”这里提出了“天下多事之秋”这种状态。多事之秋指事变频发,国家不安定。董元醇的奏折明显是利用“天下多事之秋”来为西太后的政变掌权制造舆论。

中国通史:多事之秋,天下不安

多事之秋”中的“秋”指的是时期。此成语指事故或事变很多的时期。语出《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一辑。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打到北京,负责议和的恭亲王奕吓得扔下使命,与咸丰皇帝一起逃往热河。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病死在热河,根据遗诏,年幼的皇太子载淳登上皇位,即为同治皇帝,由八大臣辅政。

当时那拉氏已经成为西太后,她根本不愿与八大臣共同执政,而是与恭亲王奕一起准备搞掉八大臣。咸丰刚死,就密令山东道监察御史董元醇上奏请太后垂帘听政的折子,奏折上写道:“现值天下多事之秋,皇帝陛下以冲龄践阼,所赖一切政务皇太后宵旰思虑,斟酌尽善,此诚国家之福也。”(《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一辑)(www.xing528.com)

这里提出了“天下多事之秋”这种状态。多事之秋指事变频发,国家不安定。董元醇的奏折明显是利用“天下多事之秋”来为西太后的政变掌权制造舆论。果不其然,同治元年(1862年)九月二十九日,先期回京的恭亲王奕京师王公重臣出城迎接两宫太后和小皇帝。第二天一大早,乘八大臣中主要成员还未回京的时机,即发布上谕,宣告八大臣罪状,并派权臣密云地区把正赴京的八大臣主要成员逮捕,“听候议罪”。政变成功了,西太后从此执掌了朝中实权。

慈禧太后(1835—1908年),那拉氏,咸丰元年(1851年)被选入宫,到咸丰七年(1857年)被封为懿贵人,地位仅次于皇后钮祜禄氏。咸丰帝死后,6岁的载淳即皇帝位,那拉氏被尊为西太后。后来西太后除掉了辅政的“八大臣”,实行“垂帘听政”。为了证明此举的正当性,一面让人搜集“前史垂帘事迹”,一面大造舆论,以为这样做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