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撒哈拉沙漠和南部非洲岩画:《汉帝国风云录》中的非洲岩画发现

撒哈拉沙漠和南部非洲岩画:《汉帝国风云录》中的非洲岩画发现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非洲,一般认为,非洲岩画约始于公元前9000年。撒哈拉沙漠和南部非洲是史前岩画发现较多的地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撒哈拉沙漠岩画,水平完全可以和欧洲岩画相媲美。图24狩猎图,撒哈拉沙漠岩石壁画。《黑人跳舞》是阿杰尔高原最早发现的撒哈拉沙漠岩画之一。岩画不仅在撒哈拉沙漠,中南部非洲也有发现。

撒哈拉沙漠和南部非洲岩画:《汉帝国风云录》中的非洲岩画发现

考古学已证明,除了欧洲以外,亚洲、澳洲都已发现了数千年前制作在岩壁、洞穴、石头、陶土和牙、角、骨器上的图案或雕塑,其中涉及人物、动植物、天象及由点、线组成的抽象图形。值得注意的是非洲,一般认为,非洲岩画约始于公元前9000年。撒哈拉沙漠和南部非洲是史前岩画发现较多的地区,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撒哈拉沙漠岩画,水平完全可以和欧洲岩画相媲美。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面积920万平方公里。公元前430年,希腊著名史学家希罗多德最早提到撒哈拉,据他在《历史》一书中描述,那里已经是“一片干旱得可怕的无水沙漠地带”。[5]时至今日,撒哈拉还是世界上最大最荒凉的沙漠,没有任何改变。但是,考古研究表明,撒哈拉并非自古就是不毛之地。8000多年以前,这里曾是遍地牛羊、青葱肥沃的草原[6]只是到公元前200年至公元300年左右,气候变异,昔日的大草原才终于变成沙漠。史前时代,撒哈拉已经有人类居住,其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在该地区洞穴中或岩石上数以千计的古代图画,在阿杰尔高原尤其多。今天根据风格、技术、石垢色泽及动物群进化,可将撒哈拉沙漠岩画分为古代水牛时期(约公元前9000年至公元前6000年)、牧养公牛时期(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马时期(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2世纪)和骆驼时期(公元2世纪)。古代水牛时期岩画主要分布在今阿尔及利亚西北部的古苏尔和阿穆尔山区、撒哈拉中部的阿杰尔高原(大部分属于阿尔及利亚)、乍得境内的提贝斯提高原和利比亚境内的费赞。1850年,德国探险家巴尔斯来到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无意中发现岩壁中刻有鸵鸟、水牛及各式各样的人物像。1933年,法国骑兵队来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尔高原上发现了长达数公里的壁画群,全绘在受水侵蚀而形成的背阴岩石上,五颜六色,色彩雅致、调和,刻画出了远古人们生活的情景。1956年,亨利·罗特率领法国探险队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了1万件壁画。次年,他将约11600平方英尺的壁画复制品及照片带回巴黎,曾轰动一时。

图24 狩猎图,撒哈拉沙漠岩石壁画。

壁画的表现形式或手法相当复杂,内容丰富多彩。从笔画来看,较粗犷朴实,所用颜料是不同的岩石和泥土,如红色的氧化铁,白色的高岭土,赭色、绿色或蓝色的页岩等。这是把台地上的红岩磨成粉末,加水作颜料绘制而成的,由于颜料水分充分地渗入岩壁内,与岩壁的长久接触而引起了化学性变化,溶为一体,因而画面的鲜明度能保持很长时间,几千年来,经过风吹日晒而颜色至今仍鲜艳夺目。这是一种颇为奇特的现象。在壁画中还有撒哈拉文字和提斐那古文字,说明当时的文化已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

在撒哈拉沙漠壁画艺术作品中,雄伟写实的古水牛图像特别引人关注。野生的古水牛在公元前已经灭绝。北部非洲发现它的骸骨化石可以确定,早期图像属于新石器时代初期。牧养公牛时期岩画应属公元前4000年代中期,以牧养公牛为主要题材的半程序化线刻,逐渐代替了古代水牛时期的写实图像。

《黑人跳舞》是阿杰尔高原最早发现的撒哈拉沙漠岩画之一。作品绘有太阳神祭台,两个黑人在旁跳舞,原始宗教的神秘气氛相当浓厚。阿杰尔高原位于离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边界不远的撒哈拉中部。1932年,法国人布伦南在这里初次发现岩石图像。4个月以后,法国考古学家H.洛特·加龙省和其他3名学者到达那里。他们确认这里的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7]随着沙漠气候条件和动物的变迁,撒哈拉地区水牛逐渐为马所取代。马时期岩画时代在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撒哈拉地域出现了马的图像,这一时期大约延续了500多年。其后岩画内容继续发展演变,公元2世纪时发现了优美而写实的单峰骆驼图像。在恩内迪还有一些飞速疾驰的武装骑骆驼者,岩刻姿势十分准确。撒哈拉骆驼的出现,是与大旱降临,在土著居民生活中发生深刻变化相一致的,这就是由狩猎水牛、牧养并使用公牛、马至骆驼完整的转变。

图25 《黑人跳舞》,撒哈拉沙漠岩画之一。

岩画不仅在撒哈拉沙漠,中南部非洲也有发现。如位于西南非洲的纳米比亚(独立前称罗得西亚)西部一个叫布兰德山的山洞里发现的一幅壁画(图26)。

图26 《布兰德山的白妇人》,布兰德山山洞壁画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

这是一幅彩色岩画,有以白、黑、褐三色画成的大大小小的羚羊与人群,人的肤色为今天尼格罗人种常见的黑色,但奇怪的是众多黑人中间却有一个类似白人的女性,她有着棕黄色的头发,一张白色的脸,上身皮肤呈暗褐色,其余部位均为白色。右手持着荷花似的东西、左手拿着弓箭。双肩成正面,头和身躯转成侧面,这一点和埃及、西亚以及欧洲早期人体艺术造型手法相吻合。仔细辨认,还可看出这个妇女脚穿鞋子,头发上缀满珍珠,在胳膊、腿和腰部也饰有珍珠等饰物,似乎表明当时的社会分化已很明显。时间上它属于公元前2000年代中期。可以肯定,这种岩画就是自身生活与狩猎及巫术活动的写照。(www.xing528.com)

除了人以外,南部非洲岩刻题材更多的是动物,如野象、河马犀牛、羚羊、长颈鹿斑马等的单独形象。图27是时代最早也最具典型意义的一幅。

图27 动物图,石头碳绘,约12.7厘米×10.8厘米,纳米比亚阿波罗11号洞窟,约公元前2.3万年,今藏纳米比亚国家博物馆。

这里的岩刻技术与撒哈拉的岩刻技术有些区别,这里经常在刻出或凿出的图像轮廓内刻出平行细线条或密网状小坑,有的刻面好像砂纸一样。因为是用石制工具凿成的,这时期的岩刻大概属于新石器时代初期。这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意味着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原始人类开始有意识地用符号、记号、图案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进行艺术创造了。然而,无论如何,所有这些无论是数量还是制作技巧都很难和同时代的欧洲相比,时代之悠久更不可同日而语。3万年前至1.5万年前的原始雕塑和洞窟壁画显示了欧洲在人类艺术发展中的伟大贡献,无论规模还是表现手法所达到的水平皆为其他地域人们所不及,其艺术史第一站的地位和意义无可动摇。

【注释】

[1](德)恩斯特·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蔡慕晖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56页。

[2]《“第七届国际音乐考古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陈述摘要选刊》(孔维锋、李菲菲翻译,吴新伟校订),《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10年第4期。

[3]郑泓灏:《史前欧洲岩画研究》,《美术向导》2011年第3期。

[4]引自(以色列)约瑟夫·加芬克尔:《试析近东和东南欧地区史前彩陶上的舞蹈纹饰》(杨谨译),《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1期,第83-95页。

[5](古希腊)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94页。

[6]《撒哈拉沙漠曾经绿草如茵》,《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第10期。

[7]关于撒哈拉沙漠岩画,本书以后相关章节还将提及,可参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