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画中的史前舞蹈:揭示汉帝国风云

岩画中的史前舞蹈:揭示汉帝国风云

时间:2023-09-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史前舞蹈印迹出现得比较晚,其存在形态主要已非色彩鲜明的洞穴壁画,而是逐步向线刻岩画过渡。岩画所表现对象也主要不是动物而以表现人物为主,这就为我们今天搜寻史前舞蹈印迹提供了机会。骨笛、铙钹、响铃石以及岩画中的舞蹈形象为后世留下了欧洲史前音乐和舞蹈的讯息,它们充分说明,我们今天所能把握的远古时期艺术不仅是现今可视的造型艺术,也包括已不可视的表演艺术。

岩画中的史前舞蹈:揭示汉帝国风云

音乐一样,由于保存条件所限,目前只能通过绘画等有形文物才能推知史前舞蹈的状况,当然还有一种途径,即我们可以根据现今尚存的原始部落的舞乐情形辅之推断,但它们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史前人类舞蹈的真实信息,目前还无法确定。无论如何,旧石器时代存在舞蹈和音乐基本上是不成问题的。我们可以凭借那一时期洞穴壁画上描绘的舞者和乐工形象及出土的乐器等得出判断。但值得注意的是,史前舞蹈印迹出现得比较晚,其存在形态主要已非色彩鲜明的洞穴壁画,而是逐步向线刻岩画过渡。岩画所表现对象也主要不是动物而以表现人物为主,这就为我们今天搜寻史前舞蹈印迹提供了机会。

1914年,彼哥恩和他的三个孩子一起发现了Les Trois Freres(法语:三兄弟)洞窟,该洞现为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地区两个最大的洞窟壁画点之一,为了纪念发现者,该洞取名为三兄弟洞,通称三兄弟洞窟。岩画主要集中在洞的底部,这里地势深陷,形成一个天然的艺术“圣殿”。洞窟深处岩壁十分陡峭,那些互相覆盖的线雕岩画就刻在这峭壁上,雕刻得很深,在浅色的岩壁的衬托下,有一种近似浮雕的效果。研究表明,岩画的创作时代,一部分可以定为奥瑞纳文化期,另一部分可以定为马格德林文化期。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洞的“圣殿”里,有两个半人半兽的特殊形象,其中一个被称为“跳舞的巫师”,他头戴鹿角,戴着面具,手和脚都套着兽蹄,拖着一条蓬松的尾巴,踏歌而舞。

另一个跟随在奔跑的鹿与野牛之后,手中拿着一个长形物,一头插在嘴里,可能是在吹一支长笛

图19 跳舞的巫师,法国比利牛斯山三兄弟洞窟壁画,马格德林文化期,公元前3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

图20 载歌载舞的巫师,法国比利牛斯山三兄弟洞窟壁画,马格德林文化期,公元前3万年至公元前1万年。

这个形象被考古界和艺术史界解析为载歌载舞的巫师(图20),是冰河时代(3.5万年至1.2万年之间)的岩画艺术中最为奇特的造型,也是马格德林文化期一个引人注目的焦点。(www.xing528.com)

有关旧石器时代这方面的资料还可以举出一些。在法国的尼奥洞、俄罗斯的卡波瓦洞以及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也有发现。欧洲其他地区这方面留存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北欧和西班牙东部拉文特地区的岩壁画。拉文特岩画属于中石器时代艺术,主要分布在北欧和西班牙东部地中海沿岸的拉文特地区。1903年,在拉文特地区荒芜的山丘间,原始艺术研究者阿吉洛首先发现了用红色描绘的3只鹿和1头牡牛。在以后的年代里,该地又陆陆续续发现了约40余处崖壁画遗址。大约有70块岩面、上千个人物和动物。有研究者这样描述:

在西班牙东部,气候转暖以后仍旧停留在原地方或转移到附近地方的人群,创作了西班牙拉文特岩壁画,画在敞亮的地方或悬崖的下面以及岩阴处。其岩画特征是人物作为自觉而朝气蓬勃的有组织的力量出现在画面上,男性的形象非常小,在造型上采取平面化处理手法。岩画里经常出现舞蹈场面,还有表现采蜜蜂的女人,体态婀娜。[3]

图21显然是热烈的双人舞

图21 双人舞,西班牙拉文特岩画,冰河期

目前已经比较清楚的是,与前述拉科斯、阿尔塔米拉等史前洞窟艺术不同,由于冰河期的结束,绘画也逐渐由洞窟转移到露天岩壁,人类的活动开始成为绘画的主要对象。岩画被画在露天的石灰质山岩的隐蔽处,以彩绘为主,线刻画很少见到。内容以人物为主,有狩猎场面、战争场面、反映当时妇女生活的场面、舞蹈场面和收获场面,此外还有描写处死敌人首领和部族成员的行刑场面。由图21中可以看出,拉文特岩画的具体表现比较独特,人物被表现成剪影效果,以拉长的四肢和夸张的动作强调激情舞蹈的动势,虽然忽略细节刻画,用色单纯,但构图最大程度显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骨笛、铙钹、响铃石以及岩画中的舞蹈形象为后世留下了欧洲史前音乐和舞蹈的讯息,它们充分说明,我们今天所能把握的远古时期艺术不仅是现今可视的造型艺术,也包括已不可视的表演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