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画与民俗:解读岩画的功利目的

岩画与民俗:解读岩画的功利目的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岩画与民俗我国民间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这幅岩画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在贺兰山与北山中著尾人形岩画以及手拉手组舞,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陶盆5人组舞十分相似。这类题材的岩画在贺兰山、大麦地、黄羊湾岩画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形象,与法国岩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岩画与民俗:解读岩画的功利目的

岩画与民俗

我国民间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即“美教化,移风俗”(《毛诗序》)。大意为民俗风情是社会的习惯和风貌。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岩画从许多方面反映了我国的文明史与进化史;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民族都有反映自身风格特点的文化。岩画作为艺术作品,从历史的广度和深度,再现了各民族所处时代的生产、生活及其社会风貌,可称之为古代游牧民族的“化石”和百科全书

这幅岩画制作在山沟险峻处岩石上。上部是一个神灵的形象,高居于众多动物之上,注视着保护着这个并不平静的世界。每逢发洪水时,这里激流轰鸣,先民们为了保护牛羊及身家性命,在此镌刻神灵以镇水妖,祈求平安。这幅岩画具有明显的功利目的。

此外,这幅岩画的人面像仍然具有巫术的性质,属交感巫术的性质。由于古代自然环境严酷,人的生存能力有限,生产力低下,总是受到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打击和威胁,在求救无望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望于神灵。于是,神灵形象总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归德沟岩画·人面像与动物(49×63)cm

画面向西,凿刻制作

一、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表现人类自身的岩画是一个古老的题材。由于人的心理状态的不同和欲望的差异,人总是要表现自我。这种自我表现实际上是人对自身价值的肯定,是对人生、对大地、对艺术深沉的爱和执著的追求。这种自我表现说明了人的自信和力量,更是对自然、对神的敬畏。

舞人

贺兰山岩画中我们可以看到狩猎人的形象、翩翩起舞的倩影、人们祈祷时虔诚的神态以及放牧的情景。从这些岩画中我们明显地看到人是岩画中的主体和中心。如贺兰口南侧表现两个似狩猎又似搏斗的画面,一个人手拿弓箭,另一人赤手空拳,这两个人都有尾饰,头顶上似有长长的耳朵或兽角,这幅图活现出一个游牧人的穿戴、披挂或装饰;又如小西峰沟一个游牧人的形象,此人似盘着头发,腰间插着一根牧羊棍,并拖着一个又长又大的尾巴。这种剪影式的人物形象虽然仅有一个轮廓,但我们却从侧面看到了人物的头饰、发饰、尾饰、腰间细部的装饰,这可能是在岩画中少见的比较逼真的古老服饰。服饰作为一种文化,与人们的生活、历史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灿烂悠久的传统。丰富多彩、风格奇异的服饰,正是本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在表现。每个民族的生产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生存环境、特殊的气候条件、传统艺术、审美情趣无不体现在服饰着装打扮上。这些服饰的式样、图案、色彩乃至穿戴方式,都包含着民族文化、艺术的智慧结晶。在贺兰山与北山中著尾人形岩画以及手拉手组舞,与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陶盆5人组舞十分相似。又如法国旧石器时代的洞窟岩画中就有描绘猎手身披鹿皮,头戴鹿角,身后有一个短鹿尾,吹着长笛模仿牡鹿的叫声引诱鹿群。这类题材的岩画在贺兰山、大麦地、黄羊湾岩画中也可以找到类似的形象,与法国岩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外,人物狩猎、放牧、骑马等岩画,都是生活中常见到的或天天从事的工作,人物活动基本已成模式,一看即明。在人物岩画中有大人抱着小孩或耍杂技的场面,画面虽然显得稚拙,但充满了欢乐,在众多的岩画中也算是一枝独秀。

二、神秘诡谲的人面像

岩画的中部,形象高大的两人似在争夺一张弓箭,两人头部有尖状装饰,腰部有器械或腰带,两人有尾饰或着袍,也可释读为左侧一人拉弓射向右侧之人,两人相持难分胜负。在使用冷兵器的时代,弓箭是强有力的武器,射程远,穿透力强,是决定胜负的有力武器。

此图可能是反映两军对垒的战斗场景,也可能是为争夺山岭、草场、牲畜、人口的民族之间争斗情景。总之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空间,这种残酷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优胜劣汰这是自然的法则。

贺兰口岩画·争斗图(88×54)cm

画面向南,减地阴刻制作

贺兰山地区的人面像数量相当可观,无论北部地区的海勃湾还是中部地区的贺兰口、苏峪口,及南部地区的黄羊湾、大麦地等地都发现过,特别是贺兰口人面岩画约有800幅,奇形怪状神秘诡谲,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和迷人的魅力。综观历史,人面像岩画早在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特别是各色各样的人物雕刻,展现了各种不同人物的面部表情。到了新石器时代,彩陶艺术以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我们展示了先民们的风采。究其出现的原因,远在数千年前,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恶劣的生活条件,往往把人们逼到死亡的边缘,人们的生活来源主要靠狩猎和牲畜,所以人们不但要进行采集和养好有限的牲畜,还要想方设法去捕获动物,一方面怕野物在狩猎中跑掉而失败,另一方面狩猎成功认为是野物有意奉献给人,这样便产生了动物崇拜。这时人们对动物的崇拜是因为人们对动物的需要,离开了动物人类则无法生存。

人面

白沟岩画位于贺兰山北部,这里山环水绕,风光旖旎。岩画数量不多,内容有人面像和老虎等。由于护林员在岩画上书写“保护森林”“严禁放火”等文字,使岩画遭到破坏,也使读者产生误解,特作说明。此方人面像制作简单,有一个人面的轮廓,面部有眉、眼、鼻、口,眉长而弯。引人注目的是,此人面像似在哭泣,眼下一竖道表示泪水涟涟。这种远离神坛人性化的人面像十分罕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无疑直白式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既是一种宣泄,也是一种诉求,更是一种无言的伤痛,使每一个看到他的人都会产生共鸣和同情。

白沟岩画·人面像(27×33)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社会实践与生产实践中,人们认识到了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从此又产生了人兽结合的神祇形象,即动物与人相结合,或人首动物身,或人身动物首,其中有了人的成分。这是人类认识的一次飞跃。大约在父权制确立的时候,人们开始崇拜祖先,神开始出现人神同形的神祇。总之,在早期人类的自然崇拜(含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神灵崇拜之间并没有一条鸿沟把它们截然分开,文化的延续性往往使多种崇拜集聚一堂而使我们难以分辨,这也是岩画难以断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贺兰山岩画中也存在这种情况,高耸的山石上有图腾的遗迹,有神灵的怪像,有祖先的崇拜。特别是祖先崇拜。祀典的祖先绝非一般的先人,而是民族或部落的首领或英雄,有功有益于氏族或部落的人。在我国神话故事《山海经》中记载有人面形的各种神祇多达数十处,足以说明古代先民对各种人首的尊崇和信仰。岩画中的人面像之所以盛行,是基于一些民族的人头崇拜之风,这已为考古学社会学民族学所证实。崇拜人头,在当今一些原始部落中仍然存在。它来源于鬼神和灵魂的观念,是先民们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也是原始宗教中最奇特的一种形式。这些民族认为一个死者的灵魂所在,主要集中在人的头部,因为头上有七窍,集中了人的感觉、听觉、视觉、味觉器官,因此,认为头颅是巫术力量的中心,是应该敬畏和崇拜的对象。他们尤其珍重那些亲属、首领、巫师的头颅,认为这些人的头颅具有一种魔力,不但神通广大而且庇护着他的民族和后人。

岩画中的五个人面像造型各领风骚。左侧人面为尖髻,面部有弧形线条,似有须,此人面像与太阳崇拜有关。左第二人面为平髻,面部有弧形线条,与太阳崇拜有关,因为甲骨文的“日”字中就是弧形纹饰。左侧第三人面为尖髻,人面五官缺耳。右侧两人面漫漶,面部似有弧形。

综观人面,与神灵崇拜有关,原始先民在严酷的大自然中生活处处受制于自然的支配,人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显得软弱无力,风雪雨霜、干旱水涝、生老病死等等只能听天由命,只能屈服于自然的威力,为表示对自然的敬畏便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众神,以求得到祈福禳灾和驱鬼逐疫平安度日的生活。

贺兰口岩画·人面像(90×46)cm

画面向北,凿磨制作

为了满足众多之需,于是产生了“猎头”之俗。为了获取死者灵魂和取得特殊的巫术力量,猎头之风自然流行起来,这种猎头之风伴着“万物有灵”成了祭坛上的供品。在《汉书·匈奴传》中有“以老单于所破月氏王头为饮器,共饮血盟”的记载。再往前推,我国陕西、甘肃、青海等地新石器时代彩陶上的面纹和人面形陶塑,以及商周青铜器上的人面饕餮纹,都有人头崇拜的反映,直到近代内蒙古各地喇嘛跳神还常以骷髅为装饰。可见这种对人头的崇拜之风流行的时间之长和范围之广了。

西夏党项人“双方怨仇得到和解时,要举行一定仪式,将鸡狗血掺和酒中,用髑髅盛着,双方共饮,并发誓说:若复报仇,谷麦无收,男女秃癞,六畜疫死,毒蛇入帐”(《辽史·西夏外传》)。这段民俗的记载,说明了党项人对人头的崇拜和对超自然力的恐惧心理。又如在(《宋史·夏国传上》)云:“宝元元年(元昊)表遣使诣五台还,悉会诸族酋豪,刺臂血和酒,置髑髅中共饮之,约先攻鄜延。”由此看来,党项人上至一国之主及酋长,下至老百姓,都崇拜人首,并以人头盛酒豪饮。在贺兰口老人中至今还流传着,这些人面像是很久很久以前先人传说,杀一个人刻一个人头。根据民俗学来推断,由于古代先民崇拜人头,进而才在山石悬崖、巨石上磨刻或凿刻下这么众多又形形色色的人面像。

这是一个变形人物。人物头大,面部有弧形纹,似“士”字;双手叉腰,两腿分开,似在追赶一只羊。这种特殊形象,似人戴着面具在进行娱乐或进行巫术活动,表演追羊、捉羊动作,以达到真正捕获羊的目的。

这个人物的面像似脸谱又似面具,这种独特的纹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当时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宗教信仰在艺术上的反映,是人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或祖先崇拜的表现,是超自然力拟人化的艺术再现。

驴尾沟岩画·人物(35×52)cm

画面向南,凿磨制作

(一)丰富多彩的人面像

人面最为集中的地点是贺兰口、苏峪口、归德沟,这里数量多且集中,人面像延续的时间也长,最早有原始时代的,最晚有西夏以至元代的。较早的人面形岩画一般磨刻较深且光滑,人物面部表现多种多样,有的似脸谱,反映了古老的风情和习俗,或是为了相互区别氏族和部落,或是为了娱乐和恐吓敌人。除去人物面部之外没有其他附带物,脖子、身、臂、腿等一概没有,简单人面像仅仅磨凿或刻凿出一个轮廓,然后在圆形轮廓内再凿几个坑(点)就代表五官了。这种简单的人面形与内蒙古阴山岩画中的简单人面形有许多相似之处,构图基本一样,技法一样,一般刻痕都较深较宽。此外,有许多人面像饶有风趣。有的人面像猴面,两只大眼,尖尖的下颌;有的鼻子很大,鼻骨高出了双眉;有的人面像有意采用夸张手法突出一只大耳朵,具有幽默感;还有一个似全脸长满毛的全脸胡人面像;又如有的人面似山字形,脸形轮廓扁圆而头顶似异峰突起。总之,这类五官俱全的岩画,有的给人一种诡谲的感觉,有的矜持,有的神秘。

人面像

(二)人面骨头纹饰

在贺兰口的石崖上有一些似口衔骨头的人面像,与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图案有许多相似相近之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不仅仅表现了我国原始先民的伟大创造力、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高超的艺术表现力,而且显示了艺术创作由写实转变到写意的更高层次,再现了非同凡响的艺术意境和先民们的聪明才智。在贺兰山中,游牧人也在这个时候同样创造了感人的狩猎游牧文化,他们用贺兰山岩石当彩陶,绘制了不朽的历史和艺术篇章——人面骨头纹饰,这是古代游牧人的天才创造。如果仔细地分析,我们同样可以看到贺兰山的人面骨头纹饰的人面与西安半坡遗址彩陶上的人面纹饰中的人面确实有许多相同点:都有一个圆形的脸形,面部的几何图形中的弧形和条形有相似之处,人面的外部装饰,如头顶装饰、面部两侧的装饰都大致相同,只不过半坡先民住在河边或沼泽边以渔猎为生,所以有鱼纹;而贺兰山古代先民以狩猎动物为生,所以有骨头纹。这种骨头纹饰骨头一侧的骨骺,特别粗大,显示了狩猎的巨大收获,骨头与人面结合同样具有人格化的氏族神被尊崇的意义,有着图腾纹样的性质。

(三)变幻无穷的面具和黥面

大水沟岩画,位于贺兰山北部,这里高山流水环境优美。岩画仅有一方制作于大水沟旁的一块巨石上。此处岩画下部风化严重,有打破和叠压关系,故显得杂乱无章难以分辨。

从整个画面看主要表现了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个个场景,有放牧时的情景,有人们争斗的画面,也有野合的风流韵事。总之,这幅岩画是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写实记事的手法,或浓或淡的色调,再现了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画卷,是我们了解和认识早已消失与遗忘了的社会风情的形象资料。

大水沟岩画·游牧风情图(82×126)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在古代,面具曾在许多民族中存在过:或者用面具伪装成野兽,作为行猎的一种方法;或用以恫吓敌人;或与图腾崇拜的某种仪式有关。在贺兰山中具有面具性质的岩画除了内蒙古海勃湾岩画之外就数贺兰口和苏峪口较多了。这种面具或黥面的岩画实际上就是变形的人面像,与一般五官齐伍的人面像不同,除面部轮廓有变化外,面部五官多为弧形或条形组成,另外头部有装饰性辅助物,如有角状、羽毛状的装饰物。在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某些遗址中,发现有些彩陶人面双眼微闭,有的二目圆睁,在嘴角和耳鬓部位绘有对称的游鱼,头顶一般都有角形尖状饰物,有人认为它可能就是戴着面具的先民形象,这种鱼形头饰大概是半坡人对施加巫术影响所用的假面具。在《山海经》中“西王母蓬发戴胜”,实际上“戴胜”就是一种面具。还有游牧民族戎族,“戎,其为人人首三角”,头上有三只角,看来也是一种面具的反映。在古代,面具是化身为精灵的一种手段,是神灵存在的体现,认为神灵隐藏在面具中,人只要戴上面具,就可以改变作为一般人类形态的存在,马上就成为动物、精灵或死者的体现。这些面具的使用直到现在内蒙古和西藏地区流行一年一度的喇嘛教的“察姆”节(庆祝战胜异端和庆祝神仙下凡的威严的宗教节)要举行盛大的跳神仪式,跳神时喇嘛们头戴面具,装扮成神及随从狂跳圣舞。

这是一幅典型的动物崇拜图。画面上部是一只北山羊,其下部一个有五官的人面像,人面像上部是两个对称的动物,相反卧地形似帽子顶在了人面像的上面。意思是人面代表人,头上顶着动物表示对动物的崇拜。将动物与人组合起来,就表示了人离不开动物,动物与人又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显示了动物图腾崇拜场景。这种原始宗教是人类早期的文化现象,也是珍贵的人文资料。

小西峰沟岩画·人面像与动物(130×70)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人面像(www.xing528.com)

黥面文身也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了。所谓黥面文身就是在人脸部和身上刺上或者涂上带色的动物图案或几何形图案。人类最初是从功利主义观点来观察事物和现象的,后来才转到审美方面来。绘身与文身不仅仅有装饰的意义,而其深刻的原因是实用主义,是与经济生活紧密相连的。许多部落和氏族,为了防御昆虫,往往把脂肪、油脂、黏土和植物汁涂抹在身上,用来保护皮肤,绘身即源于此,后来更发展成文身。以后的文身不外乎是为了区别不同氏族,体现强烈的部落观念,或者与图腾的习俗有关,或者与巫术有关,或者具有威慑作用,或表明社会地位,等等。

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族就有黥面的习俗。据《汉书·匈奴传》记载:“匈奴法,汉使不去节,不以墨黥其面,不得入穹庐。王乌,北地人,习胡俗,去其节,黥面入庐,单于爱之。”汉时贺兰山一带属北地郡,由此可见,王乌有可能就在这一带出生。匈奴人的远祖在阴山以及贺兰山北部一带活动,曾经创造了在当时世界上堪称先进的游牧文化,匈奴这个伟大的民族在贺兰山山石之上留下了他们的手迹,贺兰山的贺兰口等地的岩画,许多人面像中的几何形图案,很可能就是表现黥面等习俗。

(四)可怕的剺面之俗

插旗口岩画位于贺兰山中部,这里山高林密,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自然环境优越。岩画分布于山口北侧一个石台平面上。这里的岩画有重圈、有人面、有符号。

人面的造型也比较特殊,大长脸内部构造简洁,仅用两个点代表眼睛,其他器官皆没有,可能与天神有关,表示看着天空。

重圈的含意有水纹、指纹、太阳、星辰等等,重圈如果与神灵放在一起则表示天空有几层的意思,神灵则居住在多层的天上。

方块形的符号更增加岩画的神秘感。

综合分析,这处岩画是原始宗教或是萨满活动的场所,与祭天活动有关。

插旗口岩画·人面像与重圈(210×58)cm

画面向西,凿刻制作

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即用石刀、石器中的尖状器等以及金属刀、锥之类利器,在人的脸上割、划、拉出一道道血口子,血流满面,且留下深深的痕迹。这种剺面之俗,在我国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甘肃马家窑文化陶罐就出现有人面进行剺面的真实描绘。此后,在我国北方的西戎、匈奴、突厥、回纥、党项等民族中曾广泛流行过。《后汉书·耿秉传》载:“匈奴闻秉卒,举国号哭,或至黎(剺)面流血。”《后汉书·邓训传》载:羌族“戎俗父母死,耻悲泣,皆骑马歌呼。至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这是一种剺面习俗曲折的反映。《北史·突厥传》云:”死者停尸于帐,子孙及诸亲属男女各杀羊马陈于帐前祭之,绕帐走马七匝。谒帐门,以刀剺面且哭,血泪俱流,如此者七度乃止。……葬日,亲属设祭及走马剺面如初死之仪。”《周书》三十三云:“突厥属其可汗暴殂,突厥谓庆前来使者,逢我国丧者皆剺面表哀。”《旧唐书·回纥传》载毗迦阙可汗死,宁国公主“依回纥法,剺面大哭”。

辽代女真族也有此俗。在《大金国志·初兴风土》载:“其亲友死,则以刀割额,血泪较下,谓之送血流。埋之而无棺椁。贵者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其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谓之烧饭。”宋人所著《蒙鞑备录》有“白鞑靼遇父母之丧,则剺面而哭”。

苏峪口岩画位于贺兰山中部山口两侧的山石上,原先岩画不少,因为修路炸山取石毁坏了不少,此方岩画就是修路时被推到路边幸存下来的。

此图中有三个人面像,细看个个面善目慈,这些神灵不仅讨人喜欢,而且保佑人畜两旺,是人们敬仰的神灵。在这方岩画下方,可见到一个羊形符号,如同站立起来的羊只,一对羊角两边分,四只羊腿各两边,一条尾巴中间垂。实际就是一个甲骨文的“羊”字,但要比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早得多。

苏峪口岩画·人面像(43×120)cm

画面向西,研磨制作

西夏也有此俗。西夏天佑民安年(1098年),西夏“以兵号三十万犯塞,国主与其母将攻平夏城。自己卯壬辰,昼夜疾攻。城等守益坚,夏人事造高车以临城,载数百人填壕而进。俄有大风震折,夏人一夕遁去。夏主母惭愤,剺面而还”。由此可见我国许多民族都有剺面的习俗,剺面或为丧,或为耻,悲痛极时则剺面。然而究其源,可能在新石器时代已经就有了这种习俗,如甘肃东乡自治县出土的人头形陶器盖,人头部有三个尖形装饰,面部一道道直条,反映了剺面留下的疤痕。这可能是最早的剺面记录了。岩画中人面中许多一块块条痕,有可能是烙印的标记。

(五)奇形怪状的人面像头部装饰

贺兰山岩画中的人面像头部的装饰极为丰富,有的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似戴着尖尖的帽子,有的似戴着圆顶的帽子。综观历史,服饰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里不仅能看到人们的梳妆打扮,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同时也表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标准。表现女性的岩画很有趣,有的挽着发髻,长发下垂,有的留着头饰。这些妇女的装饰明显不同于古代其他民族的发式,显得更古拙淳朴。可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任何民族都不例外。

(六)人头部羽毛或兽角的装饰

南韭菜沟位于贺兰山的中部,山岭葱茏,环境优美。画面中有人面像,有北山羊,还有人物和大型动物。从画面看人面像中有弧形纹饰、角状纹饰,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信念和不同的神灵,右上面部有弧形的可能是太阳神的化身,正在享用一只奉献的羊只。其下的人面像中有一双羊角形,可能是羊图腾神灵,是保护这群羊的神灵。这群羊有动有静,形态各异,是写意性的描写。羊只对游牧人来说几乎就是他的全部财产,是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岩画中有大量的羊只是情理中的常识。

仔细观察,会发现岩画中有打破关系,是说此前还有更古老的岩画,后来在原先的岩画上又制作了岩画,这种打破关系或者说叠压关系是说明岩画古老而悠久的佐证之一。

南韭菜沟岩画·人面像与羊(199×167)cm

画面向南,研磨制作

在史前先民们的装饰中可以看到许多头部有羽毛或兽角装饰的形象,如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中,人面的两鬓上方各有一个向上翘起的角状装饰;又如在陕西西乡何家湾遗址中出土的半坡文化人面纹彩陶中,见梳有一个翘起的角状物。在甘肃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半山型彩陶上的人面形纹,一个明显文身的人面纹头顶部有三个角状装饰。相传三皇五帝中的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他是姜姓部落的首领,号烈山氏或厉山氏,传说他最早发明农业,故又被称为神农氏。炎帝部落以牛为图腾,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炎帝发辫却似牛角,手拿谷穗。总之,这些相传开天辟地的始祖和英雄以及神话里带角的怪兽,虽然令人敬畏,但都是人们崇拜的对象。显然,通过传说和神话表达了人们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并进而支配自然力。贺兰山岩画中的一些人面像顶部出现的兽角装饰,有单角的,也有双角的,显示了一副威武雄壮的气势。贺兰山区岩画中的人面像上的兽角含义,大致也不外乎威武之意、坚硬之意、图腾之意、象征之意和占卜之意。

(七)太阳神演化的岩画

这是一幅组合图,有人面像、人物、人骑、羊只,作品有写实的也有写意的。写实的是表现牧场生活的场景,有牧人或骑马或步行放牧,一派平和的景象。在画面中还有似木字的符号,可能表示牧场有树,但不多。另外,还有人面像,左侧的人面像呈卧形,而右侧的人面像则似老泪纵横。有可能是描写为死去的人在哀悼。这仅是对画面的理解,是否如此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芦沟湖岩画·人面像、人物、羊(135×100)cm

画面向南,凿刻制作

在贺兰山与北山岩画中可以看到有的人面像头顶和头的轮廓外,有一道道放射状的颇似太阳光芒的线条。从这种图形看,很近似贺兰山岩画中的太阳岩画,应看成游牧先民对太阳神的崇拜和信仰。在远古时代人们被迫依附于大自然,把畜牧的丰收,把水草的丰茂,都归功于苍天的恩赐,而年景不好,缺吃少穿,则认为是上天的惩罚。太阳的作用居天体之主,所以就特别信奉太阳。人面形的太阳化,或太阳形的人格化,都是崇敬、献媚和惧怕太阳的表现,是对太阳崇拜的反映。在遥远的古代,巫觋们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在这里磨刻了那么多的神灵和面具图形,这无疑是对神灵虔诚敬仰的表示,刻在这里供人们定期举行祭典。千万年来,在自然王国里游牧人实际上是自然的奴仆,听从于自然的摆布,受制于自然的控制。虽然人们企盼改变这种状况,并不断改善这种景况,但总是“天命难违”。例如久旱不雨,或大雨成涝,或大雪封地,或飞沙走石,等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灾难。特别是大旱不雨,造成的灾害几乎是灭顶的。为此,人们不得不求神降雨,请来萨满以通神灵,在这隆重的祈祷求雨中,必然要给神灵献上肥壮的牛羊供它享用。除此之外,人们又在山岩之上,凿刻了千万个牛羊以供天神享用。直到今日,千万年这种求雨的风俗仍然存在,只不过是由喇嘛或活佛代替了萨满而已。人面像与人物画像,是人类社会生活和自我表现的艺术形式,对于研究民族学、民俗学以及文化、经济、宗教都有着重要价值。人面像的多种多样五花八门,体现了人向神权和大自然的挑战,也表现了人的威严和人性的呼唤,其文化内涵可谓丰富之极。

花形人面

太阳神

这是一幅颇耐人寻味的作品。画面右上侧有一个人似坐在一边,他神态安详。画面的中心是一个似站立的动物,但更像一个头戴动物头的人物。这个动物形的人似头戴羊头,双手叉腰,两腿跳动。过去说“羊大为美”,其实“羊人为美”,“美”字的来历就是一个头戴羊头的人在跳舞,这才是“美”字的由来和新的认识。

另外,这个头戴羊头的人,也是狩猎的需要,人装扮成羊混入野羊群中伺机下手。还有可能这个头戴羊头的人是一位能歌善舞的巫师在作法,达到禳灾祈福的目的。

总之,这幅画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历史和文化,是一幅充满了人文精神的杰作。

黄羊湾岩画·人与动物(13×12)cm

画面向东,凿刻制作

(八)人面岩画是万物有灵的象征

画面中有人面十个,造型新颖别致,有的似人面,有的似兽面,也有的造型怪异,使人产生新奇感、神秘感。如果从面部构图看,有五官的或是近似五官的可称为人面形,有的面部有弧形纹的则可视为太阳神,其他的则是神灵的形象。

这些画面分布在贺兰口东部的一块巨石之上,每天最早迎接太阳的升起;如遇到发洪水,则山洪咆哮,似有神灵在作怪一般。因此,这些人面像就是神灵的神像,表现了远古人们对超自然力和神灵的敬畏之情。此石也是人们敬天地礼鬼神的祭祀之地。

贺兰口岩画·人面像群(84×65)cm

画面向东,凿磨制作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他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就提出“万物有灵论”。他认为在原始部族中普遍存在的灵魂信条,就是万物有灵论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

泰勒认为,个体的生命和思想能够拥有个人意识和意志力,就产生和拥有了灵魂,这个灵魂可以离开人的肉体到处游动,是触摸不到也看不见的物质力量,具有原始人思维的特征。

原始部族这种万物有灵和人有灵魂的认识具有普遍的认识价值,对我们认识和了解岩画人面像仍然有着启示作用。那些高悬在山崖、山石之上的人面像岩画,一个个或狰狞或恐怖或倾诉或笑谈的种种表情,无不表达了人的喜怒哀乐的表情和心理活动,是人的灵魂的表达,是灵魂的呐喊与诉求。人面是人的肉体的一部分,人面有七窍,能看、能听、能闻、能吃,代表了人的主要功能,显示了人的精神力量,是人的七情六欲的表象和结点,也就成了人的灵魂的代表和藏身之地,看到了人面也就是看到了灵魂,所以人纵然死了,但灵魂不死,通过交感巫术,把活人的灵魂注入到人面中,人的灵魂永驻,人的灵魂永远存在于人面之中,仍然可以看到人的各种表情各种愿望各种反应。这就是人面岩画背后另一副“面孔”的内涵及其表象。

从图腾信仰的角度看,那些隐藏在人面像中的羊图腾崇拜、太阳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的表象及其符号,也是一种万物有灵论和灵魂不死的反映,是灵魂转世,灵魂藏身的别样表达,说明了人的来历,人的去处,人灵魂常驻和永生。人面岩画反映和表达了那么多深邃的思想和含意,真是神奇无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