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约翰逊总统担心中国卷入,无人机侦察效果不佳

约翰逊总统担心中国卷入,无人机侦察效果不佳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约翰逊总统担心中国卷入,决定动用无人机侦察。这样,头5次任务仅两次成功,显然不够完善。除1964年10月11日的首次飞行因在暴风雨中回收而损失一架外,此后的飞行较为成功,到11月7日已有5次成功。这次事件后,边和机场的行动中止了30天,以待事态平息,1964年12月15日又再次出动。次日,我空军飞行员董小海用歼-6又击落一架无人机。

约翰逊总统担心中国卷入,无人机侦察效果不佳

1964年8月2日的东京湾事件后,越战升级。约翰逊总统担心中国卷入,决定动用无人机侦察。8月4日,两架DC-130和4架147B就进驻日本嘉手纳基地,目标是中越、中老边境一带,中国海南岛以及中国沿海。

▲中国军民欢呼击落无人机

8月20日晨,DC-130携带两架全身黑色的147B起飞,其中一架作备份。

到达中国海岸上空后,机组检测了9号机,可投放键按下后,什么动静也没有,紧急投放也不灵,只好改投8号机,母机带着9号机返航。可笑的是,13分钟后9号机突然自己掉了下去,下沉前还没忘了用海水染色剂为自己立了个墓碑。

▲被中国击落的无人机残骸

▲1961年的中国空军歼-6C战斗机侧视图

8号机在18898米高度侵入中国领空,对一些主要目标照相后,向东飞往中国台湾。回收队用雷达捕捉到它时,只偏离预定航迹数千米。接到回收信号后,无人机展开30米长的降落伞,向宽800米、长3000米的回收区下降,落在一片稻田里,但降落伞解脱装置失灵,飞机被伞拖带,严重受损。

与U-2不同,无人机几天就可以飞一次,8月29日的第二次任务开始一切顺利,回收时却因故障无法接收回收指令,结果这架无人机不知疲倦地一直向海上飞去,直到燃油耗尽。

▲越战尚未结束美军就开始在国内试验为147无人机挂载武器,1971~1972年间试验挂载“幼畜”空地导弹或“Stubby Hobo”光电制导炸弹

▲147系列无人机用途广泛,最后甚至有为其挂载“小牛”空地导弹的打算,不过这一作法直到近十年才在美军“捕食者”无人机上开始实现

9月3日的第3次飞行要幸运些,照片质量较好。9月9日又是两次失败,一架返航时发动机停车,开伞后坠海,另一架投放后不久就坠毁在老挝的丛林里。

这样,头5次任务仅两次成功,显然不够完善。不过刚在中国大陆上空接连损失U-2的国民党当局却很感兴趣。

实际上,无人机也不无风险。1964年8月29日,驻雷州半岛的中国空军某部发现一不明飞行物,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从海南岛东部进入,穿越雷州半岛,经南宁梧州和厦门后,消失在中国台湾北部。它的高度在1.8万米以上,整个航线1000余千米,仅一处转弯,而且雷达回波弱,发现距离近。

次日,空军司令部通报:这是美国147G型(似应为B型,因为G型1965年才开始改装)无人机。驻华南各航空兵部队立即开展战术研究和训练。但要击落它难度不小,因为我战斗机在这样的高空,速度已经较小,飞机抖动厉害,平飞三五秒就会掉高度,攻击时机仅数秒。

1964年9月25日,美军发现:14号机下方出现了中国空军4架战斗机跟踪。9月29日,一架中国空军战斗机与10号机接近到1524米以内,看来中国正全力争取击落它们。

▲挂载“小牛”空地导弹的147系列无人机(www.xing528.com)

此时,美国曾考虑为无人机加装自毁装置,拆掉制造商铭牌,最后决定,如果被击落而且中国予以公布,美国将“不作评论”,也不编造掩盖的信息。

▲由C-130挂载飞行中的“火蜂”无人机

1964年9月29日,中国一架歼-7战斗机在1.8万米高空对147G发射了一枚空空导弹,因距离过远未中;10月13日,该型机再次侵入雷州半岛,飞行员周广宇驾歼-6起飞,在1.7万米高空三次开炮未中,炮弹打光后驾机撞击目标,却因动作过猛而进入尾旋,几次改出不成,只得弃机跳伞

由于在中国台湾回收无人机经常被风吹翻,两个月后美军将无人机转到越南南方的边和机场,侦察对象也包括了越南北方,行动代号“蓝泉”。这些无人机的投放一般在老挝上空,有时甚至接近中国边界,回收则在海岸附近的岘港进行。除1964年10月11日的首次飞行因在暴风雨中回收而损失一架外,此后的飞行较为成功,到11月7日已有5次成功。

1964年11月15日,147B型19号机又以770千米时速侵入雷州半岛,11:53被我防空雷达发现,航空兵一师中队长徐开通驾歼6起飞拦截。在1.7万米高空,徐开通两次开炮未中,直到仅相距200米左右时再次果断开火,将其击落,首开我军防空作战中击落无人机的纪录,在当时的世界上也不多见。据说,当时我军共出动16~20架歼击机参战,经过30~50次进入,方取得战果。

美国果然开始抵赖,《纽约时报》说:官员们声称,对中国所称的“无人”飞机的提法感到困惑,美国有一些可在战场上空进行近程侦察的照相侦察无人机,但据目前所知还没有能远程飞行的。美国国务院和白宫都表示无法证实或一无所知,国防部表示“不予评论”。

这次事件后,边和机场的行动中止了30天,以待事态平息,1964年12月15日又再次出动。

1965年1月2日,我空军3批飞机截击入侵榆林港上空的147B型21号机,都因在跃升的一瞬间敌机突然转弯未果。直到副中队长张怀连驾歼-6从距离175米一直打到65米,终于在广西万宁上空将其击落。事后张怀连回忆:在有相撞感觉之时,正是有效歼敌之际。可见这种战斗对勇气的挑战。

3月24日,又一架147B在海南万宁上空1.6万米,被我海军航空兵10团机动作战小分队单机拦截,三次开炮将其击落;31日该团舒积成又单机出击,在110米距离击落一架。

▲一架电子侦察型“火蜂”无人机正在被挂上C-130

美国官方再次使出的无赖招数似乎见了效,新闻界对此已兴趣不大,消息甚至没有上美报头条,3月31日的《纽约时报》对此只有寥寥数语。

1965年4月2日,我国将21号机残骸在军事博物馆展出,组织了约3万人参观。从残骸完全可以看出,这是“火蜂”无人机的一种改型。新华社表示:这是“对正在印支扩大侵略战争并不断对我国进行军事挑衅的美国强盗的严正警告”。《纽约时报》则报道说:国防部并未否认偶尔出现的对美国已派无人机侦察中国的报道,其现行政策是对此拒绝评论。

次日,我空军飞行员董小海用歼-6又击落一架无人机。4月18日张怀连再获战果,他从1.65万米向1.83万米的敌机拉起,在高度差仅剩100米时,飞机已剧烈抖动。拉平后,在飞机自动下掉的一瞬间,果断地三炮齐发。但自己也失速反扣下去,在1.35万米才改平。

4月20日我国又将3架无人机残骸在革命博物馆展出,一张照片出现在第二天的美国报纸头版。《圣地亚哥联合报》报道:这张新照片和此前一些照片都使人们很少怀疑,在中国人手里的就是“火蜂”无人机。瑞安公司的反应是不置可否。

4月21日,我国海军航空兵又在海南岛上空打下第6架147B无人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