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短暂而丰富的政治文化历程

短暂而丰富的政治文化历程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十年代中后期,是林语堂文化观中民族主义倾向颇为突出的时期。孙中山逝世之际,林语堂专门写了纪念文章。林语堂在武汉这段时间,国民党左派、国民党右派与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林语堂逐渐产生了对革命的厌倦与新的看法。27日,林语堂撰文《谈北京》,回顾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三·一八”惨案等事件。国民革命后沉寂的现实,也使林语堂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大大减退。政途上的波折,促使他将重心转向思想研究与文化批评上。

短暂而丰富的政治文化历程

1927年春,林语堂应好友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部长陈友仁的邀请前往武汉。林语堂到达汉口后,从事国民政府外交部英文秘书工作,还担任《中央日报》的英文副刊主编。8月,林语堂接任国民党左派英文报刊《国民新报》主编之职。

二十年代中后期,是林语堂文化观中民族主义倾向颇为突出的时期。孙中山逝世之际,林语堂专门写了纪念文章。文章认为:“若想从中国这种惰性中挽救过来,中国需要是性情的转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为中国人的思想注入活力。”

林语堂在武汉这段时间,国民党左派、国民党右派共产党之间的矛盾开始激化。他没想到政治局面瞬息万变,有时还充满血腥。林语堂逐渐产生了对革命的厌倦与新的看法。政治方面并不是他想的那样简单。林语堂从同事身上发现从事革命工作有另一种诀窍,和搞学术研究完全不同。搞学术可以自由发言,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就行。可是政治,却成了一个变幻的魔方。(www.xing528.com)

5月7日,上海《大陆报》发表了胡适日本东京的讲话,大体内容为:蒋介石张作霖,都与同一敌人作战即共产党,并且赞同同一的主义即最后的中国之自由。林语堂第二天在《中央日报》副刊上发表了《天才乎——文人乎——互捧欤——自捧欤?》,对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截然不同的政见。27日,林语堂撰文《谈北京》,回顾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三·一八”惨案等事件。但他仍然对国民革命抱有一些希望。6月13日,林语堂在《中央日报》副刊上发表了《萨天师语录》文章,批判旧思想和旧文化;他认为自己是吃草的,而非是吃肉的;对政治视为畏途,从此再也不愿过政界生活了。

国民革命后沉寂的现实,也使林语堂参与政治活动的热情大大减退。政途上的波折,促使他将重心转向思想研究与文化批评上。从消极的方面看,是他丧失了对现实的关注和理解;从积极的方面看,则使他开始更冷静地观察中国文化,而不只是急于创建一个全新的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