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合作探究:创建一个互助合作的学习环境

合作探究:创建一个互助合作的学习环境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合作探究的小组成员又是最熟悉的同学,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感到紧张,也不会担心失败,同学间互帮、互助、合作的平等环境能更好地使每个学生参与其中。而对于教师来说,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之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是很重要的。实际上,无论是知识点的归纳、规律的推导、实验的合作,还是解决习题的方法,复习的总结都是有同学、师生的合作探究环节的,所以老师要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设计不同的合作探究主题。

合作探究:创建一个互助合作的学习环境

新课标明确提到,在课堂中,起主体作用的应该是学生。而“传递—接受式”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不仅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且忽视了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即合作探究环节。

在合作探究这个环节,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意识的潜力,比如,与同组同学相互分工、主动合作的能力;在学习中善于观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的能力;面对问题能提出有力的原理证明,并设计出合理的探究方案的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遇到不同意见,分析辨别论据及化解矛盾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交流中遇到新问题时,提出应对策略的能力;在解决问题后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在独立自主思考时,培养对知识的建构能力等。而合作探究的小组成员又是最熟悉的同学,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不会感到紧张,也不会担心失败,同学间互帮、互助、合作的平等环境能更好地使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合作探究的过程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帮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带领能力稍差的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及预学的知识,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收集到的数据或者以前接触过的题型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这不仅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而且对于能力稍差的学生还可以针对自己不懂的知识与同伴进行充分讨论。合作讨论是学生自主地通过特定的物理情景和同学之间的讨论建构知识,学生有更多机会独立探索和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

合作探究一般是在老师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之后,小组成员先将问题各自整理一下,设计出自己的实验方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进行组内讨论。意见不同的或有些问题没有答案的,可以通过小组探讨得出初步结论,并将存在的集体问题传递给老师,等待小组间的共同解决;接着老师组织各组同学将实验猜想、现象、数据和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结果展示出来,并对大家有分歧的问题进行组间辩论分析;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规范性总结,并对学生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统一进行解答。

而对于教师来说,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之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是很重要的。(www.xing528.com)

第一,讨论探究的内容。有些教师认为只有实验课需要讨论探究环节。实际上,无论是知识点的归纳、规律的推导、实验的合作,还是解决习题的方法,复习的总结都是有同学、师生的合作探究环节的,所以老师要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设计不同的合作探究主题。

第二,小组成员的设置。首先组成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少,太少思维不够开阔;也不宜过多,过多会有同学不思考,只等结果,所以小组成员以四至六人为宜。其次每个小组同学不应该全是学习能力强的,这样会使学习节奏过快,显得其他小组进行得太慢,而且全是学习能力弱的,遇到问题没人指引,所以小组成员应该是学习能力较强的和学习能力较弱的混合搭配。最后要注意男女比例,男女同学思考方向不同,也应混合搭配。

第三,小组内的分工。在实验课中,如果分工不明确,会有些同学太忙,有些同学太闲,造成时间的浪费,试验成功率不高,实验效率降低。相反,如果分工明确,使所有同学融入实验中,仪器的整合、实验的操作、现象的观察、数据的记录与分析相互配合,相互监督,会使实验进行得特别顺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