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

时间:2023-07-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倡导自主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究学习也可称为发现学习,它的反面就是学校的主导学习方式——接受学习,即学生主要是由教师和教材把世界上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

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

时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反映到学校教育上,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学生改变学习方式。而我国现行的学校学习方式,基本上还是一种传统的保守的东西。这种方式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销蚀。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对学习方式的理解

学习方式是指个人在学习时接收或加工信息的方式。在不同年龄和智力水平的人身上有很大差异。学习方式较之于学习方法是更为上位的概念:学习方式相对稳定,学习方法相对灵活;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偏好、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所以,学习方式的转变较之于某种学习方法的提倡,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

1.自主学习的方式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产生于人本主义“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论,由于它弥补了传统教育侧重于“教”(包括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而忽视“学”(包括学习者的地位、价值、权利、情感、需要、潜质及其差异等)的不足,是一种更能满足现代学习化社会需要的学习理论,因而,深受各国教育创新的青睐,是一种正在世界流行和普及的学习理念。与自主学习相对的是他主学习,即他人(教师)做主的一种学习。相对于“他主学习”中学生学习的受动性、依赖性和“齐步走”来讲,自主学习具有能动性、独立性和异步性特点。

它的巨大的教学价值在于:自主学习能激活、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心态的形成;自主学习能让学生潜在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自主探究,可以对知识、方法、技能达到更自觉、更深刻、更持续的掌握,可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倡导自主学习,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来讲,学生应该具有下列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第一,充分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学习风格、个性特征、当前的水平、成功的概率和程度等;第二,明确学习的最终目标,以便依据它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第三,要善于拓宽信息渠道,掌握获取信息的技能,以便在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材料等方面具有更高的自由度;第四,要善于与教师或同学共同探讨学习方法、交流学习体会和学习材料,并在必要的情况下相互帮助;第五,要善于与其他人交流情感、偏好,并在必要的时候寻求适当的帮助。

2.合作学习的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以后,在加拿大、以色列、德国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国得到广泛的运用。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小组合作学习。江苏、浙江、山东等地都开展了合作学习实验。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和多边活动,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生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又包括学生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合作学习则有助于发挥这种集体学习的优势,增强学习互动的有效性。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合作:人与人的合作、人与组织的合作、群体与群体的合作等。对于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讲,合作的精神和意识、合作中的交往方法和技能等等,则应该从小培养、从学习中培养。

合作学习的模式或方法很多,但一般都包括一些共同的因素,显示出一些基本的特征。例如,混合编组,积极互赖,小组内的学生在能力、风格、性别、背景等方面是有差异的、互补的,小组成员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任务分割,结果整合,即把学习任务切分成若干块分给小组成员,小组成员全力以赴完成自己所承担的任务后,再由小组汇总向全班展示;个人计算成绩,小组合计总分,即将小组中每个人的积分加在一起,各小组总分要进行比较,这有助于小组内部增强合作,共同进步。(www.xing528.com)

倡导合作学习,仍然十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许多教师以为,只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学生自然就会合作;教师只关注小组活动的结果,并不在乎小组活动的过程。而实际情况往往是,在许多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少学生无所事事,只要小组有人能够给出结果,整个小组就能顺利过关。这是需要克服的。导致合作学习不能顺利进行的众多因素之一,是小组成员缺乏合作的方法,不会交际。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必要的社交技能。这些技能包括:①组成小组的技能,包括向他人打招呼问候、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等;②小组活动的基本技能,包括表达感谢,对感谢的应答,注意听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对鼓励参与的应答,用幽默的方式帮助小组继续活动;③交流思想的技能,包括提建议,对建议的应答,询问原因,提供原因,有礼貌地表示不赞成,对不赞同的应答、说服他人。

3.探究学习的方式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和发展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也可称为发现学习,它的反面就是学校的主导学习方式——接受学习,即学生主要是由教师和教材把世界上已有的东西传授给自己。这种接受性学习当然还是必要的,但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却引起了现代教育的高度重视。它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从而在实践上导致了对学生认识过程的极端处理,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变成仅仅是直接接受书本知识,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销蚀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它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反而成为学生发展的阻力。而探究学习却可以作为接受学习的重要补充。

探究学习的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整合性。在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相对于接受学习的种种弊端来讲,它更有助于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发挥其能动性,更有利于实行“情景教学”和“整合式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尤其是那些宝贵的实事求是、锲而不舍、坚持真理的探究精神和态度。

探究学习作为一种模拟科学家探究活动、再现人类发现情景的学习方式,包括一个“产生问题意识、形成假说、整合资料、得出结论、验证结论、反思评价”等完整的活动过程。不过,作为学生的探究与作为科学家的探究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一种教育学意义上的学习,既可以探究科学史上已知而自己尚未知的东西,也可以探究科学史上未知的东西;而后者是一种科学史意义上的研究,只能探究科学史上未知的东西。有些学校对探究性学习在认识上有误区,以为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像研究人员一样搞发明创造和撰写论著。因此,在指导学生选题上,过于强调“原创”“未知”。而另有一些学校,则把探究性学习作为彰显“实施素质教育办学成果”的“花架子”,由教师和少数学生组成课题组“攻关”,争取在探究性学习竞赛评比活动中获奖,却把大多数学生撇在一边。这些都是不正确的。

此外,“语文综合性学习”也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二)改变学习方式的要求

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那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在这里,学习不再是一种异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在的精神解放运动。正如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所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这是学习观的根本变革。这种转变旨在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和发展。

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就是要改变一种习惯,要在已经习惯了的消极、被动、强制、接受学习以外,学会积极、主动、自觉、合作、探究式学习。对教师来说,就是要转变观念。首先要真正确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主体”的观念。语文新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适合于自己获取新知和能力的途径;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整个语文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该有助于这些教学观念的确立和这些学习方式的形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