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物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与应用

博物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与应用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博物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它包括在整个交际活动之中。第一类属于博物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若从双方的心理估价入手来划分,博物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博物馆的员工或称为观众提供服务的一方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对这方面的心理研究可称观众心理学。

博物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与应用

博物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很广,它包括在整个交际活动之中。对于它的研究范畴的广度、深度及确切范围,尚不能做出全面、系统、准确的回答。博物馆心理学的研究大体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属于博物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如,博物馆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研究具体要素、研究需遵循的定律和原理等。第二类则是对有利于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员工、观众以及环境的心理变化发展规律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若从双方的心理估价入手来划分,博物馆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可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博物馆的员工或称为观众提供服务的一方心理特征进行研究。通过对员工上班前、上班中、上班后的表情、言语、行为的观察,了解员工的心理特征。对提供服务一方的心理研究可称员工心理学。

第二,对来博物馆参观观众或称需要接受服务的一方,既对观众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博物馆员工要通过观察观众来馆表情、神态、言语和行为,来判断掌握观众进馆心理;并适应观众的心理需要,采用让观众满意的办法,接待好每一位观众,使观众感到温暖,愿意参观博物馆。对这方面的心理研究可称观众心理学。

第三,对提供服务的场所的心理学研究,即对博物馆内外部的环境布置、展品陈列等方面是否适应观众和工作人员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使观众与员工均感到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心情舒畅,进入馆内有种美的享受,有一种亲切感、温暖感、愉快感。对这方面的心理研究可称博物馆环境心理学

从人们对展品服务项目服务效果的满意程度来划分,博物馆心理学可分为初步感知心理学(或称接触心理学)与理性认识心理学(或称反映心理学)两种。(www.xing528.com)

初步感知心理学是指人们初次观看或接触服务项目时,对展品形态、表面特征、服务项目的选择等表面情况在观众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此种印象在人的面部或体态上均有所表示。通过对这些表面现象的观察,了解双方初步心理特征。

理性认识心理学是指人们通过对展品、服务多次接触后,产生更详细、更深刻的认识,最后做出评价。这种经过深思熟虑的再观察、再分析、再研究、再认识而最后形成比较完整的、深刻的、成熟的心理印象。

任何一个人,对他所接触的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中的任何事物,开始是一种粗浅的心理印象,经过细致的观察,共同相处,相互交际,或通过相互服务后又有一种新的心理印象。这两种心理印象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对前一种心理状态的研究与对后一种心理状态的研究,是相互制约或联系的。比如,一位观众到井冈山革命史迹博物馆参观,看到展柜里陈列着一根扁担,他在想这没什么可以多看的,想离开去看别的展柜,看别的展品。这时一位讲解员走过来对他讲,这只扁担不简单,它是国家一级文物,是朱德总司令当年挑粮用过的扁担,他顿时停住了脚步,细心听讲解员给他讲这根扁担的故事。听完后他又站在展柜前,请讲解员为他照了相才离开展柜。第一次想离开展柜,可称之为初步感知心理学研究过程。后一段他在展柜前照相留念,慢慢离开展柜可称之为理性认识心理学研究过程。这位观众当初与最后的心理转变与讲解员的服务有密切关系,如果没有讲解员研究观众心理,开展贴心服务,就没有这位观众最后满意离去的效果。

对于初步感知和理性认识心理,在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个任务完成过程中都可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有时可以区分他们的先后界限,但有时具体区分两者的界限比较困难。接触中有反应,反应中又有进一步的接触,两者是交替产生,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接触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一阶段,即低级阶段;反应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二阶段,即高级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研究基础,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心理研究的继续和发展,或者说第二阶段是第一阶段心理研究的阻碍和反复。总之第二阶段的心理研究对心理发展的认识要比第一阶段更完整、更成熟、更适用于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

员工心理学、观众心理学及环境心理学,虽然他们的研究角度不同,但他们对服务与被服务双方心理变化的规律所揭示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研究服务与被服务双方的心理变化,掌握他们的变化规律,达成满意服务,充分发挥出博物馆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本书从员工心理、观众心理、环境心理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