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验到被对手赞扬的重要性,赋予自己前进的力量

体验到被对手赞扬的重要性,赋予自己前进的力量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当年的我也曾疯狂地“压榨”学生,“蛮不讲理”地教育,是为了得到好成绩,更是为了得到对手的赞扬。我将那些对手的赞扬看得很重、很大,像一个气泡,几乎占据了我全部的内心。真正的对手就是昨天的自己,而真正的赞扬并不在遥不可及的名利中,它就在我的身边,默默温暖着我。赞扬也如同外号一般,很容易像那些“屠夫”“坦克”“小二黑”一样湮没在时光中,变得没有了意义,唯有驻留在心中的、带有温度的赞扬才会促人前行。

体验到被对手赞扬的重要性,赋予自己前进的力量

实际上,在工作和生活中,我经常是一个失败者。

工作中代课、带班总不如意,那个在成绩上和管理中不上不下的人总是我,而名不符实的荣誉和虚名却渐渐多了起来。好在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加,自己慢慢放下了很多。能够坚持一点自己的东西比什么都重要,能够善待那些学生,比打他们板子、批评他们重要。可当年的我也曾疯狂地“压榨”学生,“蛮不讲理”地教育,是为了得到好成绩,更是为了得到对手的赞扬。我将那些对手的赞扬看得很重、很大,像一个气泡,几乎占据了我全部的内心。

生活中,我也时常在柴米油盐里乱了阵脚。吃点儿好的,再穿点儿像样的,掏出一部“高大上”的手机,只为了在别人的目光中能够高大起来。敏感得像一个气球,一捅就破。

人生似乎如同指南针,永远在南北、生死之间不停地晃动着,不知道何时能够真的停在某一个方向。年龄也总在同自己开玩笑,越长大,越觉得很多曾经追求的东西都没有了意义,沮丧后又在一次次修正着自己的方向。

课后听到学生聊天,似乎谈到了我,一声“老郭”清亮明晰。我很自然地看过去,学生们却像被风吹到的蒲公英一样一哄而散了。在校园里这么多年,将同行视为对手,将领导视为对手,最后才发现,真正愿意配合自己的对手其实是学生,他们真实而有趣,迷茫也天真。我在学生时代也曾经给老师们起过很多外号,大多是对老师的赞扬,诸如“活字典”“真善人”等,当时未能体会到老师的感受,直到自己做了老师方才感受到,这份赞扬是真正应该被重视的,毕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www.xing528.com)

学生给我起的外号,从最初的“屠夫”(那时还会动怒,打学生板子),到后来的“坦克”(身体开始发福了),再到“小二黑”(形象也发生了改变),最后到了“老郭”。我若不站出来认可一个外号,势必会有更多充满个性的新外号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于是我主动对“老郭”表示了欣喜和认同。似乎很多班主任都有一个叫作老什么的外号,比如“老郭”就从我的青年时代叫到了中年。我始终将这些看作是对我的赞扬,还偶尔沾沾自喜,毕竟它比起之前的几个外号要优雅许多。随着毕业学生的增多,原先的外号都在时光中烟消云散了,唯独留下了“老郭”。在时光中能够留给那么多学生一个外号,也是我的造化吧。奇怪的是,学生们也似乎渐渐地懂事了,几乎从来不在我面前有任何不敬,却清一色地在背后赞扬我,有时路过听到,我也笑而不语,赞扬嘛,别亵渎了。

就这样,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找到真正的对手,听懂真正的话语是多么的重要!哪里来的对手啊?真正的对手就是昨天的自己,而真正的赞扬并不在遥不可及的名利中,它就在我的身边,默默温暖着我。如同父亲很少赞扬我,我却总是心照不宣地知道他会时常因我而自豪;如同嗓子发不出声音时,除了家人,更多的关心都是来自于学生,那一瓶不知道是谁放在案头的“念慈庵”,永远暖过那些我曾经追求过的赞扬和夸奖。

赞扬也如同外号一般,很容易像那些“屠夫”“坦克”“小二黑”一样湮没在时光中,变得没有了意义,唯有驻留在心中的、带有温度的赞扬才会促人前行。

回头看看吧。如果今天做了一件比昨天有进步的事情,哪怕多给学生讲了一个词,也能看到昨天的自己在知足地微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