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渡桥碑:马岙古桥的历史文献

新渡桥碑:马岙古桥的历史文献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渡桥在深甽镇马岙村的白头岩,单孔乱石拱桥,前身是木桥。碑石采于附近,碑面极糙。额“新渡桥碑”,碑文中桥名与桥上所刻“新洞桥”不同。参与捐助的31 人中,有24 人姓俞。俞姓,后周显德四年从新昌迁入马岙。马岙西面与新昌相邻,东与龙宫村有铜岭相隔,地域环境相对闭塞。碑文新渡橋碑(额)此地架木爲桥,係寬裕公仝悌章公重建,並未募捐分文,朽腐垂條,業經三」世矣。

新渡桥碑:马岙古桥的历史文献

新渡桥在深甽镇马岙村的白头岩,单孔乱石拱桥,前身是木桥。碑立于桥头的地墈边。

碑高1.29 米,宽0.56 米,圭首。碑石上厚下薄,上厚0.17 米、下厚0.10 米,座高0.32 米。碑石采于附近,碑面极糙。字口无棱角,粗看犹如无字碑。额“新渡桥碑”,碑文中桥名与桥上所刻“新洞桥”不同。右边碑记3 行,满行29 字,共73 字。中刻助名31 人,分成4 列,助资有分刻也有总刻,最多捐资念五元,最少一元,共收助资177 元。左边落款大字“民国八年冬月”。下刻8 位首事名。

参与捐助的31 人中,有24 人姓俞。俞姓,后周显德四年(957)从新昌迁入马岙。马岙西面与新昌相邻,东与龙宫村有铜岭相隔,地域环境相对闭塞。俞姓繁衍成大族后,又迁居至附近,白头岩这条山沟里面的大洋、野猪坑、旧路坑、自古堂等村,都有俞姓。此桥乃是多村共建。

碑 文

新渡橋碑(额)

此地架木爲桥,係寬裕公仝悌章公重建,並未募捐分文,朽腐垂條,業經三」世矣。族中□君會议,疊石成桥方是久远之策。幸有好善者捐資助力,易木」桥爲弓桥焉,其功德豈淺鮮哉,是爲記。」(www.xing528.com)

俞旺金、俞旺興仝助洋拾元、俞民本助洋念五元、俞士有助洋念元、俞五老助洋拾七元、俞清范助洋拾元、俞官章助洋拾元、俞明□助洋拾元。(以上第一列)

王邦秀助洋六元、俞民根助洋八元,俞保壽、俞旺春、俞祥□、俞南楊、俞民連,以上各助洋五元。(以上第二列)

施增福助洋三元、俞□全助洋五元、俞西安助洋五元、俞□亨助洋五元,石□福、俞氏春□、王才根、董福□、俞□□、俞春丙,以上各助洋弍元。(以上第三列)

俞士來、俞焕建、俞风金、俞氏福德、俞用標、陳木有,以上各助洋壹元。(以上第四列)

民國八年冬月,首事俞民龍、民根、民本、民意、旺春、明增、士有、士根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