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郑和·马和·马哈只碑: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

郑和·马和·马哈只碑: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

时间:2023-10-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11年,云南著名学者袁嘉谷先生于昆阳郑和故里,访得《马哈只碑》,公开发表于《滇绎》,郑和本姓及家世才大白于天下。碑文由礼部尚书大学士李至刚撰,原题为《故马公墓志铭》,俗称“马哈只碑”。父亲马哈只,母亲温氏,生2子,长子文铭,次子和,还有4个女儿。明成祖提拔郑和为内官监太监,成为内官监之首领。此时,郑和34岁,正当壮年之时。最后一次航行时,郑和已逾花甲,不久病逝,他的墓在南京。

郑和·马和·马哈只碑: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故事

黄庭辉(回族

我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

人们一说到郑和,便立刻想起“三宝太监西洋”的故事来;可是人们对于他原来的姓氏、族属及家世,却不大注意,或少有所知。即使是在《明史》一类正史的记载里,也只有廖廖数语,谓曰:“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读了这段话,人们仍不了解郑和的详细情况。

1911年,云南著名学者袁嘉谷先生于昆阳(今属晋宁县)郑和故里,访得《马哈只碑》,公开发表于《滇绎》,郑和本姓及家世才大白于天下。该碑为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郑和下西洋前夕,为去世的父亲所立。碑文由礼部尚书大学士李至刚撰,原题为《故马公墓志铭》,俗称“马哈只碑”。1935年,昆阳知事杨立声兴建碑亭,加以保护,其间虽几经沧桑,至今仍存晋宁县昆阳镇月山西坡郑和公园内。

从马哈只碑等材料,我们才知道:郑和本姓马,原名马和,回族,云南昆阳州(今昆明市晋宁县)宝三山和代村人,明洪武四年(1371年)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曾祖父名拜颜,曾祖母马氏。祖父从其母改姓马,祖母温氏。父亲马哈只,母亲温氏,生2子,长子文铭,次子和,还有4个女儿。祖父、父亲都曾朝觐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得到“哈只”(阿拉伯语,“巡礼人”或“朝觐者”的意思)的称号。(www.xing528.com)

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四川以后,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派大将傅友德、蓝玉、沐英等率领两支大军进入云南,打败了盘踞在那里的元梁王。年仅十一二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带到了当时的首都——南京,阉割为太监。朱元璋把马和赐给当时分封在北平(后改为北京)的第4个儿子燕王朱棣做侍童。燕王府里设有书堂,选官入宫内教习侍从人员。马和刻苦学习,人称其“才负经纬,文通孔孟”。成年后,精明能干,“博辨机敏,长于智略,知兵习战”,深得燕王赏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去世,皇太子又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炇即位,年号建文。不久,发生了燕王朱棣与其侄子允炊之间争夺帝位的内战,史称“靖难之役”。经过3年多的战争,朱棣攻下南京,夺取了皇位,成为明成祖,改号永乐。在这场内战中,马和屡建功勋,受到明成祖赞赏,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正月初一日,赐他姓郑,马和改名为郑和。民间有“马不能登殿,皇帝赐姓郑”的说法。明成祖提拔郑和为内官监太监,成为内官监之首领。此时,郑和34岁,正当壮年之时。

郑和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是作为十五世纪初著名航海家,指挥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远航“西洋”(当时称从今婆罗洲北部的汶莱到非洲之间的海洋为“西洋”)的创举。他身为内官监太监,且小名“三宝”(“宝”或作“保”),所以人们通俗地称这一事件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明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35岁,奉成祖朱棣之命,与副使王景弘率领船队第一次远航。这个船队有水手官兵等27800多人,“宝船”62艘;据明代史书记载,其中最大的船长达44.4丈,宽18丈,可容1000人。船队浩浩荡荡,从苏州刘家港(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出发,到占城(今越南南部)、瓜哇、苏门答腊、锡兰(今斯里兰卡),经印度西岸折回,为时两年。途中历尽“洪涛接天,巨浪如山,海寇劫掠”之艰难险阻。郑和同水手、官兵等“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表现了中国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后,一直到明宣德八年(1433年)的近30年间,共进行了7次(或说8次)远航;经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沧溟10万余里,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红海海口,还派马欢等人朝觐伊斯兰教圣地——麦加。他们的这一空前壮举比西班牙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葡萄牙人达·伽马打通欧、非、亚三洲航道(1497年),都早半个世纪以上;且船队规模之大,船只之巨,都超过他们几倍。所以,郑和不仅是中国伟大的航海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先导者。郑和等人每到一处,以瓷器、丝绸、铜铁器和金银等物,换取当地的特产,为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海外交通,促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南洋各地还保留有纪念郑和的“三保公庙”、“三宝垄”、“三宝洞”、“三宝井”一类的遗迹和碑刻。人们还常将郑和下西洋同张骞西域媲美,赞誉郑和等人开辟的航道为“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主持绘制的40幅航海图,他的随从马欢(回族)、费信等记录航海中的见闻、写下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著作,是研究明代中外交通史的重要文献。最后一次航行时,郑和已逾花甲,不久病逝,他的墓在南京。他的业绩受到人民的尊敬。郑和不仅是回族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