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孔子的进化论:从《易经》到文明发展

孔子的进化论:从《易经》到文明发展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老子以无为起点,孔子以“易”为起点,易即是“变易”、“变化”,一部《易经》便是孔子的进化论。这一篇进化史虽未必件件有科学根据,却大可证明孔子的进化论,又可知孔子既知文化由“穴居野处”变为今日的文明,决不致主张“复古”。孔子的“好古”主义,正是如此。这种事业,全从他的进化论生出来。

孔子的进化论:从《易经》到文明发展

老子以无为起点,孔子以“易”为起点,易即是“变易”、“变化”,一部《易经》便是孔子的进化论。《易经》说: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太极便是“一”(《说文》云,“极,栋也。”栋是屋上最高的横梁,在《易经》上太极便是一条横画),两仪便是“一,一”(仪,匹也),四象便是“二,二,二,二”。八卦,六十四卦,都从这一画生出来,六十四卦代表世间一切人事和天然界一切现象。仔细看来,《易经》的主要理论在于说明万物变易进化的公例,这个公例,乃是由简而繁,由一而万,由太极而“开物成务”。故说:

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

又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又说:“知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3]

这种理论很有科学意味。大抵天地万物极为繁赜,格物致知,正不易下手,所以王阳明费了七日七夜的工夫精力去“究格竹子的道理”,终穷格不出什么道理来。这都由于不得科学的方法的原故。孔子知道天下万物的变化都从极简易的变成极复杂的,所以他要把“天下之至赜”解剖成极“简易”极“几微”的东西,如此才可以下格物致知的工夫。一部《易经》把“天下之至赜”和“天下之至动”都化成为极简易的卦爻,这便是孔子的科学方法。他说:“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研字用如医生药方上“研为细末”的研究,“研几”便是把“天下之至赜”化为简易的卦爻。这种方法都从“万物变化由简而繁”一条公例上得来,《易经》说: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又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又说:“吉凶悔吝生乎动。”大概孔子以为一切变化都是由于两种能力[4]:一种刚而动,一种柔而静,这两种能力相摩相推,于是生出种种变化来。这刚而动的便是乾,柔而静的便是坤。诸君读过西方科学史,知道“动”、“力”这些观念于科学的进化极有关系。近代的物理学起于力学(mechanics),而力学所研究的大都是关于动(dynamics)、静(statics)等现象。孔子把“动静”作变化的原因,可算得为中国古代科学打下一基础。后来战国时代的科学大家如公输般、墨翟都出在鲁国,或是孔子的学说的影响,也未可知呢。(www.xing528.com)

孔子的进化论与他的历史哲学很有关系,孔子既知进化之迹由简易改为繁赜,所以他把全部历史当作一条古今不断的进化,由草昧蛮野时代进而成高等繁赜的文化。《易经·系辞传下》第二章中追叙中国古代文明的进化,极有科学趣味,今将此章大旨演于下方:

(一)渔猎时代(庖牺氏)。

(二)农耕时代(神农氏)耕种所得,有无交易,是为商业的起点。

(三)政治社会时代(黄帝尧舜)始有君臣上下,始作舟楫,始畜牛马,以便交通。又有“重门击柝”及弓矢之器以备不虞。

这一篇中又说上古“穴居野处”,后世变为宫室;上古无葬礼,后世始用棺椁;上古结绳而治,而后始有书契。这一篇进化史虽未必件件有科学根据,却大可证明孔子的进化论,又可知孔子既知文化由“穴居野处”变为今日的文明,决不致主张“复古”。因为文化由简而繁,所以从前简单社会的制度生活决不合今日复杂的社会,所以《中庸》说:“反古之道”便是复古主义(朱熹曰,“反,复也”)。若懂得这一节话,便知《孝经》上说的“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法行不敢行”,全是汉儒假造的妖言。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必及乎身。

孔子虽不主张复古,却极“好古”。他的好古主义全从他的进化论生出来,他把历史当成一条由简而繁不断的进行。所以非懂得古事,不能真懂今事。譬如看一个算术演题,须从头一步一步看去,才可明白最后的等式。又如下棋,若要知现在那一子错在何处,须回想先下的几子,方可明白。所以唐太宗说:“以古为鉴,可知兴废。”孔子的“好古”主义,正是如此。他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之所以知新,并非教人复古,也非教人“食古不化”也。《易经》又说“彰往而察来”也是这个道理。今人说的“历史的方法”(Historical Method),其所根据全在于此。孔子因为知道温故可以知新,彰往可以察来,所以他注意中国史学。他修诗书、订礼乐、作《春秋》,遂替中国开历史一门学问,又替中国创造文学。这种事业,全从他的进化论生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