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壮泰族群迁移形成葫芦形分布的原因

壮泰族群迁移形成葫芦形分布的原因

时间:2023-07-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葫芦形的壮泰族群人口分布就是这样形成的。葫芦形分布的腰部,是壮泰族群迁移的走廊,停留下来定居的人为数不多。

壮泰族群迁移形成葫芦形分布的原因

从上述西瓯人后裔现今的分布情况看,呈葫芦形,即哑铃形,北南两头分布广,呈圆形,北面的一头是黎、壮、布依、侗、水、仫佬、毛南等族以及越南的岱族、侬族、布依族地区;南面的一头是中国的傣族、越南的泰族、老挝的佬龙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印度的阿洪人地区;中间狭窄的地方即腰部是中国云南省金平、河口以及越南的老街一带。出现这种分布状况的原因是,古代氐羌族由云南省的西北向东南迁移,而越南的京(越)人由东南向西北迁移,这两方面的力量挤压而形成此分布状况。

汉朝(公元前206年—220年)至晋朝(265—420年)时期,氐羌族从云南省西北部向东南移居,在澜沧江以东,红河以北地区,已有他们的足迹汉武帝时,僰人已到了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地区。此外,还有昆明族、叟族。同时,汉族移民也进入该地区,在这些地方设置郡县。西晋年间(265—317年),僰人、汉人深入兴古郡(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玉溪地区的部分地方),多为爨和董两大姓家族盘踞。

唐朝(618—907年)时期,从昆明族、叟族分化出来的“乌蛮”,已出现在贵州兴义,云南的建水峨山开远等地。又从昆明族、叟族分化出来的“和蛮”(哈尼族),已居住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和思茅地区。元代(1271—1368年)时他们已立足在师宗弥勒、红河、砚山、丘北等县。

元、明(1368—1644年)、清(1644—1911年)时期,从以前“乌蛮”的一部分演化出来的“罗罗”(今彝族),在砚山、富民、丘北、师宗、弥勒等县与壮族、布依族杂居。在建水、开远等地,“罗罗”、“和尼”与“白衣”杂居。[4] 《元史》卷15《世祖十二》载,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夏,四月癸未,云南省右丞爱鲁上言:“自发中庆,经罗罗、白衣入交趾。”中庆即中庆路,元朝于1276年设置,治所在今昆明市,1382年改称云南府。也就是说,从昆明出发到越南,先经过“罗罗”地区,再经过“白衣”地区才能进入越南。这条道路从古至今,是从昆明到越南的主要交通线,除了氐羌族的迁移外,其他民族也有移民,从而使壮傣泰族的分布在腰部很狭窄。(www.xing528.com)

汉朝在越南设置郡县,但势力还未达到越南西北部,即现今泰人聚居的地区没有设立郡县制。京(越)人主要聚居红河三角洲,这三角洲的概念西北一角的终端是永富省的峰州。其实,汉朝时,京人的分布已超过红河三角洲的范围,他们沿红河而上,到达了安沛一带。到了唐朝时,“乌蛮”的东爨人已发展到越南老街一带,与京人为邻。唐朝设置安南都护府,对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羁縻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的首领充当统治者,进行间接统治。越南历史上最强盛、持续时间最久的李朝(1010—1224年)势力开始伸入泰人地区。1067年牛吼向李朝进献方物;1159年牛吼向李朝进献华象,数月之后便反叛李朝。此后,越南封建朝廷多次用兵牛吼,使牛吼人无法向东南发展。

在北方,越南的岱、侬族聚居谅山、高平、河江、北太、宣光等地,向南是京人的聚居区,岱、侬族要迁入是很困难的,于是只能拐弯,经过老街,向地广人稀的西南方向迁移。这葫芦形的壮泰族群人口分布就是这样形成的。

葫芦形分布的腰部,是壮泰族群迁移的走廊,停留下来定居的人为数不多。这个腰部是壮、布依、岱、侬等族演变为傣、泰族的重要地段。越南老街省北河县的岱族有水岱的称呼。水旱之分只在泰族中有,壮、布依、侬族无水旱之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