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梅山狩猎文化的多样表现

梅山狩猎文化的多样表现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梅山狩猎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一是装弩,二是放绁,三是围猎。梅山猎人笃信巫术,信奉“翻天菩萨”“三峒梅山”等猎神。一经发觉猎物栖息地,便发出独特的吠声。当然也不一定都在“内山”击中猎物。受伤的老虎只要不正面阻击,就不会主动寻人咬。猎物从“点部”负伤逃走的现象常有,特别是特大野猪或猛虎。但它们往往伤痕累累,遭到四面八方猎人的伏击,难逃被击毙的厄运。又称“庆梅山”。

梅山狩猎文化的多样表现

梅山狩猎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一是装弩,二是放绁,三是围猎。前两种为“狩”,猎人单独进行;后一种为“猎”,指集体围猎。

(一)装弩

猎杀虎豹者,梅山人称“弩弓子”。弩箭用竹子为弓,将毒药涂在箭的瓜子针上,当虎豹经过弩弓隐藏处,踩动活动机关,便将它们射中。虎豹中箭后奇痒难熬,就伸舌去舔,霎时出现血封喉,窒息晕倒,成了弩弓子囊中之物。安化芙蓉山往昔有个田姓弩弓子,先后射杀了九只猛虎,就“封弩”不射了。这叫作“只做个九九,不做个十足”,意在不让虎豹“断子绝孙”。

田弩弓子善于窥探虎路,做到弩不空装,装必有获。据其三传徒弟讲,虎多夜行,每行一段路,便用右脚爪子刨一个小坑以为记。若到木桥边,则要刨好几个小坑。弩弓子根据其刨的小坑色泽,确定老虎经过的时间,估计它什么时候转回。老虎转来时惯用前脚踏着所刨小坑走。弩弓子便在小坑边装上弩弓,用树叶枯枝半掩半盖,专候虎豹中弩。

弩弓子熬弩药也有讲究。药物配备熬好后,挑一点涂在雄鸡冠子上,以过一分钟雄鸡跳三跳而死者为佳,死快了或死慢了都不行。死快了说明药性太强,万一误中行人,来不及抢救;死慢了则不能毒倒猎物。

20世纪50年代,安化尚有弩弓子猎虎豹者。80年代后,虎豹濒临灭迹,弩弓子的后继者已稀,但在芙蓉山上,仍有《弩弓经》手抄本可寻。

(二)放绁

放绁是用绳子做个“绞活绁”,置于野兽必经之路,盖上枯枝落叶,绳子的另一头系在一棵扭曲的树杆上。当野兽经过时,一脚伸进绞活绁中,带动机关,那棵扭曲的树弹起来,将野兽吊起。猎物越用劲,绞活绁越紧,逃脱不了。

放绁多用于捕拿麂子、野山羊等中小型猎物,也有捕得小野猪者。野猪一经吊起来,会发出凄厉的叫声,人们叫作“吊半边猪”。

放绁的猎人称“绁匠”。绁匠对猎物出没习性掌握得一清二楚。如野猪、麂子、野山羊都爱走原路,并踩着原来走过的脚印走。麂子每下过一次雨走一次原路,野猪每过七天走一次原路……但这也并非绝对的。

放绁的高低按猎物对象而定。如绁金鸡装一拳高,绁野鸡装一拳一指高,绁野猪则要装五寸高……梅山有一种狸猫,俗称“健猫子”。那家伙很机敏,难上绁。纵使上了绁,也会扭转身来,用那锋利的牙齿将绳索咬断逃跑。梅山绁匠创造了一种专门捕拿健猫子的绁,叫作“鬼扯脚”。即在绞活绁的上面套一个竹筒,健猫子一旦上了绁,那竹筒一滑下去,护住了绁,健猫子牙齿再锋利也逃脱不了。

(三)围猎(www.xing528.com)

由众多猎人联合打猎叫围猎。围猎俗称赶(读gài)山,大多在秋收后春耕前进行。但也有农忙时怕野猪危害而组织围猎者。围猎分下列程序:

一是“求神问卦”。梅山猎人笃信巫术,信奉“翻天菩萨”“三峒梅山”等猎神。猎神塑有木雕偶像。出猎前,由“头人”在神龛前设香茶酒果,请出猎神问卦。先诵《迎神辞》:“伏以神无不降,降无不灵。兹者焚香于炉,灌酒于地,敢请梅山大教主,梅山启教张五郎;猎山会上,三峒梅山;四方土地,五路猖兵。又请祖师×××……再请本师×××列列前神,下降坛场。兹有梅山弟子×××等,将要上山‘赶肉’,恳请指点迷途,确定出猎日辰,指明方向。”接着取出两块卦片,向地上丢去,以阳、巽、阴三个卦推测神灵的指点。问卦毕,焚化纸钱,安神入座。

二是“召将分兵”。出猎日期一到,猎户头人率先到一个山头,吹起牛角或海角,这叫召将。其余猎人闻声聚集,带上猎狗、虎叉、鸟铳赶到山头。要取出一个六七寸高的“翻天菩萨”置于上方,众人居下方,念起《翻坛咒》:“志心皈命礼,奉请翻坛张五郎。一十二岁去拜法,三十六岁转回乡。行在龙虎山前过,望见峨眉天大光。就在此处立坛所,就是翻坛张五郎。此间一棵黄樟树,冬日暖,夏日凉。鸣角一声天地动,吹倒樟树叶翻黄。若有邪师犯吾法,菜篮挑水洒坛场。左脚顶上一碗水,右脚顶上一炉香;左手提把丝茅剑,右手提鸡祭五猖。五猖郎,五猖郎,五方邪魔一扫光。又在坛前转三转,翻身挑水下长江。一翻天来天也动,二翻地来草木黄,三翻山上赶肉去,四翻庙内插旗枪。翻转冲头作冲尾,翻转冲尾作冲头。翻出千年为祟鬼,翻出万年为祸王。弟子一心虔奉请,唯愿翻坛五郎亲降临。”祝毕,画符,敬陈酒果,焚化纸钱。

随后,头人分兵:第一路“坐点”先发,埋伏在野兽必经之地。第二路“打外山”,去猎物被赶出巢穴后逃走之地伏击。第三路带猎狗启山。猎物被启出巢穴后追击称“打内山”。训练有素的猎狗们凭敏锐的嗅觉与野兽的膻气辨别其行踪。一经发觉猎物栖息地,便发出独特的吠声。猎物被启出巢穴后,猎狗们采取前进后退、前退后进,左进右退、右退左进的战术,以惹怒猎物使其反击。

三是“猎山取肉”。“取肉”前猎人为预防蛇蝎、妖精及鬼怪缠身,都要默念《化身咒》:“存变吾身,化吾身,此身不是非凡之身,化为须弥山上一只大蜈蚣,头有千斤足有百,山中邪鬼不敢迫。若有邪师犯吾法,弟子祭起降魔杵、斩魔剑……”咒毕,作“金猫饿虎诀”以降妖。

猎物被启出山后,猎人窥见目标,便选择最佳射击时间,准备放铳。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野兽刚被“启动”时不要打,此时若打,十有八九不中;野兽缓慢行走时不要打,此时若打,十有六七不中;最后,当野兽不顾一切朝一个方向直奔时,让它跑过六七步,从后面扳机发铳,是射击的最佳时机,此时若打,往往能击中。当然也不一定都在“内山”击中猎物。特别是大野猪,打它一铳后,它负痛报复,见人就咬。带伤的野猪伤人的事时有发生。但野猪反扑只有直劲,用其嘴将人拱翻并用利齿咬。有经验的猎人多选择在大树下或岩洞边以避其锋。受伤的老虎只要不正面阻击,就不会主动寻人咬。梅山民谚言:“打老虫(虎)只要一副胆,打野猪要一副板(棺材)。”

野兽如在“内山”脱逃,进入“外山”,此时头人将发挥关键作用。他运用“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用兵之法,指挥在无“点”处的猎人呐喊,将猎物驱赶到“点”上去。“坐点”的猎人不要迎头击,要放它过去,从背后瞄准袭击。若从前面打,万一没打死,危险。

猎物从“点部”负伤逃走的现象常有,特别是特大野猪或猛虎。但它们往往伤痕累累,遭到四面八方猎人的伏击,难逃被击毙的厄运。

四是“收场庆神”。围猎结束时,头人又吹牛角,负责收拾猎物者抬着猎物,聚集一处。首先要庆神:感谢梅山神的恩赐。又称“庆梅山”。猎人认为猎物乃当地山神豢养之物。庆神前要“黑山断路”,谨防邪魔作祟。由头人念《黑山断路诀》:“扳天就地,扳地就天。移转冲头作冲尾,移转冲尾作冲头。树木倒生船倒上,斩天斩地斩妖魔。上不许飞禽而过,下不许蚂蚁爬行。天暗黑地暗黑年暗黑月暗黑日暗黑时暗黑,十万河山尽暗黑。上塞黄河九曲水,下塞梅山十峒头。”随后便“祭毛牲”,把猎物摆在临时设置的坛前。又将携带的翻天菩萨、三峒梅山及本门派的祖师等的塑像放在上方,焚香斟酒,念《迎神辞》,恭请众神品尝。接着便唱山歌、跳巫舞,狂欢一阵之后,便“咚鼓发散”——请众神归位。最后由猎人分配猎物。

梅山分“肉”有个老规矩:凡参与狩猎者均可分一份,路过的行人,包括抱在手中的孩子也不例外,这叫“上山赶肉,见者有份”;但吹响收场号角之后,就没得分了。分肉时击毙猎物者,多分得该猎物的头。给猎物打了一铳而未致死者,多分得一块“码子肉”。参与“启山”者,多分得猎物的四只脚。分肉时由持刀者信手砍去,得肉者从不计较差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