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梅山狩猎:地方特色与文化特征

梅山狩猎:地方特色与文化特征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梅山狩猎具有古老的荆巫文化特征梅山古属荆州之域,狩猎习俗属荆巫文化范畴。(二)梅山狩猎文化具有浓厚的先民生产特色先民生产特色,集中表现在梅山教祖师爷张五郎偶像上。(三)梅山教乃地道的巫文化与传入梅山的道教融合而成原始梅山教的特征,是将其祖先盘瓠视为猎犬。其时,梅王扶汉阳据芙蓉山为狩猎首领。

梅山狩猎:地方特色与文化特征

(一)梅山狩猎具有古老的荆巫文化特征

梅山古属荆州之域,狩猎习俗属荆巫文化范畴。史载“荆巫,祠堂下、巫先、司命、施糜之属”(1)。梅山崇奉的猎神即巫先:包括上峒梅山胡大王、中峒梅山李大王、下峒梅山赵大王,以及当地山神土地,历代相承的狩猎祖先。往昔梅山农村家家都有神龛。神龛分上、下两龛。猎神及灶神(司命)、财神等,都置于下龛,此属“荆巫,祠堂下”的习俗余绪。

对下龛神祇的崇拜,起源于母系社会。“上古之人,知母不知父的时代崇拜地祇;等到父权发达了,才崇拜天神”(2),因而产生了上龛。这一习俗起源于夏商周三代对祖先神的崇拜。丁山先生在其《中国古代宗教神话考》中论证了:三代不同礼而王,而其民族原始宗教均以山鬼为大神。夏后氏祖禹,商人祖夔(应为契),周人祖稷,均是山鬼崇拜的不同人格化。梅山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习俗,视狩猎祖师为最大的山鬼。但是,翻天菩萨张五郎则在清朝大兴文字狱时被逐出了下龛。梅山人将他的偶像搬到了山崖石洞之中,称外坛神或坛山神。

有人说张五郎原名陈十五郎,江西瑞安人,在江西填湖南时徙居梅山,成了梅山狩猎的创始人和梅山教的鼻祖。据此,梅山文化成了客家文化了。事实上,梅山文化的全盛时期在北宋熙宁五年(1072)前,而江西人填湖南则在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以后。还有人说张五郎乃雍州人,唐敬宗时在青州做官,妻为黑虎精所掳,遂弃官随闾山九郎学法,杀虎报仇。按雍州属秦、青州属鲁,与梅山风马牛不相及。况且张五郎其人,乃汉人加入“蛮族”者。(参阅本书第六章《梅山人物》)

(二)梅山狩猎文化具有浓厚的先民生产特色

先民生产特色,集中表现在梅山教祖师爷张五郎偶像上。他那翻天倒立的艺术形象,实质上是远古渔猎先民“钻猛子”下水摸鱼的刻画。还有:相传张五郎到太上老君那儿去学法,老君叫他一天将后山的树都砍翻,他在老君女儿吉吉的帮助下全砍翻了;老君又叫他当晚将砍翻的树烧光,次日早播下三担六斗芝麻种子……这也在吉吉的帮助下完成了。梅山先民从事“刀耕火种”粗放的农业生产。北宋熙宁五年(1072)《开梅山歌》载:“人家迤逦见板屋,火烧硗确多畲田。”张五郎的故事,正是梅山先民“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的写照。

(三)梅山教乃地道的巫文化与传入梅山的道教融合而成

原始梅山教的特征,是将其祖先盘瓠视为猎犬。《梅山峒歌》说梅山神的祖先是黄斑犬,替有为国国王平定黑风洞蟒蛇精有功,得与公主婚配,住梅山峒中,繁衍十三姓子孙。与《后汉书》所言盘瓠乃犬,因有功得与公主婚配的故事大同小异。再梅山教的“翻坛咒”中,有“戌时生下张五郎”之句(按:十二地支中的“戌”属犬),梅山教把盘瓠与张五郎合二为一了。

道教文化属华夏文化范畴。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爆发了以张角为首的黄巾起义。起义烈火被扑灭后,大批黄巾余党遁入江南。当时的长沙蛮张氏,实质上乃加入蛮族的汉人。梅山教还融入了道教南派的因子。梅山教将太上老君奉为张五郎的本师,而太上老君乃道教崇拜的祖先。三峒梅山中的中峒梅山李大王实质上是老子李聃的传人,下峒梅山赵大王原称“盗大王”,系老子弟子,因盗得老君的“捆仙索”下山,被贬为下峒梅山之王,以放绁捕猎为生。《翻坛咒》中言:“行在龙虎山前过,望见峨眉天大光。”江西龙虎山乃道教南派发祥地,四川峨眉山托指道教发祥地鹤鸣山,可见梅山教乃注入道教内涵的梅山巫文化。

(四)梅山狩猎文化传播甚广,影响深远

梅山狩猎文化在梅山代代相传。北宋初,梅山教成了梅山先民人人信仰的原始宗教。其时,梅王扶汉阳据芙蓉山为狩猎首领。他继承和发展了祖传毒弩射杀猛虎的绝技,为后世承袭。梅山教中所奉上峒梅山“胡大王”实则是指扶汉阳(胡与扶谐音)。其所以不直呼“扶大王”者,源于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邵州守将李继隆奉命会征南唐袁州,遇扶汉阳阻击于长沙南,中毒弩,几乎丧命。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朝廷遣翟守素起兵攻破梅山,扶汉阳战死,扶氏遗民惨遭杀戮,幸存者大多改姓,梅山所奉“扶大王”也被迫改称“胡大王”了。(www.xing528.com)

北宋熙宁五年开梅山后,随着汉文化的传入,农耕技术的发展,梅山狩猎文化圈日渐缩小。到了近现代,偏僻山区仍有迹可寻。清代至民国时期,芙蓉山出了两个狩猎高手:一名罗君上干,一名黄君五郎。罗君上干有一套爬到树上射击飞禽走兽的绝技,故名“上干”。有一个三伏天,他独自一人上山狩猎,正值烈日如烧,他连忙爬到一棵大树上乘凉。霎时间彤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而下,忽见一条偌大的蜈蚣倚在一棵老松树上,口吐毒液,与“雷公”拼搏。那“雷公”只在它头上兜圈子,不敢近前。罗上干窥得真切,对准蜈蚣放了一铳。蜈蚣向他喷了一口毒液,“雷公”乘势劈了一斧。蜈蚣被劈死了,罗上干晕倒了。雷公将他拖过三眼(口)塘,洗净了毒液,救活了他。自此罗上干猎技大增,成了闻名遐迩的铳手。那三眼塘也成了传说中狩猎地名遗址。

黄五郎原来猎技一般,只因虔心敬奉张五郎,梦中得张五郎秘传,猎技大增。他装弩、放绁、围猎样样精通,尤擅长虎叉。他一旦发现老虎,立即迎上去,将虎叉竖立在地,叫声“畜生快来”。那虎见叉,便猛扑上去,并向持虎叉者喷一口滑如桐油的唾沫。但铁叉在黄五郎手中如生了根,滑不脱。他膂力极大,使劲一掀,将虎掀开丈多远。如此连掀三次,倒了虎威,便乘势刺去,无不胜者。他临死时吩咐儿子,他要脚穿草鞋、手执虎叉去见他的祖师爷张五郎。

民国时期,梅山教进入“下九流”。诸如“掮龙船”“打大卦”的无业游民,都携带着猎神“翻天菩萨”助威。梅山教的影响,冲破了时空局限。至今仍有迹可循的梅山师教,奉张五郎为启教先师。该教的“法器”牛角,则是围猎时召将之物。今永州一带,猎户自称“梅山子弟”。(3)

信仰猎神张五郎的习俗,随着木材商人的排筏,自资水去洞庭,顺长江而下,传播到沿海一带乃至今台湾,“翻坛倒洞”张五郎则演化成了“翻江倒海”张五郎。

作为梅山文化重头戏的梅山狩猎文化,虽然带着古老荆巫文化色彩,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集中反映了梅山先民淳朴的品质,融入了数千年梅山境内多民族共同创造的狩猎经验,吸收了道教南派和太平道的某些特点,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特征。它那崇拜祖师、包容不同民族与不同文化的海纳百川的恢宏气质,在新世纪的今天,在中国乃至全世界,仍然焕发出晶莹异彩。

注释

(1)《史记·封禅书》第221页。

(2)王纯五:《夏禹与道学》,参阅《中华文化论坛》1999年第2期第70页。

(3)《湖南地方志少数民族史料》第58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