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的历史发展及时代特点

清代的历史发展及时代特点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器为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制品,高6.9厘米,口径为4.5厘米,底径为4.8厘米。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此器于肩、腹部以青花塑形,以釉里红填彩,刻画三条鳜鱼。此器高11厘米,口径为15.5厘米,系景德镇御窑厂制品。青花釉里红水波云龙双耳扁瓶扁瓶因颈部两侧贴附双耳而得名,又称“扁壶”或“卧壶”。清乾隆釉里红宝相花纹僧帽壶僧帽壶创始于元代,流行于明代,以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釉品种为贵。

清代的历史发展及时代特点

釉里红花卉纹水盂

水盂,又名“水中丞”,属文房用具,俗称“苹果尊”。

此器为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制品,高6.9厘米,口径为4.5厘米,底径为4.8厘米。此器通体饰纹样四组,其间用青花弦纹间隔,外口沿绘有莲花,肩部饰卷草纹,腹部主饰四团花,颈部饰芭蕉纹。绘画手法为线描勾勒法。图案线条纤细活泼,釉里红发色鲜艳明亮。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

此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绿彩釉里红花卉纹水盂

此器高8.9厘米。洁白莹润的白釉瓷面上绘有一枝叶绿花红的蔷薇花。釉里红的涂抹、深浅、勾剔,尽管不乏晕散之弊,但仍显娇鲜红艳、柔嫩清雅。大片留白明净玉润,更加突出釉里红的色感及主饰形成的艺术效果。底书青花“大清康熙年制”两行六字楷书款。

此器现藏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青花釉里红龙纹盘

此器高3.9厘米,口径为17.5厘米,系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制品。

器物选料、制作、纹饰、烧制无一不精。尤其是青花绘龙纹,釉里红画海水纹,工致茂密,高古雅逸。釉里红的线描克服了高温烧制易晕散的难题,且利用了留白形成的色阶变化,不仅突出了龙姿矫健、海涛汹涌的气势,而且整个器物于青红互衬间显得生机盎然、气势非凡。

此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釉里红水波赶珠云龙纹缸

此器高43.5厘米,口径为39.5厘米,系清代康熙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制品。

此器敛口、圆腹,平底内凹,形制宏伟、规整。主饰用釉里红线描,绘有一龙蹴火蹈浪的纹样,龙形威凛,云朵飘洒生动,釉色鲜红浓重,海水澎湃。线描一丝不苟,毫无滞笔,但龙首部分略有因高温烧制而产生的晕散现象,但瑕不掩瑜。此器为清初御制贡瓷中不可多得的佳品。

青花釉里红鳜鱼纹小梅瓶

梅瓶因口径小至仅与梅之瘦骨相衬而得名。该梅瓶口小、颈短、肩丰,肩以下渐内收,圈足,瓶体修长,为宋代以来的传统瓶式之一。

此器于肩、腹部以青花塑形,以釉里红填彩,刻画三条鳜鱼。青花工笔、淡描、分水兼有,毫厘不爽;釉里红渲染的鱼鳍,浓淡相宜。青红互映,水波不兴,深化了“桃花流水鳜鱼肥”的主题韵律。

此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釉里红竹桃纹瓶

此器敞口、短颈、丰肩、鼓腹、敛腰、圈足,瓶体修长,高45.4厘米,口径为11.2厘米,系清雍正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制品。

清代雍正年间,景德镇的釉里红烧造技术得到了一次飞跃式的发展。此器结合器型特点,以釉里红单色线描三重纹饰。主饰的坡岩修篁、岸边的桃树硕果累累,于工致中复带风韵,清朗间亦蕴机杼。

此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釉里红三果纹高足碗

三果纹即指由佛手、桃、石榴三种水果组成的画面,因“佛”与“福”音似,桃寓意长寿,石榴象征多子,寓意多福、多寿、多子,俗称“三多纹”。此器高10.2厘米,口径为14.8厘米,系清代雍正年间景德镇御窑厂制品。

纹饰以釉里红涂抹绘成,形简神具,从剪影式的造型中,可见物象的基本特征。于洁白莹润的底釉上凸显红色的铜红釉质,实属不易。此器在高温烧制时尚欠火候,呈色暗沉,但不失为雍正窑釉里红的上乘之作。

此器现藏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

釉里红三鱼纹高足碗

釉里红在清代雍正朝达到了鼎盛,雍正朝仿制了很多明代宣德朝的釉里红制品。此器高11厘米,口径为15.5厘米,系景德镇御窑厂制品。(www.xing528.com)

此碗胎质细润洁白,釉色明净透亮,釉里红绘之鱼形“自骨内烧出,凸起宝光,鲜红夺目”,红白竞艳,真绝品也。

此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青花釉里红水波云龙双耳扁瓶

扁瓶因颈部两侧贴附双耳而得名,又称“扁壶”或“卧壶”。此器高32厘米,呈扁圆形,口小,一面鼓腹,一面砂底无釉,中心下陷有脐。此器以青花绘海水云瑞纹,以釉里红画出水龙,笔致工细,线描遒劲,釉里红似因高温烧制而略有晕散现象,但不失为清代乾隆窑之佳作。

此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釉里红加胭脂红图案纹双耳扁瓶

此器高17.8厘米,以釉里红混合胭脂红彩绘金轮纹,口沿及侧肩部绘如意纹和缀珠纹,腹部主饰为六角金轮。发色明艳深沉,线描细致紧密,充分显示了清代乾隆窑景德镇陶工娴熟的彩绘技巧和高超的烧造技术。

此器现藏于沈阳故宫博物院。

釉里红团龙纹葫芦

此器口小、颈短,瓶体形如上小下大的束腰葫芦。器高30厘米,腹径为20厘米。上下饰有螭龙纹、如意纹、蕉叶纹、回字纹、缠枝莲纹等7道纹,上下釉里红团龙纹中双龙翻舞,对飞翩腾,足见其线描功底扎实而深厚。这标志着乾隆窑的绘画装饰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此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釉里红宝相花纹僧帽壶

僧帽壶创始于元代,流行于明代,以永乐、宣德红釉及甜白釉品种为贵。颈圆,腹鼓,圈足,口与肩之间安一曲柄,相对处有流,带盖。器物顶部似僧帽,故名。

此器纹饰以釉里红线描形式描绘宝相花纹,笔势工整遒劲,布局疏密稳当,为清代御窑厂贡瓷中釉下彩的杰作之一。此器专为乾隆时的藏教首领八思巴禅师精心烧造。

此器现藏于西藏布达拉宫珍宝馆。

釉里红缠枝螭龙纹瓶

清代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贡瓷,大多有龙纹,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釉里红彩烧技术日趋成熟,故在此期间以釉里红单色绘制的礼器渐多。此器高32.5厘米,腹径为20厘米,通体以缠枝莲铺垫,其间饰有腾跃翻飞的螭龙形象;其线描细腻,疏密得宜,加之口、颈、肩、足部位的边饰紧凑、形象,整个器物显得威严整肃、端庄典雅。

此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釉里红缠枝花卉灯笼

此器高17.1厘米,直口、溜肩、鼓腹、圈足,形似灯笼,故名“灯笼尊”。胎质精细洁白,釉面匀净。肩部与足部饰忍冬纹,腹部主饰缠枝莲纹。画面繁复满密,具有很强的图案装饰效果。釉里红发色纯净,变化微妙,闪烁紫光,釉色与料色配合得宜,充分展示了釉里红的娇艳之美,实属乾隆时期的精品佳作。

此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青花釉里红云龙纹天球瓶

此器高52厘米,口径为10.7厘米。此器直口、长颈、球形腹、圈足。通体以青花绘流云,一条以釉里红勾描的腾龙穿行其间。底部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此器造型壮硕,青花釉里红发色稳定,云龙雄健有力、富有生气,是乾隆年间青花釉里红贡瓷中的精美大器。

此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釉里红锦纹扁壶

此器高17.5厘米,口径为3.5厘米,口呈蒜头形,颈短,腹呈扁圆形,圈足矮,双耳连接口与肩,壶嘴部绘如意云头纹;壶的正面绘圆形锦纹,侧面绘缠枝花卉纹。其制作精美工细,造型秀美,釉里红发色纯正。此器是清仿明代永乐青花瓷的杰作之一。

此器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