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所为之——对话中的拓展之道

有所为之——对话中的拓展之道

时间:2023-07-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想那背景音乐肯定是有人专门为童老师的这次朗诵量声定制的,因为它的整个节奏完全符合《岳阳楼记》的情绪变化。《岳阳楼记》的配乐也很艺术,比如第一段到第二自然段之间,有一段时间音乐就是若隐若现的。还有就是洞庭湖本来就是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这些因素合在一起,所以《岳阳楼记》的音乐必须大气有气魄,交响乐比较好。教师既是对话的参与者,更应该是对话的推动者。

有所为之——对话中的拓展之道

生:我感触比较深的是朗诵的配音。我想那背景音乐肯定是有人专门为童老师的这次朗诵量声定制的,因为它的整个节奏完全符合《岳阳楼记》的情绪变化。从一开始很平静,然后紧张激烈,接着是明快欢乐,最后高亢悲愤,音乐和朗诵完全同步。

师:岂止是同步!王老师简直觉得就是天衣无缝呢!童老师朗诵得感人,音乐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我想起了前段时间我们演《石壕吏》也是配了背景音乐的,潘俊臣,现场采访你一下,当时咱们剧组是怎么考虑的?

生:当时老师安排我拉二胡,拉的曲子是那首《江河水》。

生:班上音乐人才不少,杨羚箐是古筝手风琴双十级,还有几个同学是弹钢琴的,吹小号的,为什么最后定的是你的二胡《江河水》呢?

生:大概是《江河水》这首曲子很悲凉忧郁,很适合《石壕吏》的内容吧。

(自评:当时课堂的对话到这个地方就停止了。课后反思的时候,觉得这个地方意犹未尽,于是找来潘俊臣,把课堂上没有能够深入的对话继续深入了下去。)

师:其他乐器也可以演奏《江河水》啊!

生:二胡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人在哭,如泣如诉的,而古筝、钢琴等很难有这么强烈的悲伤的效果。

师:还记得当时你配乐的时候是从头到尾一直在拉吗?

生:不是,中间官吏和老妇人交涉的那一段就没有拉,配的主要是开头、高潮和结尾。(www.xing528.com)

师:这和今天童老师的朗诵配乐有相通的地方吗?

生:有的。《岳阳楼记》的配乐也很艺术,比如第一段到第二自然段之间,有一段时间音乐就是若隐若现的。三段和四段之间音乐的变化比较大,在过渡的时候也有一小段的停顿。

师:你很仔细啊。再说说,你们听出了给《岳阳楼记》配乐的是什么乐器吗?

生:好像不是某一样乐器,而是交响乐

师:本来也是很痛苦伤心的感情,为什么不用二胡呢?

生:二胡显得小气了,范仲淹虽然也很愁,但那是一种荡气回肠的愁,和《石壕吏》中一家子哭哭啼啼生离死别的愁不一样。还有就是洞庭湖本来就是浩浩荡荡横无际涯的,这些因素合在一起,所以《岳阳楼记》的音乐必须大气有气魄,交响乐比较好。

师:对了,看来,音乐必须和文本相互理解相互诠释才会出最好的效果。

(自评:很为自己课堂上的浅尝辄止而遗憾。教师既是对话的参与者,更应该是对话的推动者。我启动了这个教学环节,但是却在不该紧急刹车的时候紧急刹车了,导致了天然教学资源的闲置,当然这个对话环节就显得略为单薄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