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现心灵对话之美

发现心灵对话之美

时间:2023-07-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攻克这一难点,袁老师设计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心灵和作品对话、和作者对话、和生活对话。学生们谈了很多,但大多在描述王一诺失去视力之后内心的自卑、脆弱、难过,教师在对话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看到王一诺内心的坚强、乐观,再启发学生去看王一诺在绘画上展现的才能,于是学生开始说:“他的内心珍藏了很多美好回忆,一丝丝亮点将他的内心点亮起来。”心灵和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是领悟生活真谛的过程。

发现心灵对话之美

要达成好的目标,一定要有一个有效的推进过程。这节课推进的难点便是如何让学生读懂作品和创作者的内心世界。为了攻克这一难点,袁老师设计了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让学生的心灵和作品对话、和作者对话、和生活对话。

这是一个了解作品的过程,更是一个走进盲人孩子内心世界的过程。课程的导入便是观察作品:一只硕大的滴泪的眼睛闯入大家的眼帘,极富冲击力。学生在观察这只有盲孩子画出的眼睛时,他们的眼睛湿润了。接着老师又拿出了八幅不同的画眼睛的作品,从一只眼睛到八只眼睛,学生的心被触动了。教师要求学生尝试理解作品,走进盲孩子的内心世界,为作品取标题。一群学生走上讲台写下自己的理解:盲人的心愿、黑暗中的光明、黑暗中最亮的那颗心、希望之心、光明之眼、会发光的眼睛、黑暗中的光明……学生的心迅速地走近了盲孩子的心。随后教师提出学习要求——写“前言”,要大家说说该写什么。学生纷纷说出了重点:鼓励的话、呼吁关心、盲孩子的不易和奇思妙想等等。特别是一个学生说到:“黑暗中可见”,“可见”的是什么?这“可见”对盲孩子的心灵有怎样的安慰?——这可谓是点睛之笔,心与心又近了一步。随后的观察作品和读懂内心的过程,学生们从“走近”到“走进”,每个人慢慢找到了自己要写的那份“前言”应该说什么。

然而,这个过程的行进却一点也不容易!且让我们来看两个片段:

片段1:解读王一诺的一组绘画作品环节

教师特地将王一诺的内心独白和作品一起呈现,帮助学生理解绘画要传达的内容。

《相寻梦里路》

王一诺

这次展出的作品全部是在我视觉异常后所画的。

在很长的时间里,我总是躺在床上,不愿意接受醒来的世界。

当我闭上双眼,在一片漆黑中,才感觉到有光亮在一点一点地冉冉升起。

无数次梦见儿时的路,亲人的身影,在梦中都是那般的真切。

生病的日子给了我重新叙旧的机会,看到儿时常去的曲院风荷已近黄昏,远处的雷峰塔在几秒钟之间变成了浑然的金色。(www.xing528.com)

这金色又慢慢地滑入湖面之中,在晚风里荡漾起千万缕温柔的波纹。

只这一刻,便知道了即使在无常的变幻之中,这些景致却仍是一样的。

在状态好些的时候,我便用绘画去记录它们。

画里的光芒依稀而微弱,但哪怕只是那么一点,正如同那西湖的波光一般,会让回忆缓缓亮起。

而怀着这样的心情去描绘它们的我,仿佛也被祝福了,有了继续下去的勇气。

学生们谈了很多,但大多在描述王一诺失去视力之后内心的自卑、脆弱、难过,教师在对话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看到王一诺内心的坚强、乐观,再启发学生去看王一诺在绘画上展现的才能,于是学生开始说:“他的内心珍藏了很多美好回忆,一丝丝亮点将他的内心点亮起来。”教师回应:“你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关键,给他带来勇气的就是这些美好的点点回忆——这是他心中的美好世界。”教师的点评推动着讨论的深入、正确观念的建立。

片段2:解读《小腿的情人》环节

这幅摄影作品拍摄的内容主体是街边的路障。在没有看到作者本人的解说时,学生也曾有误解——小小路障可以搀扶盲人,然而,当展示了作者本人的解说以后,学生的内心感受就完全不一样了:

作品解说:看!虽然他很普通,你甚至从来没去留意过。可当我走在人行道上,我小腿与他相遇的时候,这双恋人就肆无忌惮的“拥抱”“亲吻”,于是在我的小腿上留下深深的“吻痕”——一个红红的包。

教师特地让误解的学生来念这段话,随后追问:“看到这幅作品和这一段话,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我想到了盲人孩子生活的艰难,还有他们对于这样的生活没有抱怨,而是乐观面对——并未将路障当作敌人,而是称之为‘情人’。”——这是认识的纠错,更是一种认知上的进步,课堂里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如何读懂作品里蕴含的灵魂之光。

心灵和作品、作者对话的过程,是领悟生活真谛的过程。有了教师的引导,“不容易”也逐渐变得“容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