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庄子:相对的美,使我们感到心灵之美

庄子:相对的美,使我们感到心灵之美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庄子的“相对论”我们已经领教了,在“相对”的世界中,“美”同样不是绝对的、确定的概念:“莛”是小草,“楹”是大柱;厉是丑人,西施是美女。苏格拉底对种种人生问题的认识常与庄子心意相通,“美”的定义也同样吸引了他。人们想给“美”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定义,但最终发现,立场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美既然是相对的,那么,使我们感到“美”的,就是我们的心灵。对“美”,要有体悟和欣赏的眼光,才能发现“美”。

庄子:相对的美,使我们感到心灵之美

庄子的“相对论”我们已经领教了,在“相对”的世界中,“美”同样不是绝对的、确定的概念:

“莛”是小草,“楹”是大柱;厉是丑人,西施美女。但是,在庄子看来,莛与楹,厉与西施,根本没有美丑之分。

苏格拉底对种种人生问题的认识常与庄子心意相通,“美”的定义也同样吸引了他。他曾经问诡辩学者希庇阿斯“什么是美”。希庇阿斯毫不犹豫地答道:“美就是一位漂亮姑娘。”苏格拉底立刻质疑说:“一匹母马、一个竖琴甚至一个汤罐也可以是美的。但是,即使最美的姑娘,比起女神来,也还是丑的。那么这姑娘就既是美的,也是丑的……”他们讨论了很久,柏拉图记下了这一连串对“美”的疑问,成就了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系统讨论美的文章《大希庇阿斯篇》。人们想给“美”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定义,但最终发现,立场不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为什么“美”的概念这么难以确定呢?因为美是无限的,是相对的。

美学家们曾辩论过,在审美过程中,是先有“好看”还是先有“好感”呢?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好感”总是无条件地先于“好看”而存在的,这样便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说。有一则古代故事,说有位富公子爱上了一个独眼女子,他因此认为天下的女子都应该是独眼的。在这位公子的眼里,长着两只眼睛的正常女子反而很难看。(www.xing528.com)

苏轼曾在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同样的人和事,在不同的人眼里,从不同的角度观赏,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美。心境常左右人对美的看法。热恋中的人会把平凡的情人看作天仙;失恋的人看见美艳的玫瑰也会觉得是一种讽刺。酒红色的枫叶,在秋日闲游的人眼里是令人慰藉的美景,离别的人看到的却是“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美既然是相对的,那么,使我们感到“美”的,就是我们的心灵。对“美”,要有体悟和欣赏的眼光,才能发现“美”。日月星辰虽遥不可及,但只要你欣赏它们,它们的美就属于你。但是,如果你终日冗务缠身,不能抬头看山水,山水再好也徒有其表;如果你忧心忡忡地赶路,花开再美也是枉然。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有一个鲁班雕刻凤凰的故事传说。鲁班在雕刻凤凰的时候,凤凰的冠和爪还没有雕成,翠绿的羽毛也还没描画好,别人看见那凤凰的身子、凤凰的头,就讥笑说那是鹈鹕,都批评它的丑陋和笨拙。等到凤凰雕刻完成,璀璨的凤冠像云一样高耸,玛瑙红的爪子像电一样闪亮,如披着锦缎一样的身子像朝霞一样放光。那凤凰腾飞而起,绕着屋梁翻飞,三天不落下来。这时人们才开始称赞它的神奇美妙和巧夺天工。所以,还要多侧面地观照着,从整体上把握美,那才不会以偏概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