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纸质书美感:参差之美与阅读之美

纸质书美感:参差之美与阅读之美

时间:2023-09-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喜欢纸质书,偶尔也买几本纸质书的另类——毛边书,感受参差之美。2015年8月,我有幸获得其主编的《参差》第1期。由《参差》始,我逐渐收罗沈先生相关著作,也开始学着与美人打交道。而这种看起来毛毛糙糙的书边,不经裁剪,不修边幅,更体现出参差美、残缺美。最多也就印几百本,大都是作者自留和赠送,或在某些“毛边党”都知晓的固定渠道销售。在感受参差之美时,体味阅读之美。

纸质书美感:参差之美与阅读之美

[安徽]方怀银

工余买书读书,我还是习惯纸质书。拿在手里,或展读,或浏览,一页页翻过,书便有了温度。看到会意处,在空白处写下数十或上百个字。看完若有所得,在序前或跋后记下,这书便真正是自己的了。喜欢纸质书,偶尔也买几本纸质书的另类——毛边书,感受参差之美。

毛边书最早流行于德、法、英等欧洲国家,明治维新前后传入日本。1909年,在日本留学周氏兄弟,出版了他们翻译的外国短篇小说《域外小说集》第一、二两册,书籍装帧就是“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切削”的毛边形式。自此,毛边书进入中国。鲁迅自称“毛边党”,巴金茅盾等人的作品,也都有过毛边本。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印制毛边书在中国出版界,尤其是新文学领域蔚然成风。据现代“毛边党”沈文冲统计,1929年,我国出版印制毛边书达333种,几乎是“日出一本”的盛况。2015年8月,我有幸获得其主编的《参差》第1期。在目录页上他写道:“谈谈你是怎么喜欢上毛边书的……”我疏懒,一晃快三年时光,也没有写下关于毛边的一个字。其实,对于毛边,我只是喜好,似在马路上人群中欣赏素朴美人,一直远观。由《参差》始,我逐渐收罗沈先生相关著作,也开始学着与美人打交道。

毛边书天头地脚宽阔,整本书舒朗美观,表现出一种原始美。而这种看起来毛毛糙糙的书边,不经裁剪,不修边幅,更体现出参差美、残缺美。

阅读时,手握刃口略钝的木质裁刀或金属书签,裁一页读一页,读一页裁一页。在安静的时间里,刀纸摩擦的沙沙声,平添了一份与书的“耳鬓厮磨”,让阅读更显悠长。故而,制成毛边的书,一般都是篇幅不长的散文诗歌之类,一篇有个三五页。边裁边读,有若江上行舟,不问止泊之处,任意东西,左右闲览。如果是悬疑小说,那不急死人呢。师友布谷曾谈及读谷林《答客问》毛边本的心境:“在冬夜的灯光下,用一把精致的小裁刀,边裁边看,裁一页看一页,于是,谷林文字的意境慢慢地铺张,浸润在冬夜的时光里,冬夜的时光像是一张淳棉的宣纸,谷林的文字在其中慢慢地耗散,慢慢地显出一点淡淡的温馨而平静的磨痕。”昏昏灯火,品茗裁读,如老友晤谈。这样一份阅读带来的惬意与满足,非经历过恐难以明说。(www.xing528.com)

毛边本虽省了裁切的工序,但售价大都高于书的正常定价,在书店很鲜见。最多也就印几百本,大都是作者自留和赠送,或在某些“毛边党”都知晓的固定渠道销售。安徽某出版社曾将一书做出大量毛边本,发到新华书店销售,居然被当作残次品退货。店员拆包上架后,发现是毛边,正准备下架。我当时在书店闲逛,便买了一本,算是捡漏。这书的内容谈事论政,还真不适合做毛边。手头的十几册毛边书,多是通过书讯或朋友介绍所得。《开卷随笔文丛》六册最为珍贵,内容自不必说,就外表看,毛边还“裸背”,似素心人,摊开在书桌上,书页服服帖帖,裁读极顺手。

毛边书似精美菜肴中的土菜,偶尔尝尝,别有风味。在感受参差之美时,体味阅读之美。

2018年3月2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