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讨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地缘文化研究

探讨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地缘文化研究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地缘文化的研究尚处于开拓阶段。关于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界至今尚无中英文学术专著出版。此外,部分早期出版且具有学术影响的英文研究成果已经绝版或难以找到。因此,中国学者在中南半岛国家的研究领域,具有较大优势。国内学界对中国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的跨界民族的研究,主要关注与中国有渊源关系的同源民族。这是西方学者首次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探讨华侨问题。

探讨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地缘文化研究

有关“文化”最早的一个定义,出自于《周易》的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5]时至今日,国内外学界对“文化”一词尚无统一的界定。不过,其中不乏值得借鉴者。比如,英国学者爱德华·伯内特·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将文化界定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和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6]其后,英国学者布劳尼斯罗·卡斯帕·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er Malinowski)发展了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他在《文化论》(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一书中指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7]笔者认为,上述这两个对文化的定义,都值得本书借鉴。

目前,国内外学界对地缘文化的研究尚处于开拓阶段。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显示,国内外学界对地缘文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91年美国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的专著《地缘政治与地缘文化:有关变革中的世界》(Geopolitics and Geoculture:Essays on the Changing World-System)。[8]该书提出了“地缘文化”(geo-culture)这一概念。沃勒斯坦认为,“地缘文化”是一个“确保世界体系得以存续的文化框架”。它是“由每个世界体系的价值观和基本规则构成的,用来区分不同体系、不同社会和不同文明的文化标准”。[9]

在沃勒斯坦之后,地缘文化作为一个学术概念,引起了更多学者的关注。其中,尹朝晖教授将“地缘文化”界定为,“同一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因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内容和特征的文化系统”。[10]刘从德教授认为,地缘文化是“同一空间区域内的社会群体因受其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具有共同内容和特殊特征的文化系统”。[11]在分析方法上,潘忠岐教授与黄仁伟教授从全球层次、亚洲地区层次和周边层次探讨中国地缘文化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而提出中国地缘文化战略的可能选择。[12]这些研究成果为本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于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关系的研究,国内外学界至今尚无中英文学术专著出版。目前,可供本书参考、借鉴的研究成果,散见于以下相关领域的著述,其中包括中南半岛国家的历史研究、中国西南边境地区跨界民族研究、中南半岛国家的华侨华人研究,以及佛教(尤其是南传佛教)研究等。[13]

由于各种客观原因,中南半岛国家的原始资料多有散佚。此外,部分早期出版且具有学术影响的英文研究成果已经绝版或难以找到。相比之下,在现存的诸多中文古籍与史料中,有关中南半岛国家的记载,显得愈发珍贵,通常被国内外学界视为研究中南半岛国家的重要资料,其中多数已被中国学者系统地加以汇集和整理。因此,中国学者在中南半岛国家的研究领域,具有较大优势。至今为止,比如,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古代中越关系史资料选编》,郭振铎、吕殿楼、王晟主编的《中国古籍中的柬埔寨资料汇编》,陈显泗、许肇琳等编写的《中国古籍中的柬埔寨史料》,景振国主编的《中国古籍中有关老挝资料汇编》,郭明等编写的《现代中越关系资料选编》,余定邦、黄重言的《中国古籍中关于缅甸资料汇编》、《中国古籍中关于新加坡、马来西亚资料汇编》和《中国古籍中关于泰国资料汇编》等。此外,部分历史工具书也为本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比如,周南京主编的《世界华侨华人词典》和《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对于本书而言,它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在有关中南半岛国家历史,以及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关系史的专题性研究中,本书主要参考了以下著述:余定邦的《中缅关系史》和《东南亚近代史》,梁英明的《东南亚史》,梁志明、李谋和杨保筠主编的《东南亚古代史》,贺圣达的《缅甸史》,申旭的《老挝史》,朱杰勤的《东南亚华侨史》和《中外关系史论文集》,韩振华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研究》,余定邦、喻常森的《近代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史》,李一平、庄国土主编的《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葛治伦的《中泰关系史》和陈吕范编著的《泰族起源与南诏国研究文集》等。

有关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文化关系,本书参考的研究专著主要有:贺圣达的《东南亚文化发展史》,杨保筠的《中国文化在东南亚》,李谋、姜永仁的《缅甸文化综论》,周伟民、唐玲玲的《中国和马来西亚的文化交流史》,朱杰勤的《东南亚华侨通史》,王介南的《中国与东南亚文化交流志》以及周一良主编的《中外文化交流史》。这些专著在不同程度上探讨了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对本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www.xing528.com)

国内学界对中国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的跨界民族的研究,主要关注与中国有渊源关系的同源民族。比如,刘稚的《中国—东南亚跨界民族发展研究》、葛公尚的《当代国际政治与跨界民族研究》、金炳镐的《跨界民族与民族问题》、曹兴和孙志方的《全球化时代的跨界民族问题》,以及朴今海和张学慧主编的《跨界民族研究》。有关佛教(尤其是南传佛教)的研究成果,本书主要参考了以下著述:杜继文主编的《佛教史》、洪修平的《中国佛教文化历程》、净海的《南传佛教史》、净慧主编的《南传佛教史简编》、任道斌的《佛教文化辞典》和赵朴初的《佛教常识答问》等。

对本书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英文专著包括,上海圣约翰大学教授H.F.麦克内尔(H.F.Mac Naiv)于1924年出版的《海外华人》(The Chinese Abroad)。该书讨论了海外华侨(包括东南亚华侨)的地位及护侨问题。这是西方学者首次从国际关系的角度探讨华侨问题。[14]此外,曾出使缅甸的英国官员詹姆斯·乔治·斯科特爵士(James George Scott,Sir)所著《缅甸人:生活与理念》(The Burman:His Life and Notions)对于研究缅甸人传统生活与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5]

与英文著述相比,中南半岛半岛国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更具参考价值,比如缅甸古典历史名著《琉璃宫史》三卷本,王赓武的《东南亚与华人——王赓武教授论文选集》,黎道纲的《泰国古代史地丛考》、《泰境古国的演变与室利佛逝之兴起》,洪林、黎道纲的《泰国华侨华人研究》等。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在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关系这一研究领域,至少留有四个具有理论或现实意义的问题,亟待国内外学界加以深入探讨。其一,如何解构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的地缘文化关系?其二,如何梳理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关系的发展脉络?其三,影响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关系的要素有哪些?其四,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关系面临哪些挑战?中国应如何应对?

有鉴于此,本书尝试从以下三方面对上述四个问题加以探讨。首先,将地缘文化关系解构为器物、制度和观念三个层面;其次,透过四个不同的历史分期,梳理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关系的脉络,同时探究影响中国与中南半岛地缘文化关系的四个要素,即华侨华人、跨界民族、跨境通道与佛教文化;最后,分析中国与中南半岛国家地缘文化关系面临的主要现实挑战,并通过“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路径,为中国设想应对之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