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践唯物主义与现实历史的哲学关联

实践唯物主义与现实历史的哲学关联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在承担这种双重使命的理论探索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新世界观”为立足点,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为灵魂和依据,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拓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道路。这表明,以实践为核心范畴的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无的放矢的标新立异,而是对“现实的历史”的哲学概括,是对时代精神的理论升华。

实践唯物主义与现实历史的哲学关联

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起点,是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全会恢复了我们党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鲜明标志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是把实践确立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思想路线的现实意义,是把人们从“左”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道路。正是在这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和现实变革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承担起相辅相成的双重使命:在推进社会变革中实现哲学自身的理念创新,在哲学自身的理念创新中推进社会变革。正是在承担这种双重使命的理论探索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马克思“改变世界”的“新世界观”为立足点,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实践的唯物主义”为灵魂和依据,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拓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道路。

以实践观点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以实践唯物主义概括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及其所开辟的哲学道路,不仅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路径问题、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称谓”的问题,而且集中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理解,并深刻昭示了应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就能科学回答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的观点还是以旧唯物主义“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和唯心主义“抽象的”“能动的”观点看待人与世界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恩格斯所确认的“发展着的理论”,还是恩格斯所否定的“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不断发展的,还是离开“人的实践”和“对这个实践的理解”而得以发展的?中国现代化应建立在中国人民独立自主的基础上,还是应照抄照搬现代化的“西方模式”?这些是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这表明,以实践为核心范畴的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无的放矢的标新立异,而是对“现实的历史”的哲学概括,是对时代精神的理论升华。这就必然要求以实践观点重新理解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