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与你一同成长的爱-特殊教育的教育者的心路历程

与你一同成长的爱-特殊教育的教育者的心路历程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特校从教十余年,“尊重生命尊严,创造生命价值”的校训一直引领着我关爱学生,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呵护每一个学生,想方设法矫正其不良行为,发展其特长,培养其自信,让特殊孩子与爱共成长。我根据这种心理现象,巧妙地用赏识教育成功激发杨同学的进取心。我会继续努力,在特殊教育的花园里浇灌爱的甘泉,让特殊孩子更好地与爱共同成长。

与你一同成长的爱-特殊教育的教育者的心路历程

文_钟双凤

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先生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有爱才能理解、接纳学生。师爱平凡,这种平凡的爱能产生非凡的力量,使彼此之间建立互相信任的良好师生关系,为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在特殊孩子的成长路上,他们更需要老师用爱呵护,老师更要满怀爱心。在特校从教十余年,“尊重生命尊严创造生命价值”的校训一直引领着我关爱学生,用爱心、细心和耐心呵护每一个学生,想方设法矫正其不良行为,发展其特长,培养其自信,让特殊孩子与爱共成长。在我看来,作为一名特教老师,我的每位学生都很特殊,各有各特点,因而我们要运用恰当的方法,转换教育方式去引导和教育不同的特殊学生。

我们要善于理解与接纳,用真情感化学生。理解、尊重和真诚,才可能融化心灵的冰雪,关怀和关爱才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在特校,有的孩子有攻击性行为,有的孩子有对抗性障碍,有的孩子情绪波动大,孩子有着各不相同的问题行为。这些孩子的教育和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也是影响班级整体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至关重要的因素。因而面对这些孩子时,我们决不能冲动地对他们进行批评和惩罚,批评只会让学生心生更多厌恶,往往会适得其反,导致情况更糟糕。当然,作为老师,我们也决不能放弃对他们的教育,而是要理解他们,用爱接纳他们,继而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从爱出发,小心呵护。我们要耐心引导他们,用真情感化他们,辅以正向的行为支持,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被感化,问题行为得以矫正,逐渐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要善于传递正能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在意对方,有意无意地寄予期望,对方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老师对学生表示好感,学生就会在学业、品德、习惯方面表现进步。我根据这种心理现象,巧妙地用赏识教育成功激发杨同学的进取心。杨同学是班上一名唐氏综合征孩子,手指头较粗,做精细动作比较困难,如在珠子画的制作中,穿针引线是对他而言最大的困难。于是在他练习的过程中,我时刻关注他的小表情,适时表扬他,时而给他投去赞许的眼神,时而送去激励的掌声,时而用手势夸奖他。在不断的鼓励下,他逐渐学会了穿针引线,并成功制作出珠子画。他仔细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脸上那满满的自豪真让人动容。

此后,只要一发现杨同学的闪光点,我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并约定只要他表现好,星期一升旗时就让他上台领流动红旗,给他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老师的肯定和表扬充分调动了他的积极性,他的情绪行为有了很大的改善,也越来越自信。在杨同学的转变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老师要善于捕捉、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以鼓励的语言、赞许的眼神、适当的手势等告知学生,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良好表现有所认可,感到老师喜欢他,让他发现自己的长处,有效地增强自信心,从而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

我们还要善用赏识教育,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每一朵鲜花都有开放的权利,而每一个特殊孩子的生命潜能更等待我们去挖掘。针对特殊孩子身心特点的差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我善于用赏识教育对每位孩子最需要和最有可能发展的方面进行教育,鼓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www.xing528.com)

我的班上有个攻击性很强的陈同学,经常不听指令、骂同学、打架、偷东西等,让老师头疼不已。经观察发现,他比较机灵,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及领悟能力。于是我决定从他的优势下手,鼓励他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使他的优势得到发挥,我以墙报为平台,让他为班级墙报出版出一份力。他乐意接受任务,动手绘画,制作珠子画、纽扣画、珠子编织等。他认真、细致地制作,制作出来的作品精致,设计富有创意,得到了老师的称赞。我趁势提醒他:“当你取得一点成绩时,不能骄傲自满,要听从教导,改正缺点,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做事更加勤奋。

一学期下来,陈同学逐渐养成专注、耐心和细心的品质,情绪稳定了,与同学、老师的关系也融洽许多,还多次在各大美术比赛中获奖。他亲手编织的珠子《纸巾盒》在慈善义卖活动中成了抢手货,更被选上去参加粤港澳残疾人龙舟大赛并喜获佳绩。在训练期间,他不怕苦、不怕累,听从教练的训导,得到教练的连连好评。

当然,除了用爱感化学生、传递正能量、赏识学生之外,我们还应善于结合学科教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更好地生活。毕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才是特殊孩子学习的最终目的。

在十多年的特殊教育工作中,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看到他们不断成长,我倍感欣慰,更深刻地体会到爱的伟大力量。我把特殊教育当作自己终生事业的追求,用自己的爱温暖特殊孩子的心,用自己的智慧开启特殊孩子的心智,用自己的知识和耐心帮助特殊孩子学好生活技能,让他们融入社会、开心生活。我会继续努力,在特殊教育的花园里浇灌爱的甘泉,让特殊孩子更好地与爱共同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