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易》阳爻七,阴爻八

《周易》阳爻七,阴爻八

时间:2023-07-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上博简《周易》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周易》传本,其阴爻作“”,阳爻作”,整理者认为阴爻为六,阳爻为九。根据频率高的筮数用作阴阳爻符号的原则,《周易》中担任阳爻、阴爻的筮数也应该是七、八。以此推测,《周易》出现频率高的八、七上升为阴阳爻后,预测吉凶的功能主要落在小概率的六、九身上。《周易》阳爻可以为七,也可以为九,阴爻可以为八,也可以为六,但在观察吉凶征兆时,只看九、六,不看七、八。

《周易》阳爻七,阴爻八

《周易》以变为占,因此爻看九、六。但爻看九、六,并不等于爻体是九、六。阴阳爻的九、六之称,实际是从《周易》揲蓍之法而来。《周易》大衍筮法揲蓍的结果是九、八、七、六,九、六频见于《易传》爻辞,我们关注的是,筮数七、八去哪儿了?

(上博简《周易》易卦符号)[11]

从出土的易学资料看,数字卦出现在商周晚期,甚至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而《周易》卦画最早的见于战国时期,目前学界多数学者倾向于卦画出于筮数。张政烺先生认为:一、六是奇偶符号,一是奇数、阳数,六是偶数、阴数;一、六是阴阳符号的前身,后世的《周易》符号皆源于数字卦的一、六。[12]楼宇烈先生说:“当筮数只用一、六两个数目字记录时,一、六的具体数值已降为次要,甚至可以置而不论,而其数的性质则上升为主要的了,即作为所有奇偶数的代表,成为记录筮数的专用数字。”[13]林忠军先生以帛书《衷篇》“易之义谇阴与阳,六画而成章,曲句焉柔,正直焉刚”为据,也主张六、七是阴阳符号的雏形。[14]六、七在出土易学筮数资料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因此张政烺等学者都把六、七作为《周易》卦画的前身。

清华简《筮法》中以十二地支配卦画,“地支与爻”的关系如下:[18]

证据三:张政烺等学者对易卦筮数作过统计,六、七出现的频率最高,所以他们认为六、七是《周易》卦画的前身。清华简《筮法》六、七爻出现的频率高,而后用作阴阳爻符号,证明张先生确有先见之明。殷墟甲骨上的“奇异数字”是易卦,是张政烺先生的卓越贡献,但也把学界带入了数字卦等同《周易》的误区。

数字卦是数字卦,《周易》是《周易》,二者有相同之处,也有差异。《周易》所用筮法为大衍筮法,大衍筮法揲蓍出来的筮数只有六、七、八、九。而据董光璧先生推算的结果,《周易》六、九、七、八出现的概率依次是1/16,3/16,5/16,7/16。[23]数字卦中出现频率高的是六、七,但具体到《周易》而言,出现频率高的是七、八,而不是九、六。根据频率高的筮数用作阴阳爻符号的原则,《周易》中担任阳爻、阴爻的筮数也应该是七、八。筮数七、八上升为阴阳爻符号后,六、九则按照奇偶属性,归并到阴阳爻符号之中,卦画至此方形成。

证据四:如果《周易》中阴阳爻指八、七,那为何爻辞中只用九、六,却无七、八,对此该如何解释呢?清华简《筮法》六、七符号化后,八、五、九、四出现的频率低,承担了预测吉凶的主要功能,成为预测吉凶悔吝的主要征兆。以此推测,《周易》出现频率高的八、七上升为阴阳爻后,预测吉凶的功能主要落在小概率的六、九身上。《周易》阳爻可以为七,也可以为九,阴爻可以为八,也可以为六,但在观察吉凶征兆时,只看九、六,不看七、八。《周易·乾卦》:“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以《乾卦》为例,初爻为九时,才是“潜龙勿用”,初爻为七,则不能预测吉凶。《周易》爻辞中只有九、六,没有七、八的原因,即在于此。(www.xing528.com)

实际上,已有学者主张七、八为爻体之说。唐代孔颖达引张氏之说:“《周易》以变者为占,……阳数有七有九,阴数有八有六,但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24]变者以不变者为本,不变者以变者为用,张氏爻体、别名之说,立论的基础依然是《周易》成卦之后的爻变,并不是卦画生成的真实情形。出土文献却使我们把目光投放到《周易》成卦之前,我们讲七、八为爻之本体,着眼点在《周易》爻体的生成。现在由清华简《筮法》看,七、八与九、六的最初分野,不是因为爻变,而是出于筮数的功能分工。七、八出现频率高,上升为爻的卦画符号;九、六出现频率低,在吉凶预测方面具有特别的意义,遂成为爻辞的主体。九六居于《周易》的核心,九六之学备受研易者关注,而七、八的地位长期遭到忽视。现在看来,七、八与九、六的关系是:只有职责分工不同,并无地位高低之别。过去对九、六过于重视的观点,现在应有所修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